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净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474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模块化净水设备,其包括一支架、多个净水模块以及一管路模块。净水模块设置于支架上,且管路模块设置于净水模块。由此,使用者可针对水源的水质或是需水量架设不同功能或是数目的净水模块于支架上,用于对模块化净水设备进行调整,且利用管路模块连接净水模块,即可快速简易地完成净水设备的组装,当要搬移模块化净水设备时,可通过推动移动支架来移动模块化净水设备或是将模块化净水设备拆解后分别搬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净水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模块化净水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的大型净水设备,多半设置于固定的地点,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才能完成净水设备的安装,也无法依据需求轻易变动净水设备的架构。然而,对于救灾工作而言,由于时常需要快速的搬运净水设备至不同的地点,当一地区,尤其是山区,遭遇如洪水或是干旱等自然灾害后,现有的大型净水设备由于体积过大,时常造成搬运上的困难,也无法快速的建置净水设备供当地人使用,当水源地点改变时也无法搬移,进而影响了救灾工作的进行。另外,若当地水源含泥量过高,或是所需求的水量超过预期,现有的净水设备无法简易地更改净水设备的设计,以符合当地的水质以及所需的出水量,也不利于救灾工作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净水设备,其包括多个净水模块,使用者可依据需求架设不同功能或是数目的净水模块于一支架上,并利用一管路模块,连接净水模块,即可完成净水设备的组装。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净水设备,包括一支架、一第一净水模块、一第二净水模块、一第三净水模块以及一管路模块。支架包括一承载基座。第一净水模块包括一第一壳体以及多个倾斜板。第一壳体设置于承载基座上,且第一壳体设有一第一入水口以及一第一出水口。多个倾斜板倾斜地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并位于第一入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之间。第二净水模块包括一第二壳体以及一过滤单元。第二壳体设置于承载基座上,并位于第一壳体的一侧,其中第二壳体设有一第二入水口以及一第二出水口。过滤单元设置于第二壳体内,并位于第二入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之间,其中过滤单元包括多个多孔性担体以及两个孔隙板,多孔性担体位于两个孔隙板之间。第三净水模块包括一第三壳体以及一滤膜单兀。第三壳体设置于承载基座上,且第三壳体包括一第三入水口以及一第三出水口。滤膜单元设置于第三壳体内。管路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净水模块以及第二净水模块。管路模块包括一主入水管、一第一连接管以及一第二连接管。一主入水管连通于第一入水口。第一连接管连通于第一出水口以及第二入水口。第二连接管连通于第二出水口以及第三入水口。前述的模块化净水设备可与另一模块化净水设备并联。支架可为一移动式支架,包括多个滚轮,设置于承载基座的下方。该支架为一移动式支架,其包括多个滚轮,设置于该承载基座的下方。该支架包括多个侧壁,锁固于该承载基座上,且该第一净水模块以及该第二净水模块设置于该多个侧壁之间。该管路模块包括主壳体,该主入水管、该第一连接管以及该第二连接管设置于该主壳体内。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的侧面分别设有加强肋。第一壳体的加强肋接触于该第二壳体,第二壳体的加强肋接触第一壳体。该第一壳体以及该第二壳体分别设有把手。该第一入水口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底部,且该第一出水口设置于该第一壳体的顶部。该第一净水模块包括第一排污板,倾斜地设置于该第一壳体内的底部,其中该第一壳体包括第一排污口,该第一排污口邻近于该第一排污板的底端。该第一净水模块包括溢流槽,设置于该第一壳体内的顶部,其中该第一连接管延伸至该溢流槽的内部。 该第二壳体包括第二排污口,该第二净水模块包括第二排污板,倾斜地设置于该第二壳体内的底部,其中该第二入水口设置于该第二壳体的底部,该第二出水口设置于该第二壳体的顶部,以及该第二排污口邻近于该第二排污板的底端。该第一出水口距离该承载基座的高度高于该第二出水口距离该承载基座的高度。该第一出水口距离该承载基座的高度高于该第二出水口距离该承载基座的高度,以及该第二出水口距离该承载基座的高度高于该第三出水口距离该承载基座的高度。该管路模块包括主出水管,连通于该第三出水口。该模块化净水设备还包括紫外线杀菌单元,耦接于该第三出水口。该模块化净水设备与另一模块化净水设备并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本技术的模块化净水设备包括多个净水模块,使用者可针对水源的水质或是需水量架设不同功能或是数目的净水模块于一支架上,用于对模块化净水设备进行调整,且利用一管路模块连接净水模块,即可快速简易地完成净水设备的组装。