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热交换同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976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热交换同轴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中间部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旋槽,螺旋槽的表面复合有外管;螺旋槽和内管轴向的夹角为0到89度;螺旋槽的槽数为1到12个;内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槽,使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螺旋形表面紧密结合,形成多个纵向直孔通道的螺旋形通道,低温低压气体在内管内孔内流动,高温高压液体在螺旋形通道内流动,两者逆向流动,充分进行热交换,热交换面积越大,热交换效果越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涉及一种有色金属管材的加工装配方法,属于热交换系统流体连接管路领域。技术背景 在汽车空调行业,为了节约空间,提高制冷效果,已经开始使用同轴的热交换管,现有技术的同轴管的设计方案主要为同轴的内外铝合金管中间形成纵向通道,以利于该通道间的流体和内管内的流体进行热交换。但随着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对热交换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不增加同轴管体积的要求下,更有效地提高热交换效率的热交换同轴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热交换同轴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中间部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旋槽,螺旋槽的表面复合有外管。螺旋槽和内管轴向的夹角为O到89度。螺旋槽的槽数为I到12个。螺旋槽的槽数为8个。有益效果本技术内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螺旋槽,使外管的内壁与内管的螺旋形表面紧密结合,形成多个不同于现有技术纵向直孔通道的螺旋形通道,低温低压气体在内管内孔内流动,高温高压液体在螺旋形通道内流动,两者逆向流动,充分进行热交换,通道个数越多,热交换面积越大,热交换效果越好。而且在通道数相同的情况下,相比现有技术的纵向直孔结构的同轴管,热交换面积至少提高2倍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热交换同轴管,包括内管(2)和外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2)中间部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螺旋槽(3),螺旋槽(3)的表面复合有外管(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俊芳曹显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太轻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