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反应堆结构中的控制棒驱动机构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棒位置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控制棒位置探测器(简称棒位探测器)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重要组成部件,用于监测反应堆中控制棒实际位置及落棒时间,并提供控制保护联锁信号。常规的位置监测装置,从其与运动部件的关联方式上来分,主要有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其中接触式的位置监测装置结构最为简单,如基于电阻原理的拉线式/拉杆式 位移传感器。接触式位置监测装置可简单、快捷地实现直线运动部件的位移测量,但由于该种装置使用中需保证其与运动部件间要有机械连接,而这会造成反应堆一回路压力边界的完整性难以保持,是核安全法规所不允许的。由此,接触式的位置监测装置不适用于控制棒驱动机构领域。非接触式的位置监测装置普遍是基于电磁学、声学或光学等基本原理设计的,结构上均较复杂,但由于其使用中无需与运动部件有机械接触,有利于保证反应堆一回路压力边界的完整性,使之相对而言较适用于驱动机构领域。然而,考虑到检修中的安装和拆卸问题,位置监测装置最好布置在一回路压力边界部件外侧,这又给非接触式位置监测装置的原理选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此,一种既能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差动变压器型控制棒位置探测器,它包括线圈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1)的上下端以及中部分别对称设有环形槽,线圈骨架(1)外设有棒位探测线圈(2),所述棒位探测线圈(2)包括绕制在线圈骨架(1)的上端和下端的环形槽内的补偿线圈(6)、绕制在线圈骨架(1)中部的环形槽内的次级线圈(7)以及绕制在整个线圈骨架(1)的外壁的初级线圈(5);所述的线圈骨架(1)内设有内筒体(3),外部设有外筒体(4);线圈骨架(1)下端固定设有下端头(10),上端固定设有法兰(12),所述的外筒体(4)上端开孔,初级线圈(5)从该孔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权利要求1.一种差动变压器型控制棒位置探测器,它包括线圈骨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I)的上下端以及中部分别对称设有环形槽,线圈骨架(I)外设有棒位探测线圈(2),所述棒位探测线圈(2)包括绕制在线圈骨架(I)的上端和下端的环形槽内的补偿线圈(6)、绕制在线圈骨架(I)中部的环形槽内的次级线圈(7)以及绕制在整个线圈骨架(I)的外壁的初级线圈(5 );所述的线圈骨架(I)内设有内筒体(3 ),外部设有外筒体(4);线圈骨架(I)下端固定设有下端头(10),上端固定设有法兰(12),所述的外筒体(4)上端开孔,初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伟,杨方亮,陈西南,于天达,罗英,李红鹰,杨柯,彭航,杨晓晨,谢细明,胥春燕,李庆,许斌,唐向东,杨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