当要搬移模块化净水设备时,可通过推动移动支架来移动模块化净水设备或是将模块化净水设备拆解后分别搬运。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模块化净水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模块化净水设备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模块化净水设备的部分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模块化净水设备的示意图;以及图5为本技术的模块化净水系统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模块化净水系统100 ;模块化净水设备I、la、Ib ;支架10;承载基座11 ;侧壁12 ;框架121 ;金属杆件1211;侧板122 ;滚轮13 ;第一净水模块20 ;第一壳体21;第一入水口211;第一排污口212;第一出水口213;第一加强肋22 ;第一把手23 ;倾斜板24 ;第一排污板25 ;第一止挡阀26;溢流槽27 ;第二净水模块30 ;第二壳体31;第二入水口311;第二排污口312;第二出水口313;第二加强肋32 ;第二把手33 ;过滤单元34 ;多孔性担体341 ;孔隙板342 ;第二排污板35 ;第二止挡阀36;第三净水模块40;第三壳体41 ;第三入水口 411;第三排污口 412;第三出水口 413;第三加强肋42 ;第三把手43 ;滤膜单元44 ;滤膜元件441 ;第三止挡阀46;管路模块50;主入水管51 ;主壳体52 ;主出水管53 ;第一连接管54 ;第二连接管55 ;紫外线杀菌单元56 ;第一马达57 ;第二马达58 ; 固定结构Al;沉淀通道A2;净水模块BI、B2;主入水管C1、C2、C3 ;主出水管D1、D2、D3 ;容置空间SI。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阅图I以及图2,其中图I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净水设备I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模块化净水设备I的分解图。模块化净水设备I包括一支架10、一第一净水模块20、一第二净水模块30、一第三净水模块40以及一管路模块50。支架10可为一移动式支架。支架10包括一承载基座11、多个侧壁12以及多个滚轮13。侧壁12分别设置于承载基座11上的边缘,并垂直承载基座11,侧壁12以及承载基座11的形成一容置空间SI。滚轮13设置于承载基座11的下方。因此,使用者可通过推动支架10移动模块化净水设备I至水源处。使用者也可通过推动支架10,使模块化净水设备I移动并搭载至陆上、水上或空中的交通工具,例如汽车、船、或飞机等交通工具,以方便模块化净水设备I能快速地移动至各地进行净水服务。当模块化净水设备I搭载于船上时,可通过抽取船身附近的水源,以解决船上的用水问题。第一净水模块20、第二净水模块30以及第三净水模块40设置于承载基座11上,并位于侧壁12之间以及容置空间SI内。管路模块50以可拆卸的方式连接第一净水模块20、第二净水模块30以及第三净水模块40,用于提高模块化净水设备I的组装速度。管路模块50包括一主入水管51,经由主入水管51吸取水源处的污水,并将污水依序输送至第一净水模块20、第二净水模块30以及第三净水模块40过滤。承载基座11可为一板状结构。每一侧壁12包括一框架121以及一侧板122。框架121由多个金属杆件1211所构成,框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净水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模块化净水设备包括:支架,包括一承载基座;第一净水模块,包括:第一壳体,设置于该承载基座上,且该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入水口以及第一出水口;以及多个倾斜板,倾斜地设置于该第一壳体内,并位于该第一入水口以及该第一出水口之间;第二净水模块,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该承载基座上,并位于该第一壳体的一侧,其中该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入水口以及第二出水口;以及过滤单元,设置于该第二壳体内,并位于该第二入水口以及该第二出水口之间,其中该过滤单元包括多个多孔性担体以及两个孔隙板,该多个多孔性担体位于该两个孔隙板之间;第三净水模块,包括:第三壳体,设置于该承载基座上,且该第三壳体包括第三入水口以及第三出水口;以及滤膜单元,设置于该第三壳体内;以及管路模块,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一净水模块以及该第二净水模块,该管路模块包括:主入水管,连通于该第一入水口;第一连接管,连通于该第一出水口以及该第二入水口;以及第二连接管,连通于该第二出水口以及该第三入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宏周珊珊张王冠任维杰
申请(专利权)人:经济部水利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