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铰链,特别涉及ー种开门后可定位的铰链。
技术介绍
门具有阻风挡雨、隔热、隔音等功能,是建筑物最常见的结构,其中,以铰链组装于门框及门体间用以启闭门体的构造在安装及使用上皆极具方便性,最普遍被运用。但是,现有铰链不能定位,开启后的门体容易被风吹而与门框或墙碰撞,造成扰人安宁的噪音。为解决此ー情况,大都是在门体的背面加装有门挡。现有最常见的门挡结构,是于门体开启的地面或墙上设置有一吸附构件,而于门体后面相对固定一可吸附的构件,使门体可通过两构件对吸而保持开启状态。此种加装门挡的方式,固然开门后可以将门定位,防止门体与门框 碰撞所造成扰人安宁的噪音,但是却因为所增设的吸附构件和可吸附的构件而使地面或墙上和门体后面突出有会使人碰撞而受伤或绊倒的突出物,并不理想。因此,如何能提供ー种开门后可以定位的铰链成为本技术研创的动机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针对前述缺失而提供ー种改良的铰链,其组装于门框及门体间,使开门后的门体可以定位。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改良的铰链,由一第一片体、一第二片体、一内管、ー移动棒、一弹簧以及一调整螺栓所构成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是由一第一片体、一第二片体、一内管、一置于内管内的移动棒、一置于内管内的弹簧以及一调整螺栓所构成;其中:该第一片体一侧间隔延设有数个两端均为开放状的枢接管,且至少于一枢接管上设有两个成相对的直槽孔并至少于一枢接管上设有一内螺纹部供调整螺栓螺接;该第二片体一侧间隔延设有数个两端均为开放状的枢接管,且该第二片体的至少于一枢接管上设有两个成相对的Z字型槽孔,每一个槽孔有一最顶端、一最底端和一自最顶端向下反折的反折部;该内管为两端均为开放状的中空管体,且设有两个成相对而分别有一最顶端与最底端的上直槽孔和两个成相对的下直槽孔;该内管插置于第一片体的枢接管与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