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8781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和反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单元面和设置在所述单元面上的发光体,所述反射支撑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反射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直下式背光中的光源倾斜设计,光源倾斜射向四周腔体,大部分光射向发光面,扩散板被直接照射面积增大,部分光射向反射支撑组件的反光面,被再次利用并与之前光线混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光源的光效,充分利用了背光模组的内部空间,提高了光源的整体光效,有效降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混光高度,有利于实现直下式超薄显示器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分子本身不具备发光能力,因此现有的液晶显示器中需要外加光源来得到显示画面。依据光源相对位置的不同背光源分为侧入式和直下式。侧入式背光结构中,光源放在导光板侧边,灯条发出的光源直接射入导光板内;导光板主要功能是将侧边入射的平行光转换成平面光。直下式背光结构中,光源安放液晶面板下方,光源发出的光经过一段空间距离和扩散板的扩散、混合后,成为面光源发射出来。一般来说,侧入式LED背光优势在于总体效率高,背光模块厚度较薄,易于实现超 薄液晶模块。虽然侧入式背光具有诸多优点,但直下式LED背光优势在于光线均匀性高,可得到高亮度面光源,易于实现动态区域对比度控制,因而直下式背光在液晶显示器中仍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目前直下式背光多采用LED出光面直接对着扩散板的方法,这种设计方式容易在背光表面形成明暗不一的光斑,为了得到均匀性较好的面光源,一般通过增加光源与膜片之间的间距(即增大混光高度)使光线充分发散,但这种方式背光模块比较厚。为了克服直下式背光的缺点,有些现有技术在背光模组中加装了二次光学透镜,通过透镜使光线发散,但这种设计需要设置二次光学系统,光学界面多,LED模块的效率、体积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液晶面板画面的好坏与背光模组中光学膜片的平整度有很大的关联性,直下式背光模组中为了得到平整的膜片需要在背板与扩散板之间单独设置支撑架,这些支撑架对背光模块组光学性能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缺点,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混光距离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方案进行首先,本技术提供发光组件和反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单元面和设置在所述单元面上的发光体,所述反射支撑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反射面。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的单元面构成多面体的锥形结构,所述反射支撑组件的反射面也构成多面体的锥形结构。优选地,反射支撑组件的每个反射面分别对应发光组件的一个单元面。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的每个单元面上设置有一个发光体。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底反射片和扩散板,其中,背板在整个背光模组的底部提供支撑,底反射片铺设于其中一部分背板上;发光组件设置在其中另一部分背板上,反射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反射片上,反射支撑组件的顶部同时与扩散板接触为扩散板提供支撑。优选地,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反射支撑组件。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的高度为2-5mm,所述反射支撑组件的高度为5_20mm。优选地,所述发光组件的单元面的倾斜角度为15-60°,所述反射支撑组件的反射面的倾斜角度为10-45°。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复数个发光组件和复数个反射支撑组件,所述复数个发光组件和所述复数个反射支撑组件均匀间隔分布,围绕每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反射支撑组件以它们所围绕的发光组件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再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面所述的背光 模组。(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背光模组,将直下式背光中的光源倾斜设计,光倾斜射向四周腔体,大部分光射向发光面,扩散板被直接照射面积增大,部分光射向反射支撑组件的反光面,被再次利用并与之前光线混合。本技术保证了光源的光效,充分利用了背光模组的内部空间,提高了光源的整体光效,有效降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混光高度,有利于实现直下式超薄液晶器件。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组件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光组件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反射支撑组件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配合混光的光路效果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反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中整体配合混光的光路效果图;图8为本技术的再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中呈矩阵排布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发光组件;11、LED灯;12、电路板;13、发光体;14、封装胶体;15、LED芯片;16、封装支架;2、反射支撑组件;21-23、反射面;31、底反射片;32、侧反射层;41、背板;42、侧框架;5、腔体;61、扩散板;62、第一光学膜片;63、第二光学膜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中,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和反射支撑组件,其中,发光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单元面,发光体设置在所述发光组件的单元面上,所述反射支撑组件包括复数个倾斜设置的反射面。通过本技术的方式,发光体发出的光经过反射支撑组件各反射面的反射,在空间中形成均匀的光线;这样提高了光源的整体光效,有效降低直下式背光模组的混光高度,有利于实现直下式超薄液晶器件。本技术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和反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単元面和设置在所述单元面上的发光体,所述反射支撑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反射面。本技术的第二个技术方案,在第一个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发光组件的单元面构成多面体的锥形结构,所述反射支撑组件的反射面也构成多面体的锥形结构。本技术的第三个技术方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反射支撑组件的每个反射面分别对应发光组件的一个单元面。本技术的第四个技术方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发光组件的 每个单元面上设置有ー个发光体。本技术的第五个技术方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板、底反射片和扩散板,其中,背板在整个背光模组的底部提供支撑,底反射片铺设于其中一部分背板上;发光组件设置在其中另一部分背板上,反射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反射片上,反射支撑组件的顶部同时与扩散板接触为扩散板提供支撑。本技术的第六个技术方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背板上还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用干支撑所述反射支撑组件。本技术的第七个技术方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发光组件的高度为2-5mm,所述反射支撑组件的高度为5_20mm。本技术的第八个技术方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发光组件的単元面的倾斜角度为15-60°,所述反射支撑组件的反射面的倾斜角度为10-45°。本技术的第九个技术方案,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复数个发光组件和复数个反射支撑组件,所述复数个发光组件和所述复数个反射支撑组件均匀间隔分布,且围绕每个所述发光组件的反射支撑组件以它们所围绕的发光组件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本技术的第十个技术方案,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背光模组。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发光组件中在锥形支架上的每个倾斜的单元面上设置有ー颗LED灯,各个LED灯斜向射入背光模组的腔体中。反射支撑组件也是锥形结构,其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发光组件和反射支撑组件,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单元面和设置在所述单元面上的发光体,所述反射支撑组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反射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卫新杨东升乔中莲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茶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