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西林瓶进瓶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403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西林瓶进瓶机构,包括传送带(1)、绞龙(3)和拨轮(5),所述绞龙在靠近拨轮的一端的凹槽内设置有扶正推瓶器(4),所述扶正推瓶器包括马鞍状推瓶凸块(7),所述马鞍状推瓶凸块的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扶正翅片(6),所述马鞍状推瓶凸块通过螺钉与绞龙凹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西林瓶进瓶机构的优点是西林瓶在绞龙凹槽的末端被马鞍状推瓶凸块和扶正翅片“扶正推动”,可以快速准确地进入到拨轮的凹槽中,从根本上解决了进瓶过程中的碎瓶问题,噪音小,进瓶效率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制药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ー种西林瓶进瓶机构
技术介绍
通用的西林瓶进瓶机构包括传送带、绞龙和拨轮。传送带带动瓶子向绞龙的方向运动,绞龙转动,瓶子逐一嵌入绞龙的螺纹凹槽中,由于绞龙的螺距是从远拨轮一端向近拨轮一端逐渐加大,螺纹的凹槽逐渐加深(即变径),随着绞龙转动,瓶子在螺纹凹槽中逐步推进,直到推到拨轮的凹槽中,完成高速进瓶的过程。但由于绞龙的螺距逐渐加大,在行进中的绞龙凹槽中的瓶子会逐步倾斜,在到达绞龙的末端进入拨轮时,瓶子傾斜度最大,同时,绞龙螺纹的凹槽逐渐加深(即变径),螺纹的凹槽包住了瓶子直径的3/4,由于绞龙倾斜的凹槽与拨轮的竖直凹槽不匹配,致使绞龙凹槽上的瓶子在进入拨轮时发生碰撞易出现破碎现象,影响了生产的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瓶子从绞龙凹槽中推进到拨轮凹槽时易破碎而效率低的问题,提供ー种西林瓶进瓶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种西林瓶进瓶机构,包括传送带I、绞龙3和拨轮5,绞龙在靠近拨轮的一端的凹槽内设置有扶正推瓶器4,扶正推瓶器包括马鞍状推瓶凸块7,马鞍状推瓶凸块的上表面的ー侧设置有扶正翅片6,马鞍状推瓶凸块通过螺钉与绞龙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西林瓶进瓶机构,包括传送带(1)、绞龙(3)和拨轮(5),其特征是所述绞龙在靠近拨轮的一端的凹槽内设置有扶正推瓶器(4),所述扶正推瓶器包括马鞍状推瓶凸块(7),所述马鞍状推瓶凸块的上表面的一侧设置有扶正翅片(6),所述马鞍状推瓶凸块通过螺钉与绞龙凹槽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松勇李晓东郭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生物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