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9085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包括由气体交换室及燃烧室构成的壳体、焚烧炉、燃烧器、催化床及管式换热器组件;气体交换室的一端与废气排放装置连通,另一端与燃烧室连通;管式换热器组件设在气体交换室内,其一端管口与焚烧炉上的出气端相连通,另一端管口与壳体上的出气口连通;焚烧炉设在燃烧室内且其入气口与气体交换室连通,燃烧器设在焚烧炉的端部,催化床设在焚烧炉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管式换热器不易变形且能放大换热面积,使废气与管内的热气的交换时间增加;焚烧炉采用分体式结构,能让燃烧器产生的火焰与废气直接接触,提高转化率;前后排列的催化床能让催化效果达到最佳,也能减少堵塞现象,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废气处理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其主要有以下的缺陷1、其采用的板式换热器容易在高温下产生变形,造成内部通风管口径缩小甚至有可能造成堵塞;2、为了保证燃烧室的长度与直径,以及催化床面积,焚烧炉的体积太过庞大,占用的空间较大,使用极不方便;而且由于燃烧室的体积太过庞大,废气不能够通过燃烧器的完全的转化,造成废气转化率低;3、焚烧炉内的催化床采用卧式结构,其面积虽然较大,但其内部分布极不均匀,废气中的灰尘等杂质会造成其堵塞,实际上参与催化的内部催化剂比例不是很高,而且使得催化剂使用比例不均匀,造成使用寿命参差不齐;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对废气进行有效转化的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包括壳体、焚烧炉、燃烧器、催化床及管式换热器组件;所述壳体由气体交换室及燃烧室构成;所述气体交换室的一端通过废气进入口与废气排放装置连通,另一端与燃烧室连通;所述管式换热器组件设置在气体交换室内,管式换热器组件的一端管口与焚烧炉上的出气端相连通,另一端管口与壳体上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焚烧炉设置在燃烧室内且其入气口与气体交换室连通,燃烧器设置在焚烧炉的端部,所述催化床设置在焚烧炉内。所述焚烧炉为二层分体式结构,其由相互之间连通的一级焚烧室及二级焚烧室构成;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一及燃烧器二,燃烧器一与一级焚烧室配合,燃烧器二与二级焚烧室配合。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热气回流室,所述热气回流室与气体交换室之间通过隔板相隔。所述管式换热器组件由短换热管及长换热管构成;所述短换热管的一端与二级焚烧室连通,另一端与热气回流室连通;所述长换热管的一端与热气回流室连通,另一端与壳体上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催化床设置在一级焚烧室内。所述催化床设置有三个,其相互之间前后排列。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采用管式换热器在使用时不易变形且能最大限度的放大换热面积,使废气与管内的热气的交换时间增加,让废气得到更好的催化温度,而且还可以降低内部的整体温度,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焚烧炉采用分体式结构,不但能缩小占地面积,方便运输,而且能够让燃烧器产生的火焰与废气直接接触,提高废气的有机转化率;前后排列的催化床能让催化效果达到最佳,同时也能减少废气中的杂质与催化床接触后所带来的堵塞现象,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I所示一种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包括壳体10、焚烧炉20、燃烧 器、催化床30及管式换热器组件。所述壳体10由气体交换室11及燃烧室12构成;所述气体交换室11的一端通过废气进入口 13与废气排放装置连通,另一端与燃烧室12连通。壳体10上还设置有热气回流室15,所述热气回流室15与气体交换室11之间通过隔板50相隔。所述焚烧炉20设置在燃烧室12内且其入气口与气体交换室11连通;焚烧炉20为二层分体式结构,其由相互之间连通的一级焚烧室21及二级焚烧室22构成。所述燃烧器设置在焚烧炉20的端部且其包括燃烧器一 40及燃烧器二 41,燃烧器一 40与一级焚烧室21配合,燃烧器二 41与二级焚烧室22配合。所述管式换热器组件由短换热管60及长换热管61构成,其均设置在气体交换室11内。