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电站反应堆的安全防护和维护操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模块化反应堆的安全掩体结构。
技术介绍
反应堆的安全壳作为纵深防御的一道屏障,用于事故后包容放射性物质,减少放射性物质的释放。安全壳的冷却方式(或系统)为反应堆提供了安全相关的最终热阱,降低事故后安全壳的温度和压力,减少放射性裂变产物的释放。安全壳的冷却方式有多种,在传统二代压水堆电站中,主要靠安全壳内喷淋来实现,即在(质能释放的)事故发生后,利用泵的驱动力,向置于安全壳内的喷淋管线输送冷却水,通过内部喷淋,吸收释放出来的质能,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在诸如三门核电站这样的三代压水堆中,安全壳顶部设置冷却水箱,事故后,水箱中的水依靠重力淋洒在安全壳外表面,形成水膜,通过水膜蒸发带走安全壳的热量。在先进沸水堆堆型(ABWR)或其他反应堆设计中,通过在安全壳内布置热交换器(或热管),热交换器再连接安全壳外的水箱,从而利用热交换器将安全壳的热量带出。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为提高经济 ...
【技术保护点】
反应堆的安全掩体结构,包括厂房和设置在厂房内的安全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由安全壳本体和设置在安全壳本体上的安全壳弧顶组成,所述安全壳弧顶上设有一与安全壳本体等直径的且以安全壳弧顶为底面的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用以连接安全壳内外的管道贯穿件均设置在安全壳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反应堆的安全掩体结构,包括厂房和设置在厂房内的安全壳,其特征
在于,所述安全壳由安全壳本体和设置在安全壳本体上的安全壳弧顶组成,
所述安全壳弧顶上设有一与安全壳本体等直径的且以安全壳弧顶为底面的冷
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的顶部设置有箱盖;用以连接安全壳内外的管道贯穿
件均设置在安全壳本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的安全掩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厂
房被地面和底板分隔为上部厂房和下部厂房两个部分,其中地面与底板在同
一水平面上。
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屠军,郑明光,司胜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