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德军专利>正文

活动炉条和活动炉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9088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煤锅炉炉排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活动炉条和活动炉排装置,活动炉条包括炉条体、左担头、右担头和炉条凸台,炉条体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有左担头和右担头,左担头的左端有左低右高的左斜面,右担头的右端有左高右低的右斜面;活动炉排装置包括炉排架体和不少于两个的活动炉条,活动炉条相互保持平行并安装在炉排架体上,炉排架体左部上端面上对应各活动炉条左担头的位置分别有左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拨杆座上的拨槽能够带动活动炉条在炉排架体上左右移动,左斜面和右斜面能够减小其移动时的阻力,从而方便地清除渣灰和通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更换、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煤锅炉炉排装置
,是一种活动炉条和活动炉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锅炉的炉排大多为固定式炉排,炉排一般都固定安装在炉膛的底部,在清除炉渣及炉排上的炉灰和通风时较为繁琐,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劳动强度较大,而采用链轨式炉排的锅炉结构较为复杂,制造和维修成本较高。因此,现有锅炉使用的固定式炉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清除渣灰和通风需要人工清理,较为繁琐、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动炉条,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 有固定式炉排存在的清除渣灰和通风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活动炉条,包括炉条体、左担头、右担头和炉条凸台,炉条体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有左担头和右担头,左担头的左端有左低右高的左斜面,右担头的右端有左高右低的右斜面,炉条体的上端面上分布有炉条凸台,炉条体的下端左部固定有拨杆座,拨杆座上有开口向下的拨槽。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左担头的左端上部和中部可为左低右高的左斜面,左担头的左端下部为与左斜面相交的左立面;右担头的右端上部和中部可为左高右低的右斜面,右担头的右端下部为与右斜面相交的右立面。上述炉条体的下端面上可有限位卡台,拨杆座位于限位卡台的左端下部。上述炉条凸台可呈上小下大的四棱锥台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使用活动炉条的活动炉排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使用活动炉条的活动炉排装置,包括炉排架体和不少于两个的活动炉条;活动炉条包括炉条体、左担头、右担头和炉条凸台,炉条体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有左担头和右担头,左担头的左端有左低右闻的左斜面,右担头的右端有左高右低的右斜面,炉条体的上端面上分布有炉条凸台,炉条体的下端左部固定有拨杆座,拨杆座上有开口向下的拨槽;活动炉条相互保持平行并安装在炉排架体上,炉排架体左部上端面上对应各活动炉条左担头的位置分别有左卡槽,炉排架体右部上端面上对应各活动炉条右担头的位置分别有右卡槽,活动炉条通过左卡槽和右卡槽安装在炉排架体上并能够沿左卡槽和右卡槽左右移动。下面是对上述技术技术方案之二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炉排架体可包括前框条、后框条、左框条和右框条,前框条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框条前端和右框条前端连为一体,后框条左右两端分别与左框条后端和右框条后端连为一体,前框条和后框条的下端面可位于拨槽上端的上方,左卡槽位于前框条的上端面上,右卡槽位于对应左卡槽位置的后框条上端面上。上述前框条与后框条之间的左框条和右框条上可固定有不少于一个的中框条,中框条的左端固定在相邻两个左卡槽之间的左框条上,中框条的右端固定在对应的两个右卡槽之间的右框条上。上述对应各炉条凸台位置的前框条上端面上分别可有排架前凸台,对应各排架前凸台位置的后框条上端面上分别可有排架后凸台,对应各排架前凸台位置的中框条上端面上分别可有排架中凸台,排架前凸台、排架后凸台和排架中凸台分别可呈上小下大的四棱锥台形。上述对应各左卡槽位置的左框条下端面上分别可有左支撑台,对应各右卡槽位置的右框条下端面上分别可有右支撑台,左支撑台和右支撑台分别可呈上大下小的梯形台状。本技术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拨杆座上的拨槽能够带动活动炉条在炉排架体上左右移动,左斜面和右斜面能够减小其移动时的阻力,从而方便地清除渣灰和通风,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更换、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附图I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附图3中的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附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拆分后的轴测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炉条体,2为左担头,3为右担头,4为炉条凸台,5为左斜面,6为右斜面,7为拨杆座,8为拨槽,9为限位卡台,10为左卡槽,11为右卡槽,12为前框条,13为后框条,14为左框条,15为右框条,16为中框条,17为炉条间隙,18为排架前凸台,19为排架后凸台,20为排架中凸台,21为左支撑台,22为右支撑台,23为左立面,24为右立面。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在本技术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I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如附图1、2所示,该活动炉条包括炉条体I、左担头2、右担头3和炉条凸台4,炉条体I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有左担头2和右担头3,左担头2的左端有左低右闻的左斜面5,右担头3的右端有左高右低的右斜面6,炉条体I的上端面上分布有炉条凸台4,炉条体I的下端左部固定有拨杆座7,拨杆座7上有开口向下的拨槽8。通过左斜面5和右斜面6能够减小活动炉条左右移动时燃料和灰烬对其的阻力,通过拨杆座7能够方便地移动活动炉条,使炉条凸台4推动燃料及灰烬,促进灰烬下落,增加通风量,从而促进燃烧。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活动炉条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1、2所示,左担头2的左端上部和中部为左低右高的左斜面5,左担头2的左端下部为与左斜面5相交的左立面23 ;右担头3的右端上部和中部为左高右低的右斜面6,右担头3的右端下部为与右斜面6相交的右立面24。通过左立面23和右立面24能够分别增加左担头2左端和右担头3右端的强度。此外,左立面23和右立面24还可以为半圆柱状表面。如附图1、2所示,炉条体I的下端面上有限位卡台9,拨杆座7位于限位卡台9的左端下部。通过限位卡台9能够限制活动炉条在炉排架体上左右移动的距离,防止其左担头2和右担头3脱离炉排架体后无法复位。 如附图1、2所示,炉条凸台4呈上小下大的四棱锥台形。四棱锥台形的炉条凸台4不但推动燃料及灰烬的效果较好,而且不易积聚灰烬,便于铸造。实施例二 如附图3、4所示,该使用活动炉条的活动炉排装置,包括炉排架体和不少于两个的活动炉条;活动炉条包括炉条体I、左担头2、右担头3和炉条凸台4,炉条体I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有左担头2和右担头3,左担头2的左端有左低右闻的左斜面5,右担头3的右端有左高右低的右斜面6,炉条体I的上端面上分布有炉条凸台4,炉条体I的下端左部固定有拨杆座7,拨杆座7上有开口向下的拨槽8 ;活动炉条相互保持平行并安装在炉排架体上,炉排架体左部上端面上对应各活动炉条左担头2的位置分别有左卡槽10,炉排架体右部上端面上对应各活动炉条右担头3的位置分别有右卡槽11,活动炉条通过左卡槽10和右卡槽11安装在炉排架体上并能够沿左卡槽10和右卡槽11左右移动。左担头2在左卡槽10内、右担头3在右卡槽11内最好还能够上下移动,以便于通过拨杆带动活动炉条左右移动和上下振动,以进一步提高清理灰烬的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活动炉排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如附图3、4所示,炉排架体包括前框条12、后框条13、左框条14和右框条15,前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动炉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炉条体、左担头、右担头和炉条凸台,炉条体的左端和右端分别固定有左担头和右担头,左担头的左端有左低右高的左斜面,右担头的右端有左高右低的右斜面,炉条体的上端面上分布有炉条凸台,炉条体的下端左部固定有拨杆座,拨杆座上有开口向下的拨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军
申请(专利权)人:张德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