所述短换热管60的一端与二级焚烧室22连通,另一端与热气回流室15连通;所述长换热管61的一端与热气回流室15连通,另一端与壳体10上的出气口 14连通。所述催化床30设置有三个,其相互之间前后排列在一级焚烧室21内。在使用时,废气通过废气进入口 13进入到气体交换室11,再从气体交换室11的出气口进入到一级焚烧室21内,这时,设置在一级焚烧室21端部且靠近气体交换室11出气口的燃烧器一 40产生出火焰与废气混合,使其达到催化起燃温度,之后废气通过前后设置的三层催化床30进行催化反应后所产生的热气进入到二级焚烧室22内。热气进入到二级焚烧室22时,设置在二级焚烧室22端部且与进气口位置较近的燃烧器二 41对热气进行二次燃烧,使其内部混合的残余废气充分转化同时产生大量的热气。转化后的热气通过短换热管60进入到热气回流室15内,再进入到长换热管61的内部;热气在进入到短换热管60与长换热管61的内部时,短换热管60与长换热管61的表面温度升闻,与通过其表面的废气进行热交换,使废气的温度升高,这样不但容易提高废气达到催化反应所需要的温度,而且还能降低装置整体的温度,以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从长换热管61出来的热气通过壳体10上的出气口 14进入到其它设备内,通过其它设备来对其进行有效利用。权利要求1.ー种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焚烧炉(20)、燃烧器、催化床(30)及管式换热器组件;所述壳体(10)由气体交換室(11)及燃烧室(12)构成;所述气体交換室(11)的一端通过废气进入口(13)与废气排放装置连通,另一端与燃烧室(12)连通;所述管式换热器组件设置在气体交換室(11)内,管式换热器组件的一端管ロ与焚烧炉(20 )上的出气端相连通,另一端管ロ与壳体(10)上的出气ロ(14)连通;所述焚烧炉(20)设置在燃烧室(12)内且其入气ロ与气体交换室(11)连通,燃烧器设置在焚烧炉(20)的端部,所述催化床(30)设置在焚烧炉(20)内。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焚烧炉(20)为ニ层分体式结构,其由相互之间连通的一级焚烧室(21)及ニ级焚烧室(22)构成;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ー(40)及燃烧器ニ(41),燃烧器ー(40)与一级焚烧室(21)配合,燃烧器ニ(41)与ニ级焚烧室(22)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上还设置有热气回流室(15),所述热气回流室(15)与气体交换室(11)之间通过隔板(50 )相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换热器组件由短换热管(60)及长换热管(61)构成;所述短换热管(60)的一端与ニ级焚烧室(22)连通,另一端与热气回流室(15)连通;所述长换热管(61)的一端与热气回流室(15)连通,另一端与壳体(10)上的出气ロ(14)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床(30)设置在一级焚烧室(21)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床(30)设置有三个,其相互之间前后排列。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包括由气体交换室及燃烧室构成的壳体、焚烧炉、燃烧器、催化床及管式换热器组件;气体交换室的一端与废气排放装置连通,另一端与燃烧室连通;管式换热器组件设在气体交换室内,其一端管口与焚烧炉上的出气端相连通,另一端管口与壳体上的出气口连通;焚烧炉设在燃烧室内且其入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废气处理及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焚烧炉(20)、燃烧器、催化床(30)及管式换热器组件;所述壳体(10)由气体交换室(11)及燃烧室(12)构成;所述气体交换室(11)的一端通过废气进入口(13)与废气排放装置连通,另一端与燃烧室(12)连通;所述管式换热器组件设置在气体交换室(11)内,管式换热器组件的一端管口与焚烧炉(20)上的出气端相连通,另一端管口与壳体(10)上的出气口(14)连通;所述焚烧炉(20)设置在燃烧室(12)内且其入气口与气体交换室(11)连通,燃烧器设置在焚烧炉(20)的端部,所述催化床(30)设置在焚烧炉(20)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焕尧吴焕来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海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