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一绝缘底座、一线路板、一第一信号端子组、一下排信号端子组、及多个传输端子。绝缘本体内设有多个上端子收容槽。第一信号端子组及下排信号端子组容设于上端子收容槽。第一信号端子组的每一个端子具有一鱼叉型固定部,以供所述端子卡固于线路板的电镀孔。绝缘底座设有多个下端子收容槽。所述传输端子设于下端子收容槽。每一个传输端子具有一焊接部及一弹性接触部,且弹性接触部呈突出状,藉此所述弹性接触部夹持并电性连接于线路板,并通过所述焊接部与电路主板的连接以达成音频信号的传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尤指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以供插接音频插头并传输音频信号。
技术介绍
传统用于连接电路主板的音频插座连接器,每一个音频信号端子与每一个传输端子的连接方式,大多为一体式的金属端子,或是使用金属材料作为连接段以形成电性连接,或者是将每一个音频信号端子焊接于一线路板上来做电性转接,但是采用一体式的金属端子或是以金属材料为连接段,皆需耗费较多金属材料而且成本会很高,并会使端子结构过于复杂,而将每一个音频信号端子分别对线路板做焊接,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且组装工序 多,工时成本相对较高。于是,本专利技术人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该音频插座连接器用以插接音频插头,该音频插座连接器能够设置在电路主板上此传输音频信号,其中每一个信号端子是通过其鱼叉型固定部直接卡固于线路板上,并且线路板是垂直地被夹持于每一传输端子的弹性接触部,并通过该传输端子的焊接部与电路主板的连接以达成音频信号的传输,藉此可减少每一信号端子与每一传输端子间金属材料的使用,并且安装端子方便,无需再做二次焊接,可减少工序,降低工时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音频连接器,该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有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的内部设有多个上端子收容槽;一绝缘底座,该绝缘底座设有多个下端子收容槽,该绝缘底座设于该绝缘本体的底部;一线路板,该线路板垂直地设于该绝缘底座上,该线路板包含有多个电镀孔、多个导电垫、多条连接导线,这些电镀孔经由这些连接导线电性连接于这些导电垫,这些导电垫靠近于该线路板的底端;一第一信号端子组,该第一信号端子组包括有一第一右声道端子、一第一左声道端子、及一第一接地端子,该第一右声道端子、第一左声道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容设于该绝缘本体的这些上端子收容槽内并且垂直于该线路板,这些第一右声道端子、第一左声道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鱼叉型固定部,以将这些第一右声道端子、第一左声道端子、及第一接地端子卡固于该线路板的这些电镀孔内;多个传输端子,该多个传输端子设于该绝缘底座的这些下端子收容槽,每一个该传输端子均具有一第一焊接部、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一弹性接触部,该第一固定部固定该传输端子于该绝缘底座,该第一焊接部由该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该第一弹性接触部由该第一固定部远离该第一焊接部的一端延伸并弯折而形成,这些传输端子的这些第一焊接部与该电路主板电性连接,这些第一弹性接触部呈突出状,藉此该线路板被这些第一弹性接触部垂直地夹持,且这些第一弹性接触部电性连接于该线路板的这些导电垫。进一步地,第一鱼叉型固定部由第一鱼叉型固定部的一端分别向下延伸出两个并列的且具有弹性的叉体,叉体的底端均为尖状。进一步地,音频插座连接器还包括有一下排信号端子组,下排信号端子组包括有一下排右声道端子、一下排左声道端子、及一下排接地端子,下排信号端子组的下排右声道端子、下排左声道端子、及下排接地端子容设于绝缘本体的上端子收容槽内,下排右声道端子与下排左声道端子分别具有一穿过绝缘底座的下排焊接部,下排接地端子具有一下排鱼叉型固定部,下排鱼叉型固定部卡固于电镀孔的其中一个的周缘。进一步地,绝缘底座还包括有一线路接地端子,线路接地端子设于绝缘底座的下端子收容槽中的其中一个,线路接地端子具有一接地焊接部、一接地固定部、及两个接地弹性接触部,接地固定部固定线路接地端子于绝缘底座,接地焊接部由接地固定部的一端弯折并向下延伸而形成,两个接地弹性接触部分别地由接地固定部的远离接地焊接部的一端 延伸并相对弯折而形成,两个接地弹性接触部均呈突出状。进一步地,绝缘本体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扣,绝缘本体的底部具有一^^合槽,绝缘底座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卡勾,绝缘底座的前端具有一卡合部,卡勾分别卡接于相应的所述卡扣,卡合部卡合于所述卡合槽。进一步地,音频插座连接器还包括有一金属屏敝壳体,金属屏敝壳体包覆于绝缘本体。进一步地,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两个插接孔,插接孔分别对应于第一信号端子组及下排信号端子组。进一步地,金属屏敝壳体具有至少两个壳体开口,壳体开口与插接孔相对应。进一步地,音频插座连接器还进一步包括有第二信号端子组,第二信号端子组容设于绝缘本体的上端子收容槽,第二信号端子组位于第一信号端子组及下排信号端子组之间。其中这些端子的这些鱼叉型固定部免焊且直接卡固于该线路板的这些电镀孔,并且该线路板直接被这些传输端子的这些弹性接触部夹持,并通过这些传输端子的这些焊接部与该电路主板的连接以达成音频信号的传输。