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纸造纸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74793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造纸废水净化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说的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集水井、斜筛、气浮池、纳污滤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和污泥浓缩池,集水井与斜筛、气浮池、纳污滤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纳污滤池设有管道与造纸用水池连接;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分别设有污泥回流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接。经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处理系统净化后大部分可以循环利用,少部分可以直接排放,且处理得到的细小纤维和消化气体均得到利用,真正做到资源的回收,节能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废纸造纸的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造纸企业排放的废水中主要含有半纤维素、木质素、无机盐、细小纤维、淀粉、钛白粉以及油墨、燃料等污染物。木质素、半纤维素、淀粉等主要形成废水中的C0Dcr、B0D5和悬浮物;细小纤维等主要形成悬浮物。废纸造纸排放 的生产废水污染负荷相对较高,但8( 5值较低,因此可生化性较差。不过由于该类型废水中通常情况下非溶解性CODcr占COD组成的大部分,当废水中的悬浮物被去除后,大部分非溶解性的CODcr也同时被去除。因此针对此类废水,在深度处理前,应当强化对废水的预处理。现有的废水处理方法是车间生产废水经斜筛回收纤维后自流进调节池,然后用泵提升至沉淀池,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再用泵提升至气浮池处理,气浮处理后自流进入生化处理系统的缺氧池,在缺氧池内通过兼氧菌群的降解作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并降解部分有机污染物。好氧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达标排放,沉淀池底泥部分回流至缺氧池,以增加生化池内的污泥浓度。剩余污泥定期排放至原有污泥池,而后经污泥脱水系统脱水干化。滤下水自流至调节池重新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井、斜筛、气浮池、纳污滤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和污泥浓缩池,集水井与斜筛、气浮池、纳污滤池、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纳污滤池设有管道与造纸用水池连接;缺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分别设有污泥回流管道,与污泥浓缩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华陈献忠杨仁党罗灵芝徐静静王斌寇顺利刘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永泰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永泰造纸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