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径自动芯铅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2390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自动铅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口径自动芯铅笔,包括笔芯1、空芯杆4和尾装饰7,笔芯1设置于空芯杆4内部,空芯杆4尾部一端连接尾装饰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芯杆4内壁上设有内丝牙,笔芯尾部一端连接外丝牙短塑管6,笔芯顶部一端伸出旋转头2,外丝牙短塑管6与空芯杆4内壁上的内丝牙相配合,旋转头2通过连接装置3连接空芯杆4,所述的笔芯1形状为非圆柱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体采用木制结构,增加少量精细零部件,通过巧妙的配合,极大的提升了铅笔的书写使用功能,既不消耗木制笔杆,且又能将整支笔芯几乎书写到消耗殆尽为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口径自动芯铅笔 本技术属于自动铅笔
,具体涉及一种大口径自动芯铅笔。传统木制铅笔为一次性消耗使用,国标总长176mm,手握铅笔部分为88mm,加上削尖露头部分为15mm,能使用部分仅为73至80mm,可利用价值不足50%。其余的部分则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自动铅笔如今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如今使用的自动铅笔生产成本高,零件过多、空间不足、无法变换笔芯口径。针对上述的缺陷,国内申请CN931015502、CN201872449U、CN201833701U都公开了一种笔杆 内置螺纹、旋转笔芯来实现笔芯伸缩的自动铅笔。但是其从构造上来看,这些自动铅笔都无 法很好使用粗铅芯和进行笔芯更换,更不用说用于双头铅笔及双头铅笔笔芯的更换了。传统自动铅笔结构过于复杂,成本过高,在狭小空间主体无法使用木质结构铅笔和采纳的大口径标准芯,而塑制自动笔采用细铅芯又容易折断,因此替代面有限。无法从根源上解决传统木质铅笔一次性使用从而对森林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浪费。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使用粗笔芯且换芯容易,结构简单合理的大口径自动芯铅笔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大口径自动芯铅笔,包括笔芯I、空芯杆4和尾装饰7,笔芯I设置于空芯杆4内部,空芯杆4尾部一端连接尾装饰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芯杆4内壁上设有内丝牙,笔芯尾部一端连接外丝牙短塑管6,笔芯顶部一端伸出旋转头2,外丝牙短塑管6与空芯杆4内壁上的内丝牙相配合,旋转头2通过连接装置3连接空芯杆4,所述的笔芯I形状为非圆柱形。本技术还包括另一种大口径自动芯铅笔,包括笔芯、空芯杆和尾装饰,笔芯设置于空芯杆内部,空芯杆尾部一端连接尾装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芯杆内壁上设有内丝牙,旋转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空芯杆,所述的笔芯外侧设有与空芯杆内壁上内丝牙相配合的外丝牙,笔芯顶部一端伸出旋转头,笔芯形状为非圆柱形。上述的笔芯形状为三角形或四方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带有棱角的形状,所述的笔芯可以替换为树脂笔芯或中性笔芯或石墨笔芯或彩色芯或蜡笔或粉笔或固体胶或橡皮芯或眉笔芯或口红芯。上述的空芯杆内壁上设有内丝牙长塑管。上述的外丝牙短塑管内置三个不同口径的笔芯插口。本技术还包括一种大口径双头自动芯铅笔,包括第一笔芯la、第二笔芯Ib和空芯杆4,第一笔芯Ia和第二笔芯Ib设置于空芯杆4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芯杆4内壁上设有内丝牙,空芯杆4左部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3a连接第一旋转头2a,空芯杆4右部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装置3b连接第二旋转头2b,第一笔芯Ia左部一端伸出第一转动旋转头2a,第一笔芯Ia右部一端连接第一外丝牙短塑管6a,第一外丝牙短塑管6a与空芯杆4内壁上的内丝牙相配合,第二笔芯Ib右部一端伸出第二转动旋转头2b,第二笔芯Ib左部一端连接第二外丝牙短塑管6b,第二外丝牙短塑管6b与空芯杆4内壁上的内丝牙相配合,所述的第一笔芯Ia和第二笔芯Ib形状为非圆柱形。本技术还包括另一种大口径双头自动芯铅笔,包括第一笔芯、第二笔芯和空芯杆,第一笔芯和第二笔芯设置于空芯杆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芯杆内壁上设有内丝牙,空芯杆左部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连接第一旋转头,空芯杆右部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第二旋转头,第一笔芯左部一端伸出第一转动旋转头,第一笔芯外侧设有与空芯杆内壁上内丝牙相配合的外丝牙,第二笔芯右部一端伸出第二转动旋转头,第二笔芯外侧设有与空芯杆内壁上内丝牙相配合的外丝牙,所述的第一笔芯和第二笔芯形状为非圆柱形。