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向输沙测定仪,该测定仪是由地上组块和地下组块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集沙器、分流翼、地上旋转系统及风向标组合为地上组块,地下旋转系统和套筒组合为地下组块,地上和地下部分可以连接和拆卸。该测定仪具有对气流和地表扰动小储沙空间大、取样方便、装卸方便、耐风沙和易维护等特点,可以收集不同风向的输沙,适合于野外无人看管条件下风沙流长期定点观测。采用该输沙测定仪进行风沙观测,可以实现观测现场取样,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本输沙测定仪适应范围广,湿润区和干旱区都可使用,可广泛用于环境监测、生态恢复、防沙工程设计等方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沙环境监测仪器,具体涉及一种全向输沙测定仪。
技术介绍
一个地区的不同风向的年输沙总量的精确测定,对于该地区经济建设中的环境评估和沙漠化治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上常用的BSNE集沙仪可以随风旋转,可以收集到某个高度所有风向的输沙总量,但无法区分每个风向的输沙,而且储沙盒空间小,只适于短时段观测。国内开发了集中全向集沙仪(1)不同风向定点集沙仪(专利号97229178. 4)通过外各个方向的集沙口将风沙流收集到地下相应风向的集沙盒中,获得一定时段内地表一定高度范围内、各个方向的输沙总量,有较大的储沙空间,可以实现不同风向输沙较长时段观测,但地上部分体积较大,对风沙流场干扰较大,影响集沙收集的准确 性;(2)风沙监测集沙仪(专利号200620092161. 9)能够分别收集不同高度所有风向的输沙总量,也存在集沙空间较小、无法区分不同风向输沙量的缺点;(3)风沙流流量监测仪(专利号200610105285. O)较大的储沙空间,可以实现地表所有风向输沙的较长时段观测,能获得一定时段内地表一定高度范围内所有方向输沙的总量,但也不能区分不同的输沙;(4)一种近地表不同风向风沙流输沙通量监测仪器(专利号201020537918. 7)克服了以上集沙仪的缺点,可以收集地表一定高度范围内不同风向较长时段的输沙总量,但是该仪器还存在野外现场取样收风沙天气影响、旋转装置易受沙粒影响的缺点。本技术针对以上集沙仪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耐风沙、可现场取样、储沙空间大、可收集不同方向输沙的全向输沙测定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全向集沙仪具体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向输沙测定仪,该测定仪是由地上组块和地下组块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集沙器、分流翼、地上旋转系统及风向标组合为地上组块,地下旋转系统和套筒组合为地下组块,该测定仪优化集沙器、储沙盒、旋转轴承的结构布局,具有对气流和地表扰动小储沙空间大、取样方便、装卸方便、耐风沙和易维护等特点,可以收集不同风向的输沙,适合于野外无人看管条件下风沙流长期定点观测。该测定仪装卸方便,进行风沙流输沙观测,可以实现观测现场取样,提高观测数据质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野外工作强度、延长仪器使用寿命。本输沙测定仪适应范围广,湿润区和干旱区都可使用,可广泛用于环境监测、生态恢复、防沙工程设计等方面。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向输沙测定仪,该测定仪是由地上组块和地下组块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集沙器(I)、分流翼(2)、地上旋转系统及风向标组合为地上组块,地下旋转系统和套筒(13 )组合为地下组块,地上组块中的风向标是由风向舵(6 )、连杆(8 )和箭头(7)组成,地上旋转系统是由地上轴(3)、顶盖(4)、套管(10)和轴连接件(9)组成一个整体;地下组块中的地下旋转系统是由地下轴(15)、轴承座(17)、轴承(16)、锁紧螺扣(19)、套筒(13)和储沙盒组(14)组成,在地上和地下组块之间设有地面保护环(21)。风向标中的连杆(8)中间设有孔将地上轴(3)插入固定,连杆(8)的一端固定风向舵(6),另一端固定箭头(7)。顶盖(4)为平底圆形盘,在盘底中心孔(25)处固定轴连接件(9),轴连接件(9)上焊接有套管(10),地上轴(3)通过套管(10)固定在轴连接件(9)上,在地上轴(3)—侧壁上固定集沙器(1),并在对应的另一侧壁上固定分流翼(2),分流翼(2)的一端通过固定件(11)固定在顶盖(4 )上,在顶盖(4 )沿半径方向开有漏沙孔(12)。分流翼(2)为一对叶片,呈八字形展开。集沙器(I)为矩形的六边形的扁盒,在集沙器(I)设有进沙口和漏沙口,漏沙口与顶盖(4)的漏沙孔(12)对应,在进沙口处焊接有若干加强片(24)。