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德军专利>正文

一种电缆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141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连接器,属于电缆连接器领域,包括第一连接主体与第二连接主体,第一连接主体和第二连接主体上设有插接槽,且第一连接主体与第二连接主体上安装有连接座。通过设置的两个连接主体,在连接主体之间通过排线连接,当电缆的长度不够时,可以对连接器的整体长度进行微调,保证电缆可以有效的与连接器连接,并且当电缆连接部位出现损坏时,可以重新修整电缆端部,对连接器进行调节后连接到电缆上,提高了连接适配性,两个连接主体上设置限位引导结构,在调节连接主体的间距时,利用限位引导结构进行限位,避免调节过度而造成排线拉扯损坏,引导组件可拆卸设置,便于拆卸更换,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缆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


技术介绍

1、在电力工程中,电缆分为强电电缆和弱电电缆,其中弱电电缆主要用于通讯设备,是通讯设备的连接线缆。在弱电电缆使用过程中,电缆之间需要通过连接器进行连接,利用电缆连接器可以有效的将相邻电缆连接起来,保证电缆的使用效果。

2、电缆连接器在使用时,电缆端部与连接器连接,现有的电缆连接器结构中,连接器为一个固定结构不可进行微调,相邻电缆必须具有相应的长度才能够有效的与连接器进行连接,当电缆长度不够时,则不能有效地连接到连接器上,从而需要更换全新的电缆进行连接,连接安装适配性差,并且现有的连接器由于不可进行长度调节,当连接的电缆出现破损后,必须进行更换,提高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主体与第二连接主体,所述第一连接主体和第二连接主体上设有插接槽,且第一连接主体与第二连接主体上安装有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主体与第二连接主体之间连接有排线,且第一连接主体与第二连接主体上设有限位引导结构,所述限位引导结构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引导组件和限位螺母,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安装在第一连接主体与第二连接主体上,所述引导组件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上,且引导组件贯穿于第二固定板,所述限位螺母连接在引导组件的末端。

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主体与第二连接主体上设有安装底板,且安装底板上开设有腰型孔。

5、优选的,所述连接座上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插接槽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主体与第二连接主体上的插接槽中设有接触片,所述螺纹孔中设有抵紧螺钉。

6、优选的,所述限位引导结构还包括圆孔和螺纹槽,所述圆孔开设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引导组件贯穿于第二固定板上的圆孔,所述螺纹槽开设在第一固定板上,且第一固定板通过螺纹槽与引导组件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引导组件包括引导杆、螺纹接头和外螺纹,所述引导杆与螺纹接头固定连接,且螺纹接头连接在螺纹槽中,所述外螺纹设置在引导杆的端部。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电缆连接器,通过设置的两个连接主体,在连接主体之间通过排线连接,当电缆的长度不够时,可以对连接器的整体长度进行微调,保证电缆可以有效的与连接器连接,并且当电缆连接部位出现损坏时,可以重新修整电缆端部,对连接器进行调节后连接到电缆上,提高了连接适配性,两个连接主体上设置限位引导结构,在调节连接主体的间距时,利用限位引导结构进行限位,避免调节过度而造成排线拉扯损坏,引导组件可拆卸设置,便于拆卸更换,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2)上设有插接槽(3),且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上安装有连接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之间连接有排线(5),且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上设有限位引导结构(6),所述限位引导结构(6)包括第一固定板(601)、第二固定板(602)、引导组件(604)和限位螺母(605),所述第一固定板(601)和第二固定板(602)分别安装在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上,所述引导组件(604)连接在第一固定板(601)上,且引导组件(604)贯穿于第二固定板(602),所述限位螺母(605)连接在引导组件(604)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上设有安装底板(7),且安装底板(7)上开设有腰型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上开设有螺纹孔(10),且螺纹孔(10)与插接槽(3)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上的插接槽(3)中设有接触片,所述螺纹孔(10)中设有抵紧螺钉(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引导结构(6)还包括圆孔(603)和螺纹槽(606),所述圆孔(603)开设在第二固定板(602)上,所述引导组件(604)贯穿于第二固定板(602)上的圆孔(603),所述螺纹槽(606)开设在第一固定板(601)上,且第一固定板(601)通过螺纹槽(606)与引导组件(604)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组件(604)包括引导杆(6041)、螺纹接头(6042)和外螺纹(6043),所述引导杆(6041)与螺纹接头(6042)固定连接,且螺纹接头(6042)连接在螺纹槽(606)中,所述外螺纹(6043)设置在引导杆(6041)的端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和第二连接主体(2)上设有插接槽(3),且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上安装有连接座(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之间连接有排线(5),且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上设有限位引导结构(6),所述限位引导结构(6)包括第一固定板(601)、第二固定板(602)、引导组件(604)和限位螺母(605),所述第一固定板(601)和第二固定板(602)分别安装在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上,所述引导组件(604)连接在第一固定板(601)上,且引导组件(604)贯穿于第二固定板(602),所述限位螺母(605)连接在引导组件(604)的末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主体(1)与第二连接主体(2)上设有安装底板(7),且安装底板(7)上开设有腰型孔(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军毕晓辉张梦凯
申请(专利权)人:张德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