上述的第一笔芯和第二笔芯形状为三角形或四方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带有棱角的形状,所述的第一笔芯或第二笔芯均可以替换为树脂笔芯或中性笔芯或石墨笔芯或彩色芯或蜡笔或粉笔或固体胶或橡皮芯或眉笔芯或口红芯。上述的空芯杆内壁上设有内丝牙长塑管。上述外丝牙短塑管内置三个不同口径的笔芯插口。上述的第一外丝牙短塑管和第二外丝牙短塑管内各设有三个不同口径的笔芯插□。本技术主体仍可采用消费者习惯使用的木制结构(手感好),但在窄小空间却增加了少量精细零部件,通过巧妙的相互配合,因而极大的提升了铅笔的书写使用功能,既不消耗木制笔杆,且又能将整支笔芯几乎书写到消耗殆尽为止。并且,本技术可变换多种笔芯包括树脂笔芯、石墨笔芯以及彩色芯、蜡笔、粉笔等,亦可在较大范围内轻松变换笔芯口径,在实践的真正意义上克服了传统自动铅笔在窄小空间普遍使用超细树脂笔芯的历史。图I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实施例I的零部件连接装配流程图;图6是本技术的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外丝牙短塑管的剖视图。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单头笔实施例I :如附图说明图1、2、5所示,包括笔芯I、空芯杆4和尾装饰7,笔芯I设置于空芯杆4内部,空芯杆4尾部一端连接尾装饰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芯杆4内壁上设有内丝牙,笔芯尾部一端连接外丝牙短塑管6,笔芯顶部一端伸出旋转头2,外丝牙短塑管6与空芯杆4内壁上的内丝牙相配合,旋转头2通过连接装置3连接空芯杆4,所述的笔芯I形状为非圆柱形。上述述的笔芯形状为三角形或四方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带有棱角的形状。上述的笔芯可以替换为树脂笔芯或中性笔芯或石墨笔芯或彩色芯或蜡笔或粉笔或固体胶或橡皮芯或眉笔芯或口红芯。上述的空芯杆内壁上设有内丝牙长塑管,上述的外丝牙短塑管内设有三个不同口径的笔芯插口。双头笔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包括第一笔芯la、第二笔芯Ib和空芯杆4,第一笔芯Ia和第二笔芯Ib设置于空芯杆4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芯杆4内壁上设有内丝牙,空芯杆4左部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装置3a连接第一旋转头2a,空芯杆4右部一端通过第二连接装置3b连接第二旋转头2b,第一笔芯Ia左部一端伸出第一转动旋转头2a,第一笔芯Ia右部一端连接第一外丝牙短塑管6a,第一外丝牙短塑管6a与空芯杆4内壁上的内丝牙相配合,第二笔芯Ib右部一端伸出第二转动旋转头2b,第二笔芯Ib左部一端连接第二外丝牙短塑管6b,第二外丝牙短塑管6b与空芯杆4内壁上的内丝牙相配合,所述的第一笔芯Ia和第二笔芯Ib形状为非圆柱形。上述的第一笔芯和第二笔芯形状为三角形或四方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带有棱角的形状。上述的第一笔芯或第二笔芯均可以替换为树脂笔芯或中性笔芯或石墨笔芯或彩色芯或蜡笔或粉笔或固体胶或橡皮芯或眉笔芯或口红芯。上述的空芯杆内壁上设有内丝牙长塑管,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外丝牙短塑管内各设有三个不同口径的笔芯插口。实施例3包括笔芯、空芯杆和尾装饰,笔芯设置于空芯杆内部,空芯杆尾部一端连接尾装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芯杆内壁上设有内丝牙,旋转头通过连接装置连接空芯杆,所述的笔芯外侧设有与空芯杆内壁上内丝牙相配合的外丝牙,笔芯顶部一端伸出旋转头,笔芯形状为非圆柱形。上述述的笔芯形状为三角形或四方形或椭圆形或其他带有棱角的形状。上述的笔芯可以替换为树脂笔芯或中性笔芯或石墨笔芯或彩色芯或蜡笔或粉笔或固体胶或橡皮芯或眉笔芯或口红芯。上述的空芯杆内壁上设有内丝牙长塑管,上述的外丝牙短塑管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口径自动芯铅笔,包括笔芯(1)、空芯杆(4)和尾装饰(7),笔芯(1)设置于空芯杆(4)内部,空芯杆(4)尾部一端连接尾装饰(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芯杆(4)内壁上设有内丝牙,笔芯尾部一端连接外丝牙短塑管(6),笔芯顶部一端伸出旋转头(2),外丝牙短塑管(6)与空芯杆(4)内壁上的内丝牙相配合,旋转头(2)通过连接装置(3)连接空芯杆(4),所述的笔芯(1)形状为非圆柱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华文具体育用品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