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内螺纹管件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98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创造是一种加工带内螺纹管件的装置。其主要特征是它由带弧形的精锻机锤头和带芯棒的旋转装置组成。是一种无切削加工装置。通过锤头的高速锻打,以及管坯和芯棒的相对运动(包括管坯的旋转),带内螺纹管件能够一次锻制成功。其优点是生产效率高;实现无切削加工,可减少金属损失1/10;精锻质量好,内螺纹光滑,尺寸公差稳定,抗疲劳性能强,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通过锻造制造特殊产品的装置或利用芯棒制造特特金属管的装置领域。主要适用于加工波形内螺纹的管件。带波形内螺纹管件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例如深孔凿岩或钻探中联接钻杆或钎杆用的联接套管。迄今,国内外生产这种带波形内螺纹金属管件都是采用切削加工的方法,即用专门的仿形车床或专门的旋风铣头。这种加工方法生产效率低,如车一个联接凿岩用的钎杆的联接套管需17~20分钟,铣一个需6~7分钟;同时,用合适厚壁钢管车铣这种套管,每个至少损失1/10的自重金属,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无切削加工方法生产带波形内螺纹的装置。其主要技术方案是该装置主要由具有一定形状的精锻机锤头和带芯棒旋转装置等组成。精锻机为一般通用精锻机,只是锤头形状是根据所需加工套管的外径或外表面形状要求设计的。精锻机上有3~4个锤头。带芯棒旋转装置主要由外表面带螺纹的芯棒和两个卡头等组成。芯棒和需加工的管坯分别装在两个相对的卡头上。卡头通过液压传动可前后移动,其中,装管坯的卡头还可旋转。芯棒外表面螺纹的形状、尺寸及有关参数是根据被加工管件内螺纹所要求的形状、尺寸及有关参数设定的。工作时,将待加工的管坯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工带内螺纹管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带弧形的精锻机锤头和带芯棒的旋转装置等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带内螺纹管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由带弧形的精锻机锤头和带芯棒的旋转装置等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带芯棒的旋转装置由外表面带螺纹的芯棒和两个卡头等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芯棒外表面螺纹的形状、尺寸及有关参数是根据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曙光郑法湖付贵山马炳纯韩英镇陈锡庚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