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光伏旁路集成模块。技术背景·申请人:在之前申报并获授权的技术专利《太阳能电池板续流二极管模块》中,提出用旁路二极管模块来替代普通二极管,用于光伏组件的旁路保护电路。因此获得简化了工艺、加强了散热、降低了温度、提高了连接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现发现光伏旁路集成模块还可有改善的地方,现有技术中光伏旁路集成模块与组件的电气连接有6处,即4条汇流条和2条电缆,4条汇流条连接模块的4个引脚,2条电缆分别接到模块的两边的两个引脚上。汇流条在模块的上方接入,电缆在模块的下方接入;安装时,方便汇流条的连接,模块的引脚向着汇流条,电缆则需要伸到模块的上方,分别连接到模块两端的引脚上;电缆和模块引脚间需要增加连接条来完成连接;汇流条与模块引脚的连接采用焊接或螺钉固定的方法。因此存在以下缺点(1)多用了电缆,(2)增加连接条,增加了连接点,影响连接可靠性,(4)成本增加,(5)电缆与模块引脚的连接方法慢,工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旁路集成模块,此光伏旁路集成模块节省了绕过模块的电缆、省却了连接条,减少了连接点,提高可靠性,降低成本。为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旁路集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旁路集成模块由光伏旁路集成模块组件(1)和环氧封装层(2)整体封装成型,所述光伏旁路集成模块组件(1)由至少两个二极管芯片(3)通过金属引线框(4)和连接片(5)串接焊接构成;所述金属引线框(4)前端且位于所述各个二极管芯片(3)两侧分别设有供连接光伏发电单元组的前引脚端子(6),此前引脚端子(6)从所述光伏旁路集成模块(7)前端面(8)引出;所述金属引线框(4)后端且位于其两侧分别设有供连接负载的后引脚端子(9),此后引脚端子(9)从所述光伏旁路集成模块(7)后端面(10)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念博,滕有玺,李志军,张雄杰,邹锋,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