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多联机组的油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7954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变频多联机组的油路系统,包括:第一变频压缩机、第二变频压缩机、第一油分离器、第二油分离器、以及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第一变频压缩机的排气口、第一油分离器的冷媒入口、第一油分离器的出油口、第一节流装置、第二变频压缩机的吸气口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回油支路,其中,第二变频压缩机的排气口、第二油分离器的冷媒入口、第二油分离器的出油口、第二节流装置、第一变频压缩机的吸气口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回油支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压缩机回油和压缩机之间的均油为一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变频多联机组的油路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多联机组回油和均油多采用分开控制,采用两套管路系统,回油方式一般是变频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气体,经过油分离器分离,从油分分离出来的油通过毛细管回到自个压缩吸气ロ ;定频压缩机排出的高压制冷剂气体通过油分离器分离后,分离的油通过电磁阀开启、毛细管回到定频压缩机的吸气ロ ;均油方式一般采用交叉均油的方式,即压缩机I和压缩机2之间通过管路相互均油。例如图I示出的现有多联机组的回油和均油方式。回油方式变频压缩机I的排出ロ与变频油分离器105的冷媒入口连通,油从变频油分离器105经过变频回油毛细管109回到变频压缩机I的回气管组111,该回气管组111连接在变频压缩机I的吸气ロ与气液分离器6之间;定频压缩机103的油经过定频油分离器107分离后经过定频回油毛细管123回到定频压缩机103的回气管组113,最終回流定频压缩机103,回气管组113连接在定频压缩机103的吸气ロ与气液分离器6之间。均油方式变频压缩机I的油通过电磁阀121和变频均油毛细管115回到定频压缩机103的吸气ロ ;定频压缩机103的油通过定频均油毛细管117回到变频压缩机I的吸气ロ。图I中为压缩机之间回油和均油系统分开进行控制,需用的毛细管多且控制比较的复杂,且在低负荷的时候,能力损失大,而且局限于变频压缩机和定频压缩机之间的回油和均油,不能应用于全变频压缩机之间的均油和回油。图I中标号119表示单向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多联机组的油路系统,以集压缩机回油和压缩机之间的均油为一体。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变频多联机组的油路系统,其包括第一变频压缩机、第二变频压缩机、第一油分离器、第二油分离器、以及第ー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第一变频压缩机的排气ロ、第一油分离器的冷媒入口、第一油分离器的出油ロ、第ー节流装置、第二变频压缩机的吸气ロ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回油支路,其中,第二变频压缩机的排气ロ、第二油分离器的冷媒入口、第二油分离器的出油ロ、第二节流装置、第一变频压缩机的吸气ロ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回油支路。优选地,第一和第二节流装置中的每个均包括第一节流阀、及与第一节流阀并联的旁通路,并且该旁通路由依次串联的电磁阀和第二节流阀构成。优选地,第一节流装置的第二节流阀,通过第一节流装置中的电磁阀与第一油分离器的出油ロ有选择地连通或断开,以及第ニ节流装置的第二节流阀,通过第二节流装置中的电磁阀与第二油分离器的出油ロ有选择地连通或断开。优选地,第一节流装置中的第一和第二节流阀、以及第ニ节流装置中的第一和第ニ节流阀均为毛细管或电子膨胀阀。优选地,第一变频压缩机的吸气ロ、与变频多联机组的气液分离器出口之间通过第一冷媒管路连接,在第一冷媒管路上设有第一回油ロ,其中第二节流装置连接在第二油分离器的出油ロ与第一回油ロ之间,第二变频压缩机的吸气ロ、与变频多联机组的气液分离器出口之间通过第二冷媒管路连接,在第二冷媒管路上设有第二回油ロ,其中第一节流装置连接在第一油分离器的出油ロ与第一回油ロ之间。优选地,变频多联机组的油路系统为双变频多联空调机组的油路系统。 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I)在第一变频压缩机的排气ロ连通有第一油分离器,并将第一油分离器的出油ロ最終与第二变频压缩机的吸气ロ连通;以及在第二变频压缩机的排气ロ连通有第二油分离器,并将第二油分离器的出油ロ最終与第一变频压缩机的吸气ロ连通,从而本技术不仅实现了第一变频压缩机的回油和第二变频压缩机的回油,并且同时实现了第一和第二变频压缩机之间的均油。