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8628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导光板;导光板包括相邻之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一外框;外框框接并包围该导光板;该外框包括:至少一第一侧框条,位于该导光板之第一侧面;至少一第二侧框条,位于该导光板之第二侧面;以及至少一框接件,连接该第一侧框条与该第二侧框条,且位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交接处;该框接件包括一吊绳孔;至少一悬吊绳,安装于该吊绳孔上,并支撑该外框;以及一光条;光条包括:一基板,位于该第一侧框条内,其一端伸入该框接件内;以及至少一个发光组件,设于该基板之该端,且位于该框接件内;降低导光板之入光面之最边缘的角落存在有较微弱暗区的机率,进而使此照明装置维持较佳的光均匀亮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该照明装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I所示,图I为传统照明装置之局部示意图。传统照明装置1,例如板灯装置,其内配置有导光板10及光源20。导光板10具有两两相对之四个侧边11。导光板10之入光面位于导光板可呈现出其厚度之其中一侧边11,导光板之出光面12位于其两最大面。光源20大多被放置于入光面11旁,使得光源20所发出的光线22由入光面11进入导光板10内以进行光 线传递,通过导光板10的引导下,光线22在导光板10内被引导至出光面12以提供一面光源至外界。然而,由于光源20大多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组件,发光二极管因各家厂商设计与制程能力之不同,而有具有不同之发光角度23,所谓之发光角度23是以此发光二极管所能发射光线22之最广之极限角度,故,因为此发光二极管之发光角度23之影响,导光板10对称入光面11之最边缘的角落势必具有较微弱之暗区30,进而无法使此面光源维持最佳的光均匀亮度。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照明装置显然仍存在上述不便与缺陷,而有进一步改良以提升光均匀亮度之空间。因此,如何能有效地解决上述不便与缺陷,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装置,包括:一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相邻之一第一侧面与一第二侧面;一外框;所述外框框接并包围该导光板;该外框包括:至少一第一侧框条,位于该导光板之第一侧面;至少一第二侧框条,位于该导光板之第二侧面;以及至少一框接件,连接该第一侧框条与该第二侧框条,且位于该第一侧面与该第二侧面之交接处;该框接件包括一吊绳孔;至少一悬吊绳,安装于该吊绳孔上,并支撑该外框;以及一光条;所述光条包括:一基板,位于该第一侧框条内,其一端伸入该框接件内;以及至少一个发光组件,设于该基板之该端,且位于该框接件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锦文罗建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茂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