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琦专利>正文

拔气排风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623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住宅共用排气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拔气排风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具有进气孔的底座、直立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柱以及设于所述支柱顶部的盖板,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外的拔气装置,所述拔气装置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流通拔气空间,且所述拔气装置具有至少一进气口大,出气口小的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拔气装置,这样,自然风通过拔气装置产生向上的射流,对管道系统产生拔气作用,克服传统排风帽的阻风瓶颈,实现无动力抽风效果,大大提高系统的排风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排气系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安装于排气道系统出风口处的一种拔气排风帽
技术介绍
目前,应用于排气道系统出风口的排风帽 ,均无拔气板,因而不能很好地利用自然风进行拔气作用,具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能在自然风作用下产生射流,对管道系统产生拔气作用,达到无动力抽风效果的拔气排风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拔气排风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具有进气孔的底座、直立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柱以及设于所述支柱顶部的盖板,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外的拔气装置,所述拔气装置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流通拔气空间,且所述拔气装置具有至少一进气口大,出气口小的通孔。具体地,所述拔气装置与所述主体围合的截面呈矩形或圆形。具体地,所述通孔的出气口朝上。具体地,所述拔气装置采用金属、塑料或浆料固化材料制作。具体地,所述主体采用金属、塑料或浆料固化材料制作。进一步地,所述拔气装置固定于所述底座和/或立柱和/或盖板上。更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有挡水坎。 更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设有滴水线。更进一步地,所述盖板内侧设有一导风锥。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拔气装置,这样,自然风通过拔气装置产生向上的射流,对管道系统产生拔气作用,克服传统排风帽的阻风瓶颈,实现无动力抽风效果,大大提高系统的排风效率。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拔气排风帽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I中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拔气排风帽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拔气排风帽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图5的C-C剖视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四提供的拔气排风帽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图7的D-D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参照图I、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拔气排风帽,其包括主体100,主体100包括具有进气孔111的底座110、直立于底座110上的支柱120以及设于支柱120顶部的盖板130,还包括设于主体100外的拔气装置200。拔气装置200包括呈矩形状的四个围合板201、202、203、204以及将各围合板连接固定的固定板300。其中,最内层的围合板204与主体100之间形成一流通拔气空间400,而相邻的其它围合板之间形成多个夹变截通孔205,且各通孔205的进气口大,出气口小且朝上。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拔气装置200,使其与主体100之间形成流通拔气空间400,且拔气装置200的围合板201、202、203、204之间形成三 个变截拔气通孔205,这样,自然风通过三个变截通孔205产生向上的三级射流,对管道系统产生拔气作用,克服传统排风帽的阻风瓶颈,实现无动力抽风效果,大大提高系统的排风效率。需要说明的是,拔气装置200的结构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结构,其也可在各通孔205中设置隔板将各通孔隔成更多数量的通孔。只要拔气装置200围合主体100时,与主体100之间留有一流通拔气空间,同时拔气装置200自身设有至少一通孔,而不论拔气装置200具体为何结构,其都可以至少形成两个拔气通孔205对管道产生拔气作用,达到提高排风效率的作用,故符合上述条件的拔气装置均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主体100的截面呈正方形,故拔气装置200的各围合板201、202、203、204与主体100围合的截面也呈正方形。这样,于主体100的四周均形成向上的射流,从而实现更好的拔气作用。本实施例中,拔气装置200的各通孔205的进气口设在底部或侧面,出气口在顶部朝上。这样,自然风进入通孔向上产生射流对管道系统产生向上的拔气作用,提高排风效率。本实施例中,拔气装置200采用金属、塑料或浆料固化材料制作。同样的,主体100也可采用金属、合金或浆料固化材料制作。上述各种材料强度不同,造价不同,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拔气装置200通过固定板300固定于底座110和盖板130上,当然,拔气装置200也可固定于支柱120上,或分别固定于底座110上或盖板130上。实施例二参照图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拔气排风帽。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拔气装置200由围合板201、202、203组成,各围合板201、202、203围合于主体100的三个侧面,三个围合板201、202、203之间形成两个变截通孔205 ;且主体100与拔气装置200之间增设了挡雨板500,可更有效防雨水进入风帽。较实施例一,省去了垂直的围合板204及固定板300。当然,拔气装置200的各围合板的截面也可为L形,即二面环设于主体100,也可设于主体100的一侧面上。本实施例为二级射流拔气,当然也可以为一级也可以无数多级或多股射流拔气形式。实施例三参照图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拔气排风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盖板130截面为圆形,拔气装置200由围合板201、202与固定板300组成,围合板201、202截面呈圆形环设于主体100外,两围合板之间形成一级射流拔气通孔205。本实施例中于盖板130上设有便于雨水滴落的滴水线131,底座110内设有防止雨水进入进气孔111内的挡水坎112。本实施例中,拔气装置200通过固定板300固定于盖板130上。实施例四参照图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拔气排风帽。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盖板130内侧设有一导风锥600。通过设置导风锥600,减小排风阻力。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拔气排风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具有进气孔的底座、直立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柱以及设于所述支柱顶部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外的拔气装置,所述拔气装置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流通拔气空间,且所述拔气装置具有至少一进气口大,出气口小的通孔。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气装置与所述主体围合的截面呈矩形或圆形。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出气口朝上。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气装置采用金属、塑料或浆料固化材料制作。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采用金属、塑料或浆料固化材料制作。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拔气装置固定于所述底座和/或立柱和/或盖板上。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挡水坎。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上设有滴水线。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拔气排风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内侧设有一导风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住宅共用排气系统
,提供一种拔气排风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具有进气孔的底座、直立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柱以及设于所述支柱顶部的盖板,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拔气排风帽,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具有进气孔的底座、直立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柱以及设于所述支柱顶部的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主体外的拔气装置,所述拔气装置与所述主体之间形成流通拔气空间,且所述拔气装置具有至少一进气口大,出气口小的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
申请(专利权)人:张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