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触摸板,包含一透明基板,在该基板表面外侧边缘设一不透明的颜色边框,因此在该基板上界定出可瞻区与遮蔽区,一透明的触控传感器设置在基板表面的可瞻区内,并在该触控传感器外周缘且位于前述基板遮蔽区范围内设有信号导路,使该信号导路电接于前述触控传感器与第一信号扁平电缆之间,以及一平面天线被绝缘设置于前述信号导路的外侧周缘附近且位于前述基板的遮蔽区内,并令该平面天线二端被电接到第二信号扁平电缆;特别是,前述颜色边框系由非导电性材料形成的,以及前述第一信号扁平电缆与第二信号扁平电缆也可整合设置成单一的信号扁平电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天线与触控传感器结合为一体,省去天线制作的加工程序。(*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触摸板,尤指一种具备无线信号收发功能的触摸板。
技术介绍
目前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并扩展到各种不同的电子装置上,特别是可随身携带的电子装置,具备无线通信功能已经是产品必备的条件;而现今的产品设计潮流,这类移动电话、手提电脑以及平板计算机等可携式无线电子装置,除了电子组件配备日益繁多、功能日渐多样化外,均具轻巧便于随身携带的特色,且注重产品外型的美观性,因此 其已不若以往将无线通信的天线做突出机壳的设置,而大多采用隐藏式的设计;然而由于产品功能多样化与外型小巧化的因素,使得内部可利用空间减少,造成隐藏式天线的设计及装配方面的困难,另外,因为天线的信号收发效能很容易受到金属面层的屏蔽及干扰,故以往采用隐藏天线设计的电子产品,其机壳都是使用塑料材质或是其他非金属的材料制造的,但通常这类材料所具备的物理或化学特性,例如硬度、耐冲击性、耐腐蚀特性等,均与金属材料无法比拟,又如金属材料特具的色泽及表面质感,也非其他材料所能模拟,因为不能使用金属材料,导致无线电子装置在机壳的设计应用上遭受诸多的限制;而面对于前述难题,目前常见的因应作法例如,顺沿电子产品外壳的侧面周缘设置一金属环框充作天线,但当手握持或碰触到该金属环框时常会造成严重的干扰,导致无线信号收发功能不稳定;又例如,有些电子产品的外壳虽然是采用金属材料或含金属材质的复合材料,但在安装隐藏天线的壳体部位必须特别改使用非金属材料制成,以免天线的信号收发效能受到屏蔽及干扰,但不同材质的壳体部位会造成色泽及表面质感的巨大差异,严重减损产品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这些原因,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具备无线信号收发功能的触摸板,其将天线与触控传感器结合为一体,可同时达到通过显示屏进行触控式输入及无线电号传输的作用,减少天线所占用机体内部的空间、避免信号干扰以及革除机壳材质选用的限制,并可将天线整合于触控电路的制程中,省去天线制作的加工程序。为了达成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多功能触摸板包含一基板、一颜色边框、一透明的触控传感器以及一平面天线;其中,该颜色边框为一非导电性材料形成的不透明薄膜层,其设置在基板表面靠近外侧边缘部位以界定出可瞻区及遮蔽区;该透明的触控传感器被设置于该基板的可瞻区内,并在该基板的遮蔽区内设有电接于前述触控传感器的信号导路,该触控传感器可通过手指或导体触碰的方式产生一感应信号,并通过该信号导路传送到一信号处理电路,而该信号处理电路即可藉由感应信号之变化确定碰触位置,达到进行信号输入的功能;另该平面天线被绝缘设置于前述信号导路的外侧周缘附近且位于前述基板的遮蔽区内,可用以收发无线电信号;—种多功能触摸板,包含—基板,为一具有优良机械强度的高透光率薄板;一颜色边框,其一设置在该基板表面靠近外侧边缘部位的不透明或趋近不透明的薄膜层,因此在该基板上界定出在中央部位的可瞻区以及在周缘部位形成框型的遮蔽区,且令该颜色边框系由非导电性材料形成的;一透明的触控传感器,其被设置于该基板表面的可瞻区内,并在该触控传感器外周缘设有信号导路,而该信号导路形成于前述基板的遮蔽区内,且其电接前述触控传感器,并将触控信号整合汇流到第一信号扁平电缆;以及一平面天线,系绝缘设置于前述信号导路的外侧周缘附近且位于前述基板的遮蔽区内,并令该平面天线二端被电接到第二信号扁平电缆。其中,前述基板的材料选自于玻璃、聚碳酸酯、聚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环烯烃共聚合物之一。其中,该基板为平面式或具有凸面、凹面非平面式的板体。其中,该颜色边框的薄膜层厚度约O. 5-15 μ m。