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玻璃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6618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玻璃板,包括真空玻璃及夹层玻璃。真空玻璃包括上玻璃板及下玻璃板,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的周缘具有第一密封层,第一密封层使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形成真空腔。夹层玻璃通过周缘的第二密封层粘合于真空玻璃的表面上。真空玻璃板更包括液晶层,第二密封层将液晶层围设于夹层玻璃与真空玻璃之间。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调节液晶层的透光率来较好地实现平衡温度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板,尤其涉及一种真空玻璃板
技术介绍
玻璃在人们的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常用的玻璃为透明状,能保持较好的采光效果,为了保温和采光,一般采用双层玻璃来避免室内温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此种方法虽然可以防止室内外的冷热空气对流,但是却不能避免玻璃自身的热传导,因此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来保持室内的温度。真空玻璃的出现,降低了玻璃自身的热传导,相对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但隔热保温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真空玻璃板,以提升玻璃的隔热保温效果,是业内人士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玻璃的隔热效果不佳,造成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来用于调节室内温度这一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玻璃板。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玻璃板,包括真空玻璃及夹层玻璃,所述真空玻璃包括上玻璃板及下玻璃板,所述上玻璃板与所述下玻璃板的周缘具有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使所述上玻璃板与所述下玻璃板形成真空腔,其中,所述夹层玻璃通过周缘的第二密封层粘合于所述真空玻璃的表面上,所述真空玻璃板更包括液晶层,所述第二密封层将所述液晶层围设于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真空玻璃之间。优选地,所述夹层玻璃粘合于所述真空玻璃的一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夹层玻璃粘合于所述下玻璃板的下表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层将所述液晶层密封于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下玻璃板之间。优选地,所述夹层玻璃粘合于所述上玻璃板的上表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层将所述液晶层密封于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上玻璃板之间。优选地,所述夹层玻璃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层分别粘合于所述真空玻璃的两表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密封层将所述液晶层分别密封于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上玻璃板及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下玻璃板之间。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在真空玻璃的表面复合夹层玻璃,在真空玻璃与夹层玻璃之间设置液晶层,通过改变液晶层的透光率来控制光线的进入,以更好地实现隔热保温的效果。附图说明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其中,图I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真空玻璃板的剖面示意图。图2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真空玻璃板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I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真空玻璃板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1,真空玻璃板I包括真空玻璃、夹层玻璃11及液晶层12。其中,真空玻璃具有上玻璃板101与下玻璃板102,上玻璃板101与下玻璃板102通过在周缘设置密封层13,以使真空玻璃形成一真空腔 103。真空腔103可以阻断光线在真空玻璃内的传导,从而实现隔热保温的效果。夹层玻璃11通过周缘的第二密封层14粘合于下玻璃板102的下表面上,而液晶层12则被密封层14密封于夹层玻璃11与下玻璃板102之间。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夹层玻璃11也可以通过周缘的第二密封层14粘合于上玻璃板101的上表面上,而液晶层12则被第二密封层14密封于夹层玻璃11与上玻璃板101之间。此设计中,可以利用一温度传感器(未绘示)来测得室内的温度,然后温度传感器将信息传递给一处理器(未绘示),当室内温度较高时,处理器调节液晶层12,使其透光率减小,因此液晶层12可以更好地配合真空玻璃达到隔热的效果;当室内温度较低时,处理器调节液晶层12,使其透光率增大,因此液晶层12可以更好地配合真空玻璃达到保温的效果。其中,第一密封层13与第二密封层14可以由环氧树脂胶形成,也可以由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缩写为EVA)形成,但并不以此为限,任何能达到密封效果的材料都可采用。图2示出了依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真空玻璃板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真空玻璃板2中,夹层玻璃12分别通过第二密封层14粘合于真空玻璃的两表面上,即上玻璃板101的上表面及下玻璃板102的下表面。并且第二密封层14不仅将液晶层12密封于夹层玻璃11与下玻璃板101之间,还将液晶层12密封于夹层玻璃11与上玻璃板101之间。此方式中,通过在真空玻璃的两个表面设置液晶层,可以更好地实现隔热保温的效果。本技术的优点是通过在真空玻璃的表面复合夹层玻璃,在真空玻璃与夹层玻璃之间设置液晶层,通过改变液晶层的透光率来控制光线的进入,以更好地实现隔热保温的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玻璃板,包括真空玻璃及夹层玻璃,所述真空玻璃包括上玻璃板及下玻璃板,所述上玻璃板与所述下玻璃板的周缘具有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使所述上玻璃板与所述下玻璃板形成真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玻璃通过周缘的第二密封层粘合于所述真空玻璃的表面上,所述真空玻璃板更包括液晶层,所述第二密封层将所述液晶层围设于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真空玻璃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玻璃粘合于所述真空玻璃的一表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玻璃粘合于所述下玻璃板的下表面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层将所述液晶层密封于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下玻璃板之间。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玻璃粘合于所述上玻璃板的上表面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层将所述液晶层密封于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上玻璃板之间。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真空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玻璃通过所述第二密封层分别粘合于所述真空玻璃的两表面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玻璃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层将所述液晶层分别密封于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上玻璃板及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下玻璃板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玻璃板,包括真空玻璃及夹层玻璃。真空玻璃包括上玻璃板及下玻璃板,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的周缘具有第一密封层,第一密封层使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形成真空腔。夹层玻璃通过周缘的第二密封层粘合于真空玻璃的表面上。真空玻璃板更包括液晶层,第二密封层将液晶层围设于夹层玻璃与真空玻璃之间。采用本技术可以通过调节液晶层的透光率来较好地实现平衡温度的效果。文档编号C03C27/10GK202645327SQ20122020520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雷雨成, 宋淑鹏 申请人: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玻璃板,包括真空玻璃及夹层玻璃,所述真空玻璃包括上玻璃板及下玻璃板,所述上玻璃板与所述下玻璃板的周缘具有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使所述上玻璃板与所述下玻璃板形成真空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玻璃通过周缘的第二密封层粘合于所述真空玻璃的表面上,所述真空玻璃板更包括液晶层,所述第二密封层将所述液晶层围设于所述夹层玻璃与所述真空玻璃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雨成宋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