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极性校验仪,包括方形壳体和面板,壳体内设置有电池和滑线变阻器,面板上设置有指针式电流表、开关、调节旋钮、选择开关以及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分别与电流互感器的四个引出端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接线容易、功能性质量好,应用在继电保护的安装维护过程中,能够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继电保护中的一种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用于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校验仪。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中变压器和电流互感器在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中分别起到一次、二次回路电压和电流的隔离作用,变压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和二次侧都设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引出端子,任何一侧的引出端子接线错误,都会使二次侧的相位发生180度变化,既影响 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又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监控和事故处理,严重时还会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因此继电保护专业工作过程中,在安装或更换电流互感器前,首先要校验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目前在施工现场,常用于检测电流互感器极性的方法是,将电池组、指针表以及试验线拿到现场后临时进行线路的连接,存在许多不便I)在线路的连接过程中,在连接电池时,需要采用焊接方式,如果焊接不牢固,极易影响判断结果;2)试验线、电池组以及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的正负极均靠人为判断,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导致判断结果的错误;3)连线不方便,不仅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接线简单、携带方便,能够降低工作人员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的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极性校验仪。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极性校验仪,包括壳体以及与壳体相配装的面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池和电阻,面板上设置有指针式电流表、开关以及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包括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线端子PU—次侧接线端子P2、二次侧接线端子Tl以及二次侧接线端子T2 ;所述电池的正极依次经电阻、开关与一次侧接线端子Pl连接,电池的负极直接与一次侧接线端子P2连接;所述指针式电流表的正极与二次侧接线端子Tl连接,指针式电流表的负极与二次侧接线端子T2连接。本技术的改进在于所述电池采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直流充电电池,电池组的选择开关设置在面板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电阻为滑线变阻器,滑线变阻器的调节旋钮设置在面板上。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如下。本技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接线容易、功能性质量好,应用在继电保护的安装维护过程中,能够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本技术的使用,使继电保护的操作过程得到了规范,施工流程简单明了,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检验正确性达到100%,提高工作效率约50% ;进一步保证了继电保护装置的正确动作率,从根本上避免了电网或电力设备事故的发生,降低了经济损失。本技术的电池采用可充电电池,既降低了本技术的制造成本,又节能环保。滑线变阻器的设置,能够根据电流互感器的型号以及电池的电压值进行适当调节,以使得指针式电流表的指针变化明显,对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校验起到更明显的指示效果。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的电路图。其中1.壳体,2.面板,3.电池,4.开关,5.指针式电流表,6.接线端子,7.电阻,8.选择开关,9.调节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极性校验仪,其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方形壳体I和面板2,面板与壳体相配装。壳体I内设置有电池3和电阻7,电池和电阻分别固定在壳体内的底板上。面板2上设置有指针式电流表5、开关4、调节旋钮9、选择开关8以及接线端子6,接线端子包括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线端子P1、一次侧接线端子P2、二次侧接线端子Tl以及二次侧接线端子T2。本市实施例中电池采用三组的直流充电电池,电池组的选择开关设置在面板上,当采用一组直流充电电池时,将选择开关旋转到“I”档,当采用两组直流充电电池时,将选择开关旋转到“2”档,当采用三组直流充电电池时,则将选择开关旋转到“3”档。电阻采用滑线变阻器,滑线变阻器的调节旋钮设置在面板上。滑线变阻器阻值大小的选择根据电池的电压值确定,当电池的电压值较高时,可通过顺时针方向旋转调节旋钮,将滑线变阻器的电阻值增大;当电池的电压值较低时,可通过向逆时针方向旋转调节旋钮,将滑线变阻器的电阻值减小,调节的标准以指针式电流表指针摆动的幅度为标准。通常指针式电流表指针的摆动幅度在指针式电流表满刻度一半以上时较好。本实施例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下面根据图2描述本实施例中各部件间的连接关系O电池的正极依次经滑线变阻器、开关与一次侧接线端子Pl连接,电池的负极直接与一次侧接线端子P2连接。指针式电流表的正极与二次侧接线端子Tl连接,指针式电流表的负极与二次侧接线端子T2连接。本实施例使用时,将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两个引出端子分别与一次侧接线端子P1、一次侧接线端子P2连接,即将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引出端子ΡΓ与本技术面板上的一次侧接线端子Pl短接,电流互感器一次侧的引出端子P2’与本技术面板上的一次侧接线端子P2短接;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两个引出端子分别连接与二次侧接线端子Tl和二次侧接线端子T2连接,即将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引出端子Tl’与本技术面板上的二次侧接线端子Tl连接,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的引出端子T2’与本技术面板上的二次侧接线端子T2连接。根据电流互感器的容量通过调节选择开关的位置,选择合适的电压值,并结合所选择电压值通过旋转调节旋钮合理选择滑线变阻器的阻值大小。检验结果为瞬间合上开关,当指针式的指针式电流表正向偏转瞬间又马上返回时,说明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引出端子和二次侧引出端子的极性标注准确,为同极性; 安装时根据电流互感器标注的标准或者按照校验时的接线方式进行安装即可。当瞬间合上开关指针式电流表的指针反向偏转时,则表明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侧引出端子和二次侧引出端子的极性标注相反,为异极性;安装时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引线端子的接线反向连接即可。权利要求1.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极性校验仪,包括壳体(I)以及与壳体相配装的面板(2),其特征在干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池(3)和电阻(7),面板上设置有指针式电流表(5)、开关(4)以及接线端子(6),接线端子包括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线端子P1、一次侧接线端子P2、二次侧接线端子Tl以及二次侧接线端子T2 ;所述电池的正极依次经电阻、开关与一次侧接线端子Pl连接,电池的负极直接与一次侧接线端子P2连接;所述指针式电流表的正极与二次侧接线端子Tl连接,指针式电流表的负极与二次侧接线端子T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极性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采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直流充电电池,电池组的选择开关(8)设置在面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极性校验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为滑线变阻器,滑线变阻器的调节旋钮(9)设置在面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极性校验仪,包括方形壳体和面板,壳体内设置有电池和滑线变阻器,面板上设置有指针式电流表、开关、调节旋钮、选择开关以及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分别与电流互感器的四个引出端子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接线容易、功能性质量好,应用在继电保护的安装维护过程中,能够大大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文档编号G01R35/02GK202649451SQ2012202369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电流互感器极性校验仪,包括壳体(1)以及与壳体相配装的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池(3)和电阻(7),面板上设置有指针式电流表(5)、开关(4)以及接线端子(6),接线端子包括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线端子P1、一次侧接线端子P2、二次侧接线端子T1以及二次侧接线端子T2;所述电池的正极依次经电阻、开关与一次侧接线端子P1连接,电池的负极直接与一次侧接线端子P2连接;所述指针式电流表的正极与二次侧接线端子T1连接,指针式电流表的负极与二次侧接线端子T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春旻,宁江伟,芮建勋,赵勇,郭旭光,田玉坤,赵文浩,毕东磊,于会龙,陈志斌,贾清峰,李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送变电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