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记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423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将记录图像后的片材正常地排出的图像记录装置。该图像记录装置具备:记录部;排出机构,将片材排出到第一方向;和排纸盘,配置在排出机构的下侧并支撑片材,排纸盘具备:一对第一支撑片,从排纸盘的上表面突出,在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分离且支撑片材;和一对第二支撑片,从上表面突出,在第二方向分离且支撑片材,第一支撑片的各个上端和第二支撑片的各个上端分别越向第一方向下游侧越高,第一支撑片的第一方向上游端配置在第二支撑片的第一方向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形成为比第一支撑片的上游端相对应的位置的第二支撑片的上端低,第二支撑片的第一方向下游端的上端的高度比第一支撑片的第一方向下游端的上端的高度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图像记录在片材上并排出到排纸盘上的图像记录装置
技术介绍
存在一种将图像记录在输送的片材上并排出到排纸盘的图像记录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图像记录装置中,多根支撑肋被设置在排纸盘上。支撑肋从排纸盘的支撑面向上突出,并向片材的排纸方向延伸。另外,支撑肋的上端面形成为沿着支撑面。片材与支撑肋的上端面滑动接触的同时被排出到排纸盘上。·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50989号公报。在图像记录装置中,例如为了小型化,排纸盘形成为能够支撑在所使用的片材中最大尺寸的片材在排纸方向的下游侧端部以外的部分这种程度的大小。在具备这种排纸盘的图像记录装置中,由于片材的尺寸的不同,被排出的片材的下游侧端部有时从排纸盘垂下。如果下游侧端部下垂则上游侧端部抬起,有时接着排出的片材在先排出的片材上很难滑动,有时先排出的片材的后端部妨碍接着排出的片材的排出动作。于是,有时片材被折,有时片材的正反面被反转,有时片材被堵住等等,有可能片材不能正常地被排出。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支撑肋很容易使最初排出的片材滑动。但是,该支撑肋大致在水平方向上形成,因此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以上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图像记录后的片材正常地排出的装置。本技术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10),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40),将图像记录在片材上;排出机构(56),将由上述记录部记录了图像的片材排出到第一方向;以及排纸盘(80),配置在与上述排出机构相比靠下侧的位置,支撑从上述排出机构排出的片材,上述排纸盘(80)具备一对第一支撑片(110),从上述排纸盘(80)的上表面向上突出,沿着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在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分离,上述一对第一支撑片(110)支撑片材;以及一对第二支撑片(120),从上述上表面向上突出,沿着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在上述第二方向上分离,上述一对第二支撑片(120)支撑片材,上述一对第一支撑片(110)的各个上端和上述一对第二支撑片(120)的各个上端分别以越向上述第一方向下游侧越高的方式倾斜,上述一对第一支撑片(110)的上述第一方向上游端(114)在上述第一方向上配置在上述一对第二支撑片(120)的上述第一方向上游端(121)和下游端(122)之间,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形成为比上述第一支撑片(110)的上述上游端(114)相对应的位置的上述第二支撑片(120)的上端低,上述第二支撑片(120)的上述第一方向下游端(122)的上端的高度比上述第一支撑片(110)的上述第一方向下游端(115)的上端的高度低。另外,优选上述一对第二支撑片(120)在上述第二方向上配置在比上述一对第一支撑片(110)更靠中央侧的位置。另外,优选上述排出机构(56)具备将上述第二方向作为转动轴的方向并从片材的下方抵接的排出辊(57),上述排纸盘(80)具备从上述上表面向上突出的突出部(84),上述突出部(84)配置在与上述排出辊(57)的上述第一方向的端部相比更靠上述第一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另外,优选上述突出部(84)配置为在上述第二方向分离的一对,上述一对的突出部的分离距离与能够记录图像的各种尺寸的片材中上述第二方向中宽度最小的片材的该宽度相比小,并且分离的中心位于排出的片材的上述第二方向的中心处。另外,优选上述排出辊(57)通过在一个方向上旋转来将图像记录在一个面上的片材排出预定量后,能够在另一个方向上旋转,上述图像记录装置具备双面记录机构,通过上述排出辊(57)在另一个方向上的旋转使图像记录在片材的另一个面上。