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制冷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集成化冰蓄冷机组以及一种冰蓄冷空调,所述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包括载冷剂泵、冷机、换热板,三者管道连接成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化冰蓄冷机组还包括用于存水的冰槽,所述冰槽内还设有冰盘管,所述冰盘管的输入端与冷机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有第一阀门,冰盘管的输出端与载冷剂泵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冷机的输出端与换热板初级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有第三阀门,冰盘管的输出端与换热板初级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有第四阀门。所述集成化冰蓄冷机组有四种工作方式,够平衡电网峰谷电力负荷,减缓全社会电力设施建设,提高电力系统使用效率;合理利用峰谷负荷电价差,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费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冷领域,尤其涉及ー种集成化冰蓄冷机组以及一种冰蓄冷空调。技术背景在现有的空调技术通常是使用液体气化制冷法,压缩机对冷媒做功,由气态变为液态,液态冷媒流经蒸发器挥发成气态带走周围的热量。这样的制冷技术无时无刻都需要电カ供给,当处于电网高峰期导致供电不足的情况下,现有空调就无法工作,这样可能造成较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ー种集成化冰蓄冷机组以及一种冰蓄冷空调,g在解决现有空调技术必须得到持续电カ供给才能工作的技术问题,当处于电网高峰期导致供电不足的情况下,现有空调就无法工作。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ー种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包括载冷剂泵、冷机、换热板,三者管道连接成环,所述集成化冰蓄冷机组还包括用于存水的冰槽,所述冰槽内还设有冰盘管,所述冰盘管的输入端与冷机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有第一阀门,冰盘管的输出端与载冷剂泵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有第二阀门,所述冷机的输出端与换热板初级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有第三阀门,冰盘管的输出端与换热板初级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有第四阀门。优选的,所述载冷机泵为こニ醇泵。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均为电子阀。优选的,所述集成化冰蓄冷机组一体化组装而成。优选的,所述集成化冰蓄冷机组集成安装在ー机柜中,所述机柜留有换热板的次级管道接ロ。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蓄冷空调,所述冰蓄冷空调包括集成化冰蓄冷机组,用户空调主机以及冷冻泵的冻水管道串接到集成化冰蓄冷机组的换热板次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在现有的制冷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冰槽、设在冰槽内的冰盘管以及ー些阀门,通过控制这些阀门,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处于不同的工作状态,包括冷机蓄冰、冰槽融冰供冷、冷机供冷、冷机联合冰槽共同供冷状态。在电力充足的时候通过冷机做功将冷量存储到冰槽内的水中,当处于电力高峰时段,通过冰槽融冰释冷,同样可以保持外围环境处于冷温状态。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集成化冰蓄冷机组能够平衡电网峰谷电カ负荷,减缓全社会电カ设施建设,提高电カ系统使用效率;合理利用峰谷负荷电价差,降低空调系统运行费用。本技术提供的集成化冰蓄冷机组使用更加灵活,节假日、休息日等小负荷状态下,可融冰供冷,无需开启制冷主机,避免制冷主机低效运行,节能效果明显。此外,蓄冰装置的蓄冷量可作为应急冷源,在停电时只需开启水泵即可供冷,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ー种集成化冰蓄冷机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冰蓄冷机组ー种工作方式运行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另ー种工作方式运行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另ー种工作方式运行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图I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ー种集成化冰蓄冷机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ー种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包括载冷剂泵I、冷机2、换热板3,三者管道连接成环,所述集成化冰蓄冷机组还包括用于存水的冰槽4,所述冰槽4内还设有冰盘管5,所述冰盘管5的输入端与冷机2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有第一阀门6,冰盘管5的输出端与载冷剂泵I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有第二阀门7,所述冷机2的输出端与换热板3初级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有第三阀门8,冰盘管5的输出端与换热板3初级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有第四阀门9。