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体化反应堆
,具体涉及ー种反应堆压カ容器板箱式接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压水反应堆多为分散式布置结构,即反应堆压カ容器与蒸汽发生器在安全壳中占有独立的空间。反应堆压力容器上设置有若干对分散式进、出口接管,每对进、出接管分别与冷却剂主管道冷、热段、一台蒸汽发生器以及一台主泵连接,构成一条冷却剂回路。现有的分散式布置结构需要通过主管道实现反应堆压力容器与蒸汽发生器及主泵的连接。由于一体化反应堆采用了反应堆压力容器内置蒸汽发生器的集成结构形式,因此上述分散式布置结构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堆压カ容器板箱式接管,以适应一体化反应堆压カ容器内置蒸汽发生器的集成结构形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反应堆压カ容器板箱式接管,它包括接管和分隔板;接管为直角弯管,其一端水平连接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上,另一端与主泵连接;分隔板插入接管水平段中,将接管的水平段内腔分隔成上部流道和下部流道。所述接管的一端水平焊接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上,另一端与主泵焊接。所述分隔板与接管焊接、铆接或通过螺栓连接。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堆压力容器板箱式接管,特征在于:它包括接管(2)和分隔板(3);接管(2)为直角弯管,其一端水平连接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1)上,另一端与主泵(4)连接;分隔板(3)插入接管(2)水平段中,将接管(2)的水平段内腔分隔成上部流道和下部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堆压カ容器板箱式接管,特征在于它包括接管(2)和分隔板(3);接管(2)为直角弯管,其一端水平连接于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I)上,另一端与主泵(4)连接;分隔板(3)插入接管(2)水平段中,将接管(2)的水平段内腔分隔成上部流道和下部流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国福,罗英,杨敏,王小彬,李玉光,付强,马姝丽,李长香,许斌,陈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