另外,优选上述突出部(84)配置为在上述第二方向分离的一对,上述一对的突出 部的分离距离与由上述双面记录机构记录图像的各种尺寸的片材中上述第二方向中宽度最小的片材的该宽度相比小,并且分离的中心位于排出的片材的上述第二方向的中心处。另外,优选还具备配置在上述排纸盘(80)的下方的盘体(16),上述盘体(16)具备第一盘(60),设置有第一放置面(65),该第一放置面¢5)上放置提供给上述记录部的片材;以及第二盘(70),位于上述第一放置面和上述上表面之间并设置有第二放置面(72),该第二放置面(72)上放置提供给上述记录部的片材,该第二盘(70)能够沿上述第一放置面¢5)移动,上述排纸盘(80)在上述第一支撑片(110)的上述第一方向上游侧的位置处具备第一开口(82),上述第二盘(70)在从上述第一开口(82)露出的位置处具备接收用于移动的操作力的操作部(77)。另外,优选上述突出部(84)配置为在上述第二方向分离的一对,上述排纸盘(80)在上述一对的突出部(84)之间具备第二开口(83),上述第二盘(70)在从上述第二开口(83)露出的位置处具备限制部件(100),该限制部件(100)被设置为能够沿着上述第二放置面(72)移动,并且与放置在上述第二放置面(72)上的片材的端部相抵接从而限制其移动。附图说明图I是图像记录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打印部的示意截面图。图3是供给部和盘体的立体图。图4是第二姿势中的盘体的立体图。图5是第一姿势中的盘体的立体图。图6是不存在排纸盘的状态下的盘体的立体图。图7A是盘体的正视图,图7B是盘体的侧视图。图8A和图8B是表不盘体和折返棍的图,图8A是俯视图,图8B是图8A的BB截面图。图9A 9D是用于说明打印部的动作的说明图,图9A 9C是截面图,图9D是俯视图。图10是用于说明打印部的动作的示意截面图。图11是变形例中的盘体的立体图。图12A和图12B是变形例中的排纸盘的左侧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例子,在不改变本技术的宗旨的范围内当然能够对实施方式进行适当地变更。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像记录装置10被设置为能够使用的状态(图I的状态)为基准定义上下方向7,将设置有显示部14的一侧作为前侧(正面侧)定义前后方向8,从前侧(正面侧)观察图像记录装置10定义左右方向。图像记录装置10呈具备有下部的打印部11和上部的扫描部12的大致长方体的外形,是具有打印、扫描、复印功能的复合机。此外,扫描部12具有任意的结构。打印部11的控制由未图示的控制部进行。控制部例如由安装在基板上的微型计算机等实现。控制部由从未图示的输入部或计算机等的外部设备输入的信息来控制打印部11的动作并将图像记录在片材17(图2)上。在打印部11中容纳有装载了各种尺寸的片材17的盘体16。片材17是记录用纸(A4、B5等)、光纸、明信片、书信等。盘体16以能够从设置在打印部11的壳体13的前表面的开口 15抽出的方式被支撑在壳体13上。如图2所示,打印部11具备供给部20、输送部30、记录部40和未图示的驱动部。驱动部具备多个驱动马达,其由控制部驱动控制;以及驱动传送机构,其将该驱动马达的驱动力传送给供给部20、输送部30和记录部40等。如图2、3所示,供给部20具备旋转轴21、臂22、左右一对的供给辊23和多个传送齿轮24。旋转轴21形成为沿左右方向9延伸的圆杆状。旋转轴21被配置在盘体16的后部的上方,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未图示的框架上。旋转轴21被驱动部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记录装置(10),其特征在于,具备:记录部(40),将图像记录在片材上;排出机构(56),将由上述记录部记录了图像的片材排出到第一方向;以及排纸盘(80),配置在与上述排出机构相比靠下侧的位置,支撑从上述排出机构排出的片材,上述排纸盘(80)具备:一对第一支撑片(110),从上述排纸盘(80)的上表面向上突出,沿着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在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上分离,上述一对第一支撑片(110)支撑片材;以及一对第二支撑片(120),从上述上表面向上突出,沿着上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在上述第二方向上分离,上述一对第二支撑片(120)支撑片材,上述一对第一支撑片(110)的各个上端和上述一对第二支撑片(120)的各个上端分别以越向上述第一方向下游侧越高的方式倾斜,上述一对第一支撑片(110)的上述第一方向上游端(114)在上述第一方向上配置在上述一对第二支撑片(120)的上述第一方向上游端(121)和下游端(122)之间,在上述第一方向上形成为比上述第一支撑片(110)的上述上游端(114)相对应的位置的上述第二支撑片(120)的上端低,上述第二支撑片(120)的上述第一方向下游端(122)的上端的高度比上述第一支撑片(110)的上述第一方向下游端(115)的上端的高度低。...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田哲男久田真一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