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螺丝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7894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自锁螺丝,不需要高度熟练技术就可以形成深的缝隙深度,使螺栓峰齿腹容易弹性变形,提高锁定效果。沿着螺丝牙(2)顶部设置分割螺丝牙两侧齿腹(21)的缝隙,螺丝牙沟底附近成形为从齿腹延长面向内侧凹入的宽底凹部(22、23)。通过在螺丝牙沟底附近设置宽底凹部,可形成深的螺丝顶部的缝隙深度,齿腹容易弹性变形,提高回弹效果。因此,也提高螺丝的防松弛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防松弛功能的自锁螺丝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把自锁螺丝的螺纹沟底扩大、使螺纹牙的齿腹容易弹性变形、提高自锁效果的自锁螺丝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特公平2-58016号等中,记载了沿螺丝的螺纹牙顶部形成缝隙的自锁螺丝及其制造方法。该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特公平2-58016提出的螺丝,用螺母侧的齿腹将螺丝侧的齿腹往缝隙侧推压,使其弹性变形,由该弹性变形的推压力防止螺丝松懈。另外,该螺丝的制造方法是滚压成形所需间距的1/2间距的2条螺纹的螺纹牙,再将其滚压成形成所需间距的1条螺纹,这样沿螺纹牙顶部形成缝隙。这样,可采用与通常螺丝滚压成形时同样的模具,沿着螺纹牙顶部形成缝隙时,不一定能将缝隙形成得足够深。因此,缝隙两侧的齿腹的刚性大,齿腹的弹性变形量小,弹性变形的反力对螺丝的锁定效果(弹回效果)不够大。为此,本申请人提出了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特开平7-139537号揭示的方法。该方法中,在第1滚压成形中,将浅螺纹沟与深螺纹沟交替配置地形成螺纹沟。再在第2滚压成形中,将深螺纹沟作为缝隙形成。这样,可形成足够深的缝隙。日本专利申请公报特开平7-139537号公开的制造方法中,为了交替配置浅螺纹沟和深螺纹沟,需要特殊的滚压成形模具,增大了滚压成形模具的制作成本。另外,用该滚压成形模具进行的螺丝滚压成形加工中,不容易对螺丝坯材进行均匀的滚压,加工困难。另外,在第2滚压成形中,当滚压成形模与螺纹沟的相位配合相反时,缝隙的深度反而变浅,所以,必须小心地注意相位配合。因此,在进行第1、第2滚压成形时,需要高度的熟练技术。另外,产品的合格率也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锁螺丝,通过扩大自锁螺丝的螺纹沟,不需要高度熟练的加工技术,就能将缝隙的深度形成得较深,使螺纹牙齿腹容易弹性变形,提高自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概要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自锁螺丝,沿着螺纹牙顶部设有分割螺纹牙两侧齿腹的缝隙,螺纹牙的沟底附近成形为从齿腹的延长面向内侧凹入的宽底凹部。由于在螺纹牙沟底附近设置宽底凹部,可将螺纹牙顶部的缝隙深度形成得更深,所以,齿腹容易弹性变形,提高回弹效果,提高螺丝的防松弛效果。另外,螺丝坯材的直径即使是标准尺寸的坯材,也能制造出标准尺寸的带缝隙的自锁螺丝。不需要特别尺寸的坯材,可使用通用的标准尺寸坯材,减低制造成本。另外,上述自锁螺丝中,从螺纹牙的横断面看,上述宽底凹部最好为略矩形。从螺纹牙的横断面看,上述宽底凹部的底面是平坦面。另外,上述自锁螺丝中,从螺纹牙的横断面看,上述宽底凹部的底面略为圆弧形。或者,从螺纹牙的横断面看,上述宽底凹部的底面,是中央部平坦、两端部附近为略圆弧形的形状。由于螺纹牙的沟底部是宽底凹部,曲率比较平滑地变化,所以在沟底部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不容易产生应力破坏和疲劳破坏。另外,上述的自锁螺丝中,从螺纹牙的横断面看,上述缝隙的底面是略圆弧形。由于缝隙的断面形状为底部较大凹入的圆弧形,所以齿腹更容易弹性变形,提高回弹效果。另外,把齿腹角成形为大于通常齿腹角,可提高与有公差的阴螺纹的配合性。另外,本专利技术自锁螺丝的制造方法,具有第1滚压成形工序和第2滚压成形工序,在第1滚压成形工序,在螺丝坯材上滚压成形出数条螺纹槽,该螺纹槽的间距为所需间距的1/2,其条数为所需要条数的2倍;在第2滚压成形工序,对在第1滚压成形工序中形成的螺纹槽,每隔一个地将其沟底附近成形为从齿腹的延长面向内侧凹入的宽底凹部,把在第1滚压成形工序成形的2条螺纹牙集合起来,成形为沿顶部具有缝隙的一条螺纹牙。通过用第2滚压成形工序在螺纹牙沟底附近成形宽底凹部,可将螺纹牙顶部的缝隙深度形成得较深,所以齿腹容易弹性变形,提高回弹效果,提高螺丝的防松弛效果。另外,即使螺丝坯材的直径是标准尺寸的坯材,也可以制造出标准螺丝尺寸的带缝隙自锁螺丝。不需要特别尺寸的坯材,可使用通用的标准尺寸的坯材,可减低制造成本。上述自锁螺丝制造方法中,在第1滚压成形工序成形的螺纹牙的齿腹角可以比第2滚压成形工序中成形的螺纹牙的齿腹角小。这样,可将螺纹牙顶部的缝隙深度形成得较深,所以提高齿腹的回弹效果,即提高螺丝的防松弛效果。另外,上述自锁螺丝的制造方法中,在第1滚压成形工序,可将螺纹牙横断面中的沟部的曲率半径成形为大于顶部的曲率半径。