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大豆制品生产装置,即大豆制品加工废水循环利用方法及节能设备。
技术介绍
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腐乳、豆油、豆酱、油脂、大豆蛋白、大豆低聚糖、大豆异黄酮等大豆制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用水。一般来说,生产中清洗用水的量是大豆重量的10到20倍,大豆浸泡、磨浆、凝固、压榨、分离、沉淀等エ序的所用的泡豆水和黄浆水总量是大豆重量的5. 5到7倍,其中黄浆水的排放量是大豆投料量的4到5倍,即每加工IOOkg大豆约排放O. 4t黄浆水,加上清洗用水每生产IOOkg大豆产品I. 4 到2. 4t的废水。目前,除了少量清洗用水能重复利用以外,绝大多数用水都是一次性用水,使用后一次性排放。研究表明,上述废水中含有蛋白、水苏糖、棉子糖、蔗糖、木糖、葡萄糖、果糖、大豆异黄酮、无机盐和微量元素等,含量占原料的16%以上,直接排放即污染环境,又浪费了资源。近年来水处理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膜技术进行大豆制品生产废水过滤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可是,上述先进的技术和设备造价昂贵,作业成本很高,大多数豆制品企业难以在生产中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能够重复利用大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豆制品加工废水循环利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废水通过麦饭石、活性炭以及火山灰、石英砂的过滤,得到可重复利用的洁净水和废水中所含的干物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