·其中,该触控传感器是选自于电容式触控器、电阻式触控器或电磁式触控器之一。其中,该平面天线的材料系选自于铜、镍、钛或前述材料的合金之一。其中,该信号导路与该平面天线材料相同,且使用银、铜、钥铝钥或银钯铜其中之一材质的金属镀膜,且经黄光制程以在前述基板的遮蔽区内形成所要的图案。其中,该平面天线与前述信号导路的设置间距在Imm以上。其中,该平面天线为一厚度在O. 2mm以下的薄膜层。其中,前述第一信号扁平电缆与第二信号扁平电缆系整合设置成单一的信号扁平电缆。由于该平面天线被隐蔽地设置在颜色边框底面,所以可保持触摸板外型的平整性与美观性,并有效节省天线所占用的空间,而且因该颜色边框是使用非导电性材料,所以可避免该平面天线的无线信号收发效能遭受屏蔽或干扰,另外,该平面天线也可整合于触控传感器的信号导路制程中,以简化平面天线的安装及信号接线作业的流程。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基板底表面的平面图;图2为图I的C—C截线的侧视首I]面图;以及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基板底表面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其由一基板I、一颜色边框2、一透明的触控传感器3以及一平面天线4等构件所组成;其中,该基板I为一具有优良机械强度(Mechanical Strength)的高透光率的薄板,其材料是选自于各种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聚酯(Poly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或环烯经共聚合物(CyclicOlefin Copolymer,COC)...等,但实施范围不以前述材料为限,各类软性或硬性薄板均适用;通常该基板是使用二表面均为平整面的平面式板体,但在其他特别的应用场合也可采用具有凸面、凹面的非平面式板体;此外,在该基板的上方表面也可增设一表面层,而该表面层可由一或多功能薄膜组成,例如偏光膜、滤光膜、耐刮膜或硬膜层等功能薄膜,使该基板上表面具有耐刮、抗反射、防污、防眩光以及耐蚀等功能。在该基板I的底表面靠近外周缘部位设有环周的颜色边框2,而该颜色边框由非导电性(非金属)材料形成的不透明或趋近不透明的薄膜层,前述非导电性材料可选用油墨(ink)或光阻(photoresist)等材料,但可实施的材料范围不以此为限,将前述材料由印刷、涂布等技术手段,在该基板的底表面周缘部位形成厚度约O. 5-15 μ m的薄膜层,因此可在该基板I界定出在中央部位的可瞻区12以及在周缘部位形成框型的遮蔽区13。该透明的触控传感器3被设置于该基板底表面的可瞻区12内,其具有一对彼此绝缘设置的上、下方电容感应层,在上方电容感应层设有多X轴感应线迹(X-Trace) 31,以及在下方电容感应层设有多Y轴感应线迹(Y-Trace) 32,通常该等电容感应层采用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 ITO)材料的透明薄膜,利用 蚀刻或雷射制程去除不要的部分以划分出各个X、Y轴感应线迹;另在该触控传感器3外周缘设有信号导路33,而该信号导路形成于前述基板遮蔽区13的范围内,通常该信号导路是使用银、铜、钥铝钥(Mo/Al/Mo)或银钯铜(Ag/Pu/Cu)等材质的金属镀膜,经黄光制程以在前述基板的遮蔽区内形成所欲的信号导路图案;又前述各个X轴与Y轴感应线迹31、32的一端缘分别电接于设在该信号导路33,而该信号导路33末端被整合电接于第一信号扁平电缆34,据此使该触控传感器3上触发的感应信号可经由该信号导路33及第一信号扁平电缆34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触摸板,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基板,为一具有优良机械强度的高透光率薄板;一颜色边框,其一设置在该基板表面靠近外侧边缘部位的不透明或趋近不透明的薄膜层,因此在该基板上界定出在中央部位的可瞻区以及在周缘部位形成框型的遮蔽区,且令该颜色边框系由非导电性材料形成的;一透明的触控传感器,其被设置于该基板表面的可瞻区内,并在该触控传感器外周缘设有信号导路,而该信号导路形成于前述基板的遮蔽区内,且其电接前述触控传感器,并将触控信号整合汇流到第一信号扁平电缆;以及一平面天线,系绝缘设置于前述信号导路的外侧周缘附近且位于前述基板的遮蔽区内,并令该平面天线二端被电接到第二信号扁平电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胜雄,
申请(专利权)人:雅士晶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