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罩内壁自动抛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1378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流罩内壁自动抛磨机,抛磨机包括立柱,立柱的下部外套有立柱转座,立柱上连接有油缸,立柱的中部设有矩形轨道,矩形轨道上套有可上下移动的横臂,横臂的外端连接有抛头转动机构,立柱的顶部设有抛头升降机构,立柱旁设有转盘机构,转盘机构置于所述抛头转动机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方便、打磨效果好、减少成本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抛磨机,特别是ー种导流罩内壁自动抛磨机
技术介绍
目前,导流罩直径一般在Φ 1200 Φ 2800mm,高度约1000mm,重量2 5吨。导流罩内壁大部分为不锈钢材质,经过卷压 成形再焊接制成;然后通过人工打磨而实现。打磨都用手提式磨光机,由于打磨力度有大有小,打磨的方向也不一致,所以最終形成的不锈钢内壁不仅表面粗糙度达不到要求,而且耗用了大量的エ时、抛磨材料和劳护用品,多年来一直使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而且使生产环境难以改善。另外,导流罩采用了ー种特殊的制作エ艺,它的内外圆不是ー个标准圆,不圆度一般为Φ 3 6mm,所以至今在国内还没有一台通用设备可以用来对导流罩进行磨削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ー种使用方便、打磨效果好、減少成本的导流罩内壁自动抛磨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ー种导流罩内壁自动抛磨机,抛磨机包括立柱,立柱的下部外套有立柱转座,立柱上连接有油缸,立柱的中部设有矩形軌道,矩形轨道上套有可上下移动的横臂,横臂的外端连接有抛头转动机构,立柱的顶部设有抛头升降机构,立柱旁设有转盘机构,转盘机构置于所述抛头转动机构下方。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在于抛头转动机构包括支点轴,支点轴与横臂的外端相连,支点轴上设有电机座,电机座上设有第一电机,支点轴旁连接有抛头轴座,抛头轴座内通过轴承贯穿有主轴,主轴的顶端通过带轮与第一电机相连,主轴的底端连接有抛头轴,抛头轴的下端连接有抛头。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在于抛头升降机构包括支座,支座置于立柱的顶部,支座上设有减速器,減速器上设有第二电机,支座的下方设有与第二电机相连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连,第二齿轮的下方设有升降丝杆。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在于转盘机构包括转盘座,转盘座的中心设有中心轴,中心轴上套有上转盘,转盘座旁设有减速器,减速器上设有电动机,电动机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套有摩擦轮,摩擦轮与上转盘的边缘相接处,上转盘内部对称设有四组丝杆,每组丝杆上套有卡爪。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在于立柱转座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立柱转座的上部与立柱之间设有上轴承,立柱转座的下部与立柱之间设有下轴承。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在于横臂与抛头转动机构之间设有拉簧。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立柱可以在油缸的作用下转动,从而满足对不同规格产品的抛磨要求;横臂可以沿着立柱上的矩形轨道上下移动,这样就可以使与横臂连接的抛头在高速旋转的同时能上下移动;上转盘在第二电动机的带动下进行平稳的匀速运转,同吋,当用扳手扳动丝杆前端时,就实现了对エ件的卡紧或松开;横臂与抛头转动机构之间设有拉簧,在拉簧的作用下使抛头始终紧贴加工面,这样,在规定的范围内无论是エ件圆度发生变化还是抛头的磨损,在拉簧的作用下都能的到有效的补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俯视图;图中标号1-立柱、2-立柱转座、3-油缸、4-横臂、5-支点轴、6-电机座、7-第一电机、8-抛头轴座、9-轴承、10-主轴、11-带轮、12-抛头轴、13-抛头、14-支座、15-减速器、16-第二电机、17-第一齿轮、18-第二齿轮、19-升降丝杆、20-转盘座、21-中心轴、22-上 转盘、23-减速器、24-电动机、25-传动轴、26-摩擦轮、27-丝杆、28-卡爪、29-地脚螺栓、30-上轴承、31-下轴承、32-拉簧。