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轨迹和刚体导引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7870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轨迹和刚体导引的机构,包括一个四杆机构,第二连杆的固定端设置有驱动轴;第一连杆的运动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互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三连杆固定连接;第一齿轮能够带动第三连杆的运动端沿一条直线轨迹运动;第二齿轮与凸轮固定连接;凸轮的外缘与摆杆的运动端啮合;摆杆与扇形齿轮固定连接,扇形齿轮与第三齿轮相啮合;第三连杆的运动端和第三齿轮共同连接运动输出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齿轮-凸轮机构的复合作用,使得一套两自由度的连杆机构能够实现推程为平动的直线轨迹输出运动,回程为变姿态的弧形轨迹输出运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轨迹和刚体导引的机构
技术介绍
产生面包型轨迹的机构很多,单自由度的连杆机构只能近似实现直线轨迹或某几个点的精确位置;双自由度的连杆机构加凸轮机构可以实现直线段轨迹和回程曲线轨迹,但较难保证在整个直线段内输出姿态的平动;曲柄滑块和凸轮连杆复合运动虽然可以实现,但整套机构所需空间太大,并且不适合高速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轨迹和刚体导引的机构,它可以 实现推程为平动的直线轨迹输出运动,回程为变姿态的弧形轨迹输出运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现轨迹和刚体导引的机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包括一个四杆机构1-2-3,第一连杆I的一端和第二连杆2的一端铰接固定,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架杆3的两端铰接;第一连杆I的长度等于第二连杆2的长度;第二连杆2的固定端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能够带动四杆机构1-2-3平动旋转;第一连杆I的运动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5,第二齿轮5随第一连杆I 一起平动;第二齿轮5与第一齿轮4相互哨合,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5的传动比为I :1 ;第二齿轮5的旋转能够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4实现自转;第一齿轮4空套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轨迹和刚体导引的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四杆机构(1?2?3),第一连杆(1)的一端和第二连杆(2)的一端铰接固定,另一端分别与第一连架杆(3)的两端铰接;第一连杆(1)的长度等于第二连杆(2)的长度;第二连杆(2)的固定端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能够带动四杆机构(1?2?3)平动旋转;第一连杆(1)的运动端固定设置有第二齿轮(5),第二齿轮(5)随第一连杆(1)一起平动;第二齿轮(5)与第一齿轮(4)相互啮合,第一齿轮(4)与第二齿轮(5)的传动比为1:1;第二齿轮(5)的旋转能够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一齿轮(4)实现自转;第一齿轮(4)空套在第二连杆(2)的运动端所在轴(IV)上;第一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子文林松吴旭黄德良王刚王勇瞿华滢方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烟机械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