这样,缝隙的断面形状是,缝隙底部为凹入的大圆弧形,齿腹更容易弹性变形,提高回弹效果。另外,把齿腹角成形为大于通常的齿腹角,可提高与具有公差的阴螺纹的配合性。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自锁螺丝的制造方法,具有第1滚压成形工序和第2滚压成形工序,在第1滚压成形工序,在螺丝坯材上滚压成形出数条螺纹槽,该螺纹槽的间距为所需间距的1/2,其条数为所需要条数的2倍;在第2滚压成形工序,对在第1滚压成形工序中形成的螺纹槽,每隔一个地成形为沟底,把在第1滚压成形工序成形的2条螺纹牙集合起来,成形为沿顶部具有缝隙的一条螺纹牙;在第1滚压成形工序中成形的螺纹牙的齿腹角小于第2滚压成形工序中成形的螺纹牙的齿腹角。由于在第1滚压成形工序成形的螺纹牙的齿腹角小,所以,能把螺纹牙顶部的缝隙深度形成得较深,可提高齿腹的回弹效果,即提高螺丝的防松弛效果。附图简单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锁螺丝的整体图。图2是表示螺纹牙的放大横断面形状的断面图。图3是表示第1滚压成形工序的断面图。图4是表示第2滚压成形用模具断面形状的断面图。图5是表示第2滚压成形用模具断面形状另一例的断面图。图6是表示第2滚压成形用模具断面形状又一例的断面图。图7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第1滚压成形工序后的螺纹牙断面形状的断面图。图8是表示第2实施例中、第2滚压成形工序后的螺纹牙断面形状的断面图。图9是表示第3实施例中、第1滚压成形工序后的螺纹牙断面形状的断面图。图10是表示第3实施例中、第2滚压成形工序后的螺纹牙断面形状的断面图。实施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自锁螺丝的整体图。图1中表示的是六角形螺丝,但也适用于其它任意的阳螺纹、阴螺纹。自锁螺丝1的螺纹牙2上,沿着螺纹牙2顶部设有缝隙3。图2表示螺纹牙2的放大断面形状。在螺纹牙2上,沿着顶部形成缝隙3,螺纹牙2顶部两侧的斜面即齿腹21被该缝隙3割断。螺纹牙2的两侧齿腹21可因此而弹性变形,紧固螺丝时,将齿腹21往缝隙3侧推压,使其弹性变形,由其弹性变形的推压力防止螺丝松弛。螺纹牙2形成为具有所需的间距P。螺纹牙2两侧齿腹21的交叉角度即齿腹角A也形成为所需的值。齿腹角A通常设定为60度。螺丝的有效直径D的位置如双点划线所示。螺纹牙2的沟部,从有效直径D处到沟底,从齿腹21的延长面向内侧凹入,形成宽底凹部。宽底凹部的底面23比现有的螺丝沟宽,成形为比较平坦的面。另外,宽底凹部的侧面22的交叉角度设定为小于齿腹角。当齿腹角A为60度时,侧面22的交叉角例如为20~40度(最好为25~35度)。由于侧面22的交叉角相当小,所以,宽底凹部从螺丝牙2的横断面看略呈矩形。下面说明具有顶部缝隙3和宽底凹部的螺丝牙2的制造方法。先将螺丝坯材上滚压成形出数条螺纹牙,该螺纹牙的间距为最终产品螺丝的间距的1/2,该螺纹的条数为最终产品螺丝的螺纹条数的2倍。下面将该工序称为第1滚压成形工序。然后,每隔一个第1滚压成形工序形成的螺纹沟,将沟底附近成形为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螺丝,其特征在于,沿着螺纹牙(2)顶部设有分割螺纹牙(2)两侧齿腹(21)的缝隙(3),螺纹牙(2)的沟底附近成形为从齿腹(21)的延长面向内侧凹入的宽底凹部(22、23)。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7-8-6 223000/971.一种自锁螺丝,其特征在于,沿着螺纹牙(2)顶部设有分割螺纹牙(2)两侧齿腹(21)的缝隙(3),螺纹牙(2)的沟底附近成形为从齿腹(21)的延长面向内侧凹入的宽底凹部(22、2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螺丝,其特征在于,从螺丝牙的横断面看,上述宽底凹部(22、23)为略矩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螺丝,其特征在于,从螺丝牙的横断面看,上述宽底凹部(22、23)的底面是平坦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螺丝,其特征在于,从螺丝牙的横断面看,上述宽底凹部(22、23)的底面为略圆弧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螺丝,其特征在于,从螺丝牙(2)的横断面看,上述宽底凹部(22、23)的底面,是中央部平坦、两端部附近略圆弧形的形状。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锁螺丝,其特征在于,从螺丝牙(2)的横断面看,上述宽底凹部的底面是略圆弧形。7.一种自锁螺丝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滚压成形工序和第2滚压成形工序,在第1滚压成形工序,在螺丝坯材上滚压成形出数条螺纹槽,该螺纹槽的间距为所需间距的1/2,其条数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秀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综合环境开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