地下旋转系统中的地下轴(15)—端固定在轴连接件(9)上,另一端的中部和下部固定轴承(16),轴承座(17) 一端与轴承(16)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套筒(13)壁上,轴承座(17)上设有漏沙孔(18),地下轴(15)底部固定有锁紧螺扣(19)。在套筒(13)的上口处沿纵向开有小口,在储沙盒组(14)顶端的外壁上设有金属片(22),金属片(22)镶嵌在套筒(13)上口处沿纵向开的小口中,套筒(13)底部设有底板(20),通过螺丝固定在套筒(13)壁上。在储沙盒组(14)内为双圆筒,在双圆筒之间采用隔片分割成若干个扇柱形空间,每个空间为一个储沙盒单元,每个储沙盒底部为漏斗形状,在漏斗底部采用螺丝(23)封堵,储沙盒组(14)通过地下轴(15)放入套筒(13)内。集沙器(I)采用不锈钢、镀锌铁皮、有机玻璃或PVC材料制作。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向输沙测定仪,该测定仪的特点是组块式开发,运输和装卸方便;轴承密封在轴承架中,安装在储沙系统下,减少与风沙的接触;储沙盒组合在一体,装卸方便,每个储沙盒单元的下部为漏斗状,底部有封堵螺丝,卸掉螺丝集沙即可自动流出。全向输沙测定仪安装后,风向标随风摆动,使集沙器进沙口始终朝向风沙流来流方向;风沙流中进入集沙器内部减速,沙粒减速,重力作用下汇集集沙器底部,从顶盖的漏沙孔进入套筒内部,跌落在储沙盒组相应方向的储沙单元中。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全向输沙测定仪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储沙盒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储沙盒单元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集沙器进沙口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分流翼结构及组装图;图6为本技术顶盖底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防护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并给出实施例。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向输沙测定仪,该测定仪是由地上组块和地下组块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集沙器I、分流翼2、地上旋转系统及风向标组合为地上组块,地上组块中的风向标是由风向舵6、连杆8和箭头7组成,地上旋转系统是由地上轴3、顶盖4、套管10和轴连接件9组成一个整体;地下组块中的地下旋转系统是由地下轴15、轴承座17、轴承16、锁紧螺扣19、套筒13和储沙盒组14组成,风向标中的连杆8中间设有孔将地上轴3插入固定,连杆8的一端固定风向舵6,另一端固定箭头7,顶盖4为平底圆形盘,在盘底中心孔25处固定轴连接件9,轴连接件9上焊接有套管10,地上轴3通过套管10固定在轴连接件9上,在地上轴3 —侧壁上固定集沙器1,并在对应的另一侧壁上固定分流翼2,分流翼2的一端通过固定件11固定在顶盖4上,分流翼2为一对叶片,呈八字形展开,用于使气流顺利绕流通过,减少对气流的扰动,在顶盖4沿半径方向开有漏沙孔12,集沙器I为矩形的六边形的扁盒,在集沙器I最长边开口,为进沙口,一个最短边开口,为漏沙口,安装时集沙器I漏沙口与顶盖4的漏沙孔12对齐固定,为了加强集沙器I的结构强度,在进沙口焊接有若干加强片24。集沙器I采用不锈钢、镀锌铁皮、有机玻璃或PVC材料制作;地下旋转系统和套筒13组合为地下组块,地下旋转系统中的地下轴15 —端固定在轴连接件9上,另一端的中部和下部固定轴承16,轴承座17 —端与轴承16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套筒13壁上,轴承座17上设有漏沙孔18,即便有沙子进入到套筒13内,可以让流沙通过漏沙空18进入到套筒13底部,套筒底部的底板20通过螺丝固定在套筒13壁上,卸掉底板20,即可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向输沙测定仪,其特征在于该测定仪是由地上组块和地下组块两大部分组成,其中集沙器(1)、分流翼(2)、地上旋转系统及风向标组合为地上组块,地下旋转系统和套筒(13)组合为地下组块,地上组块中的风向标是由风向舵(6)、连杆(8)和箭头(7)组成,地上旋转系统是由地上轴(3)、顶盖(4)、套管(10)和轴连接件(9)组成一个整体;地下组块中的地下旋转系统是由地下轴(15)、轴承座(17)、轴承(16)、锁紧螺扣(19)、套筒(13)和储沙盒组(14)组成,在地上和地下组块之间设有地面保护环(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宇,雷加强,徐新文,王海峰,凌裕泉,屈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