(2)本技术将第一和第二节流装置中的每个构造为包括第一节流阀、及与第一节流阀并联的旁通路,并且该旁通路由依次串联的电磁阀和第二节流阀构成。由于从油分离器分离出来油的含量一般随着变频压缩机频率的増加而增加,在变频压缩机低频率运行时油分离器出来的油的含量比较的小,这个时候用第一节流阀(例如一根毛细管)迸行回油就可以满足系统的需要,如果采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例如,“采用第一和第ニ节流阀”可以是“采用两根毛细管”)进行回油,旁通量増大,会影响系统的能力,造成系统能力差;在变频压缩机高负荷运转时,从油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的含量比较的大,一根毛细管不能有效的进行变频压缩机的回油,这个时候通过开启电磁阀,采用两根毛细管进行回油,提高了回油效率,保障了变频压缩机的可靠性。综合(I)和(2),本技术的此回油方式保证了第一和第二变频压缩机的油量控制,而且是第一和第二变频压缩机之间的回油,这样也同时实现了第一和第二变频压缩机之间的均油控制的需求。控制更简单。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多联机组的回油和均油油路;图2是本技术变频多联机组的油路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第一或第二变频压缩机的频率输出百分比与相应电磁阀开启和闭合之间的响应关系不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參见附图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參见图2,本技术变频多联机组的油路系统包括第一变频压缩机I、第二变频压缩机3、第一油分离器5和第二油分离器7。为了集变频压缩机的回油和均油为一体,即实现第一变频压缩机的回油、第二变频压缩机的回油、以及同时实现第一和第二变频压缩机之间的均油,本技术形成如下两路回油支路将第一变频压缩机I的排气ロ 11、第一油分离器5的冷媒入口 53、第一油分离器5的出油ロ 51、第一节流装置A、第二变频压缩机3的吸气ロ 33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一回油支路;以及,将第二变频压缩机的排气ロ 31、第二油分离器的冷媒入口 73、第二油分离器的出油ロ 71、第二节流装置B、第一变频压缩机的吸气ロ 13依次连通以形成第二回油支路。继续參见图2,第一节流装置A和第二节流装置B中的每个均可以构造成包括第一节流阀、以及与第一节流阀并联的旁通路,该旁通路由依次串联的电磁阀和第二节流阀构成。为便于描述,图2中将第一节流装置A和第二节流装置B中的第一节流阀、第二节流阀、电磁阀分别以不同标号表示。通过电磁阀4可以控制第一节流装置A的旁通路是否參与第一变频压缩机I的回油,即,第一节流装置A的第二节流阀2通过第一节流装置A中的电磁阀4与第一油分离器的出油ロ 51有选择地连通或断开。通过电磁阀12可以控制第二节流装置B的旁通路是否參与第二变频压缩机3的回油,即,第二节流装置B的第二节流阀14通过第二节流装置B中的电磁阀12与第二油分离器的出油ロ 71有选择地连通或断开。 进一歩,由于从第一油分离器5分离出来油的含量一般随着第一变频压缩机I频率的増加而增加,在第一变频压缩机I低频率运行时第一油分离器5出来的油的含量比较的小,这个时候用第一节流装置A中的第一节流阀9进行回油就可以满足系统的需要,如果采用第一节流装置A中的第一节流阀9和第二节流阀2进行回油,旁通量増大,会影响系统的能力,造成系统能力差;在第一变频压缩机I高负荷运转时,从第一油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油的含量比较的大,采用第一节流装置A中的第一节流阀9不能有效的进行第一变频压缩机I的回油,这个时候通过开启第一节流装置A中的电磁阀4,采用采用第一节流装置A中的第一节流阀9和第二节流阀2进行回油,提高了回油效率,保障了第一变频压缩机的可靠性。类似地,当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频多联机组的油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变频压缩机(1)、第二变频压缩机(3)、第一油分离器(5)、第二油分离器(7)、以及第一节流装置(A)和第二节流装置(B),其中,所述第一变频压缩机的排气口(11)、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冷媒入口(53)、所述第一油分离器的出油口(51)、所述第一节流装置(A)、所述第二变频压缩机的吸气口(33)依次连通形成第一回油支路,其中,所述第二变频压缩机的排气口(31)、所述第二油分离器的冷媒入口(73)、所述第二油分离器的出油口(71)、所述第二节流装置(B)、所述第一变频压缩机的吸气口(13)依次连通形成第二回油支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奇毛守博国德防卢大海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