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各个阀门,可以使得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处于不同的工作方式。当处于电网低谷时段,冷机2做功,载冷剂流经冰盘管5,使得冰槽内水结冰,实现了将冷量存储到冰槽4中;当处于电力高峰时段,通过冰槽融冰释冷,同样可以保持外围环境处于冷温状态,这样实现了平衡电网峰谷电カ负荷,减缓全社会电カ设施建设,提高电カ系统使用效率。下面具体描述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几种工作方式。( I)冷机蓄冰工作方式參照图2,给出了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在冷机蓄冰工作方式的运行图,其中粗线管道表明其中有载冷剂流通。在用户空调系统不运行的时间段,如商场、办公楼夜间,冷机2自动转换为蓄冰エ作方式,关闭第三阀门8、第四阀门9,开启第一阀门6和第二阀门7,使得载冷剂溶液在冷机2和冰盘管5之间循环,载冷剂温度逐步降低,通过低温的载冷剂溶液将冰槽4内的水制成冰,随着制冰时间的延长,在管外完成要求冰量的冻结。这样可以实现在电网低谷时将冷量存储起来供电网高峰或断电时使用。同吋,电网低谷时段的电价可以比电网高峰时段要便宜,这样还可以节约成本。( 2 )冷机供冷工作方式參照图3,给出了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在冷机供冷工作方式的运行图,其中粗线管道表明其中有载冷剂流通。为了将冰槽内的冷量尽量用于电网高峰时段,在平峰时段内的冷负荷可以适当由冷机单独提供,冷机单独供冷的制冷效率相对冰槽供冷的效率高。此时,关闭第一阀门6、第ニ阀门7和第四阀门9,开启第三阀门8,载冷剂溶液在冷机2和换热板3之间循环,通过低温的载冷剂溶液使得换热板3降温,用户的冻水管道接通换热板3的次级,冻水管内的水经过低温的换热板3后,实现给用户供冷。(3)冰槽供冷工作方式參照图4,给出了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在冰槽供冷工作方式的运行图,其中粗线管道表明其中有载冷剂流通。这里冷机2停止运行,但是冷机2仍作为通路,使得载冷剂可以流通。当处于电网高峰时段,可以选用冰槽供冷工作方式,冰槽通过融冰提供冷量,关闭第二阀门7,开启第一阀门6、第三阀门8、第四阀门9,载冷剂泵I将载冷剂溶液送入冰槽内 的冰盘管5降温,经过降温后的载冷剂溶液进入换热板3,换热板3降温后将冷量传递给用 户冻水管道内的冷水,实现给用户供冷。进ー步,开大第一阀门6、关小第三阀门8可以降低进入换热器3的载冷剂温度,这样通过调节第一阀门6和第三阀门8可以实现调节给用户的供冷温度。(4)冷机联合蓄冰槽供冷工作方式当冰槽供冷工作方式给用户提供的冷量不足以满足用户要求时,可以在冰槽供冷工作方式的模式下开启冷机2,使得冷机2亦给载冷剂降温,通过冷机降温和冰槽降温,载冷剂溶液在换热板前后的温差最大可以达到TC,可以给用户提供足够的冷量。此种工作模式下,集成化冰蓄冷机组的运行图与图4相同,只是开启了冷机运行。同样通过这样通过调节第一阀门6和第三阀门8可以实现调节进入换热器3的载冷剂温度,从而实现调节给用户的供冷温度。本实施例中的载冷剂为こニ醇,こニ醇是无色、无味的液体,其挥发性低、腐蚀性低,易溶解于水及多种有机化合物。こニ醇水溶液的凝固点、潜热、密度、比热、导热系数、粘度随溶液浓度不同而变化,适用于本装置。此外,实施例中所述的四个阀门均为电子阀,可以按照设定的时段自动开启或关闭或调节大小,得到了一个完整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ー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集成化冰蓄冷机组一体化组装而成,通过在生产车间内一体化组装,避免了人工在现场组装,组装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组装费高,组装周期长的问题。此外,作为优选的,在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外安装一机柜便于搬运,所述机柜留有换热板的次级管道接ロ,在安装时将用户空调系统的冻水管道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成化冰蓄冷机组,包括载冷剂泵(1)、冷机(2)、换热板(3),三者管道连接成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化冰蓄冷机组还包括用于存水的冰槽(4),所述冰槽(4)内还设有冰盘管(5),所述冰盘管(5)的输入端与冷机(2)的输出端管道连接有第一阀门(6),冰盘管(5)的输出端与载冷剂泵(1)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有第二阀门(7),所述冷机(2)的输出端与换热板(3)初级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有第三阀门(8),冰盘管(5)的输出端与换热板(3)初级的输入端管道连接有第四阀门(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清,吕浩,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卓成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