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操纵拉索的四孔铆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206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操纵拉索的四孔铆合装置,其包括固定平台、运动平台、导柱、垂直铆合组件以及水平铆合组件,该运动平台沿导柱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垂直铆合组件包括上模和下模,水平铆合组件包括上压块和位于下模两侧的左滑块和右滑块,该上模设置在上压块的内部且两者共同安装在运动平台上,下模固定在固定平台上,左、右滑块安装在固定平台上且在水平方向上滑动,上模和下模分别设有上铆孔和下铆孔,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设有左铆钉和右铆钉,该下模的两侧还设有供左铆钉和右铆钉分别通过的左铆孔和右铆孔,可以增大铆合后的脱离强度,使产品性能得到提高;也替代传统两次铆合的工序,节省了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铆合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操纵拉索的四孔铆合装置
技术介绍
铆合技术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于多种工程领域的连接和组装零部件的技术。铆合作为一种连接及固定不同零部件的整合组装方式,其有效性和高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对于应用铆合工艺进行塑料零部件组装的汽车操纵拉索类的产品,主要是通过铆合设备利用铆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零部件联接成一个整体,即为在某一平面的一个方向上进行铆合。为了增大两连接件铆合后的脱离强度,就需要在不同平面多个方向进行加工。目前采用分两步、分别进行单次铆合的工艺较为普遍,即先将需铆接的零件放入定位工装,启动设备进行第一次铆合,完成后将该铆接件取出,并按要求转动一定角度再放入定位工装,再次启动设备,在该铆接件的另一位置进行第二次铆合。对于上述单次铆合的组件,其脱离强度较低,产品性能不能满足要求。而对于上述两次铆合的组件,由于加工方式分三步完成,即第一次铆合一调整铆接件位置一第二次铆合,所需时间较长,生产效率就降低;而且第二次铆合前需人工调节铆接件位置,因人工调节随机性大,不能保证铆合位置的一致性及稳定性,这势必会影响产品加工质量,甚至造成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操纵拉索的四孔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且上下对应设置的运动平台和固定平台、连接运动平台和固定平台的导柱、以及安装在运动平台和固定平台上的垂直铆合组件和水平铆合组件,该运动平台沿导柱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垂直铆合组件包括上模和与上模对应的下模,水平铆合组件包括上压块和与上压块对应且位于下模两侧的左滑块和右滑块,该上模设置在上压块的内部且两者共同安装在运动平台上,下模固定在固定平台上,左、右滑块也安装在固定平台上且可在该固定平台的水平方向上滑动,上模和下模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上铆孔和下铆孔,左滑块和右滑块分别设有相互对应的左铆钉和右铆钉,该下模的两侧还设有供左铆钉和右铆钉分别通过的左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程铁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恩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