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A为本技术的第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2B为本技术的第二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透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鱼叉型固定部卡固于线路板的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的传输端子、线路接地端子、以及绝缘底座的立体分解图。图6A为本技术的线路接地端子与绝缘底座结合后侧面的剖示图。图6B为本技术的传输端子与绝缘底座结合后侧面的剖视图。图7A为本技术组立完成后侧面的第一剖示图。图7B为本技术组立完成后侧面的第二剖示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绝缘本体I上端子收容槽11卡合槽12插接孔13绝缘套环14卡扣15 绝缘底座2下端子收容槽21卡勾22卡合部23穿孔24绝缘后盖3后盖卡勾31金属屏蔽壳体4壳体开口 41接地脚42线路板5电镀孔51导电垫52信号端子组6右声道端子61左声道端子62接地端子63信号屏蔽端子64弹性臂65鱼叉型固定部66叉体661下排信号端子组7下排右声道端子71下排左声道端子72下排接地端子73下排鱼叉型固定部731下排信号屏蔽端子74下排焊接部75传输端子8焊接部81固定部82弹性接触部83线路接地端子9接地 焊接部91接地固定部92接地弹性接触部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现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阅图I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并请参阅图2A、2B为本技术的两个不同角度的立体分解图。本技术的音频插座连接器乃包括一绝缘本体I、一绝缘底座2、一绝缘后盖3、一金属屏蔽壳体4、一线路板5、两个信号端子组6、一下排信号端子组7、以及多个传输端子8。绝缘本体I内部设有多个上端子收容槽11。绝缘底座2设于绝缘本体I的底部。绝缘底座2设有多个下端子收容槽21。绝缘后盖3具有后盖卡勾31,以扣合于线路板5。线路板5垂直地设于绝缘底座2。两个信号端子组6分别容设于绝缘本体I的上端子收容槽11且垂直于线路板5。下排信号端子组7容设于绝缘本体I的上端子收容槽11且部分地穿设于绝缘底座2上。传输端子8设于下端子收容槽21。金属屏蔽壳体4具有壳体开口 41以及接地脚42,该金属屏蔽壳体4包覆于绝缘本体I、绝缘底座2、及绝缘后盖3。绝缘本体I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扣15,绝缘本体I的底部具有一^^合槽12。绝缘底座2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卡勾22,绝缘底座2的前端具有一卡合部23。卡勾22卡接于卡扣15,且卡合部23卡合于卡合槽12,藉此绝缘底座2扣合于绝缘本体I的底部。绝缘本体I前端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音频插座连接器,所述音频插座连接器用以插接音频插头,所述音频插座连接器能够设置在电路主板上以传输音频信号,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插座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所述绝缘本体的内部设有多个上端子收容槽;一绝缘底座,所述绝缘底座设有多个下端子收容槽,所述绝缘底座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底部;一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垂直地设于所述绝缘底座上,所述线路板包含有多个电镀孔、多个导电垫、多条连接导线,所述电镀孔经由所述连接导线电性连接于所述导电垫,所述导电垫靠近于所述线路板的底端;一第一信号端子组,所述第一信号端子组包括有一第一右声道端子、一第一左声道端子、及一第一接地端子,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所述第一左声道端子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容设于所述绝缘本体的所述上端子收容槽内并且垂直于所述线路板,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所述第一左声道端子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鱼叉型固定部,以将所述第一右声道端子、所述第一左声道端子及所述第一接地端子卡固于所述线路板的所述电镀孔内;以及多个传输端子,所述传输端子设于所述绝缘底座的所述下端子收容槽内,每一个所述传输端子均具有一第一焊接部、一第一固定部、及一第一弹性接触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将所述传输端子固定于所述绝缘底座,所述第一焊接部由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由所述第一固定部的远离所述第一焊接部的一端延伸并弯折而形成,所述传输端子的所述第一焊接部与所述电路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呈突出状,藉此所述线 路板被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垂直地夹持,且所述第一弹性接触部电性连接于所述线路板的所述导电垫。...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琦,魏嘉生,
申请(专利权)人:蔚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