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改良,该发光装置的基座内部容置空间的壁面,设有至少一个槽道向外贯通,且容置空间供电气模块的电路板组装、定位,而电路板上设有多个发光体、至少一个电连接器对位于槽道,并设有转接连接器相对电连接器呈电连接,以将转接连接器嵌设于槽道处,再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外侧罩覆盖体,则利用盖体的通孔供电气模块的多个发光体对外投射光源,并供转接连接器的传输线,由基座、盖体的侧缘向外延伸,不影响盖体与基座的组装、拆解,达到将发光装置组装后顺利延伸传输线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改良,尤指可调整发光装置的传输线延伸位置、不影响设立、安装的发光装置,利用基座的容置空间收纳电气模块、并以盖体罩覆,而可供电气模块的传输线延伸出外部,朝预定方向延伸,达到方便发光装置选择安装的目的。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各国正积极施行节省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作业、更兴起植树造林、使用省电效果的电气产品等,以达到减缓地球暖化的程度,增加地球的活氧化程度,让地球上的动、植物可以有更多的生活空间,且在生活环境各方面,无不透过节能省碳的模式进行,例如劝导以自行车为代步工具,不仅可健身、亦可减少汽、机车所排放的废气;实施节约用电、用水,减少垃圾量、实施环保可利用物品回收再利用等,各种减少二氧化碳量排放的措施,而在照明的方面,许多省电式灯具的使用,可减少电源的消耗,近年来再以更·省电的发光二极管(LED)做为照明灯具的光源,则可更加节省能源的消耗,即有许多发光二极管相关的照明产品、发光装置如灯泡、日光灯、台灯、灯具、手电筒、背光灯管等,相继研发并制造使用,而各种照明产品、发光装置等,都必须通过电源供应于照明发光所需的电能,而一般发光装置的电源供应,大都是采用外接式电源传输线的供电模式,由照明产品、发光装置的,底部或侧边的位置,设置穿孔以供电源传输穿过,供电源传输线穿出外部后再进行转向延伸,亦因为发光装置所安装的位置不同,供电用的电源传输线向外延伸的方向也不一样,在实际应用、实施时,仍存在诸多缺失,如(I)发光装置的电源供应线,大都是将一端直接焊固于电路板上、另一端再延伸出外部,电连接于供电源(如市电插座、蓄电池或干电池等)电源供应线的方向、位置都已经固定,无法予以调整,在安装使用时受到许多的限制。(2)发光装置的电源供应线延伸出座体外部,组装时容易拉扯、抽动,即造成电原供应线与电路板的焊接位置产生断裂、松动或脱离,导致无法供电必须重新焊接固定才可以再使用。所以,如何解决目前发光装置因供应电源的传输线,未能稳固定位、影响发光装置安装的问题及困扰,且发光装置的电源传输线与电路板间的组装、结合不稳定,容易受力而松脱、断裂的缺失与不便,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方向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人有鉴于上述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与电气模块稳固组装、结合,并可选择传输线的向外延伸方向,方便基座的安装、定位的发光装置的结构改良的新型专利诞生。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光装置的基座于内部容置空间壁面,设有至少一个槽道向外贯通,且容置空间供组装电气模块的电路板,而电路板上设有多个发光体、至少一个槽道供嵌设转接连接器,该转接连接器相对电连接器呈电连接,再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外侧罩覆盖体,可利用通孔供多个发光体对外投射光源,并供转接连接器的传输线,由基座、盖体的侧缘向外延伸,不影响盖体与基座的组装、拆解,达到将发光装置组装后顺利延伸传输线的目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该基座于内部容置空间底面,设有贯穿的底透孔,可供电气模块的电路板底部散热体穿过底透孔,以散热体的底面露出基座外部,达到辅助电路板及多个发光体进行散热的目的。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该电气模块的电路板,设有至少一个电连接器,并相对电连接器设有相对型式规格的多个转接连接器,而各转接连接器分别设有不同方向向外延伸的传输线,可配合发光装置的安装、设置位置,选择合适方向延伸的转接连接器,供发光装置的组装更加顺畅,不会受到基座的组装位置或方向影响。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改良,包括基座、电气模块及盖体,其中·该基座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并由容置空间的壁面设有至少一个向外贯通的槽道;该电气模块组装、定位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内,且该电气模块设有定位于容置空间内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电路板,再于电路板设有对位于基座的槽道位置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器,并相对电连接器设有呈相对电连接且嵌设于基座的槽道处的转接连接器;该盖体罩覆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外侧,设有供电气模块的多个发光体对外投射光源的通孔。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结构改良,其中该基座的容置空间外部、盖体的内侧,分别设有结合装置,且结合装置为供相对锁合的外螺纹、内螺纹或定位销、定位孔。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结构改良,其中该基座的容置空间底部设有供电气模块底面向外散热的底透孔。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结构改良,其中该电气模块的电路板底部为结合辅助散热的散热体。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结构改良,其中该电气模块的电路板上所设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器,设有呈相对电连接的转接连接器,且转接连接器设有延伸至外部朝预定方向延伸的传输线。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结构改良,其中该转接连接器设有朝侧边横向延伸的传输线、朝后方延伸的传输线或朝垂直方向延伸的传输线。所述的发光装置的结构改良,其中该电气模块电路板上设有两相对式电连接器,一电连接器供转接连接器相对电连接,另一电连接器设有相对套接具保护作用的套合器。本技术主要针对发光装置进行设计,使发光装置具有稳定电连接供应电源的优势,而供发光装置安装时,不会受到传输线的延伸方向限制,且转接连接器与电连接器的电插接,为受到基座的槽道与盖体的限位、不易松脱、稳固电性插接。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0_容置空间;101-底透孔;11_壁面;111_限位体;12-槽道;2_电气模块;21_电路板;211-发光体;212-卡槽;22_电连接器;23_转接连接器;231_传输线;232_套合器;24_散热体;241_底面;3_盖体;30_通孔;4_结合装置;41-外螺纹;42_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请参阅图I、图2、图3、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立体分解图、侧视剖面图、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由图中可以清楚看出,本技术的发光装置,包括基座I、电气模块2、盖体3,其中该基座I内部设有容置空间10,且容置空间10底部设有贯通的底透孔101,并由容置空间10的周缘的壁面11,设有至少一个槽道12。该电气模块2具有预设线路布局的电路板21,并于电路板21上设有多个发光体211、且周缘设有至少一个电连接器22,再相对电连接器22设有多个转接连接器23 (可均为电源连接器),而各转接连接器23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传输线231,各转连接器23的传输线231,则可分别朝向不同方向(可分别朝侧边横向、朝垂直纵向或朝后方延伸等,或其他方向)向外延伸。该盖体3设有贯穿顶面的通孔30。上述各构件于组装时,利用基座I的容置空间10供电气模块2的电路板21组装、定位,且容置空间10周缘的壁面11所设的槽道12,供电路板21上的电连接器22相对嵌设、固定,再利用转接连接器23由槽道12外部相互插设于电连接器22,即可将盖体3罩覆于基座I的容置空间10外部,借由基座I外部与盖体3内侧所设的结合装置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的结构改良,包括基座、电气模块及盖体,其特征在于:该基座内部设有容置空间,并由容置空间的壁面设有至少一个向外贯通的槽道;该电气模块组装、定位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内,且该电气模块设有定位于容置空间内具有多个发光体的电路板,再于电路板设有对位于基座的槽道位置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器,并相对电连接器设有呈相对电连接且嵌设于基座的槽道处的转接连接器;该盖体罩覆于基座的容置空间外侧,设有供电气模块的多个发光体对外投射光源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暄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