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I和图2示出了本技术导流罩内壁自动抛磨机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抛磨机包括立柱1,立柱I下部套装在立柱转座2中,通过上轴承30、下轴承31及锁紧螺母使立柱I既锁定在立柱转座2中,又可实现与立柱转座2同轴线的转动,立柱转座2通过地脚螺栓29固定在地面上,立柱转座2的上部与立柱I之间设有上轴承30,立柱转座2的下部与立柱I之间设有下轴承31。立柱I上连接有油缸3,立柱I的中部设有矩形軌道,矩形轨道上套有可上下移动的横臂4,横臂4的外端连接有抛头转动机构,横臂4与抛头转动机构之间设有拉簧32,立柱I的顶部设有抛头升降机构,立柱I旁设有转盘机构,转盘机构置于所述抛头转动机构下方。抛头转动机构包括支点轴5,支点轴5与横臂4的外端相连,支点轴5上设有电机座6,电机座6上设有第一电机7,支点轴5旁连接有抛头轴座8,抛头轴座8内通过轴承9贯穿有主轴10,主轴10的顶端通过带轮11与第一电机7相连,主轴10的底端连接有抛头轴12,抛头轴12的下端连接有抛头13。抛头升降机构包括支座14,支座14置于立柱I的顶部,支座14上设有减速器15,减速器15上设有第二电机16,支座14的下方设有与第二电机16相连的第一齿轮17,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18相连,第二齿轮18的下方设有升降丝杆19。转盘机构包括转盘座20,转盘座20的中心设有中心轴21,中心轴21上套有上转盘22,转盘座20旁设有减速器23,减速器23上设有电动机24,电动机24连接有传动轴25,传动轴25上套有摩擦轮26,摩擦轮26与上转盘22的边缘相接处,上转盘22内部对称设有四组丝杆27,每组丝杆27上套有卡爪28。立柱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可使立柱在油缸设定的行程内转动,从而满足对不同规格产品的抛磨要求,油缸推力设定为能推动立柱整体转动与抛头对エ件所需要的作用力之和;由第二电机驱动升降丝杆转动,带动固定在横臂上的丝杆螺母从而实现横臂能沿矩形道轨上下运动,这样就使与横臂连接的抛头在高速旋转的同时能上下移动;抛头轴能与主轴下端旋接,方便了抛头的更换;第一电机通过带轮使抛头获得高速旋转;上转盘依中心轴定位装在转盘座上,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传动轴将动カ传给摩擦轮,由摩擦轮带动上转盘进行平稳的匀速运转;在上转盘内部対称的装有四组丝杆、卡爪,当用板手板动丝杆前端的方身时,就实现了对エ件的卡紧或松开;横臂与抛头转动机构之间设有拉簧,在拉簧的作用下使抛头始终紧贴加工面,这样,在规定的范围内无论是エ件圆度发生变化还是抛头的磨损,在拉簧的作用下都能的到有效的补偿。本技术把液压油缸给横臂的硬性推力通过抛头转动机构和拉簧的作用,使抛 头转换成对エ件的软作用力,同时对筒体的不圆度变化始终进行自动补偿,同时,本技术采用定长横臂简化了结构,通过立柱的转动扩大了加工范围,满足了各种规格エ件的抛磨要求,而且使设备的造价大大降低。权利要求1.ー种导流罩内壁自动抛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磨机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I)的下部外套有立柱转座(2),所述立柱(I)上连接有油缸(3),所述立柱(I)的中部设有矩形轨道,所述矩形轨道上套有可上下移动的横臂(4),所述横臂(4)的外端连接有抛头转动机构,所述立柱(I)的顶部设有抛头升降机构,所述立柱(I)旁设有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置于所述抛头转动机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导流罩内壁自动抛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头转动机构包括支点轴(5),所述支点轴(5)与所述横臂(4)的外端相连,所述支点轴(5)上设有电机座(6),所述电机座(6)上设有第一电机(7),所述支点轴(5)旁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流罩内壁自动抛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抛磨机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的下部外套有立柱转座(2),所述立柱(1)上连接有油缸(3),所述立柱(1)的中部设有矩形轨道,所述矩形轨道上套有可上下移动的横臂(4),所述横臂(4)的外端连接有抛头转动机构,所述立柱(1)的顶部设有抛头升降机构,所述立柱(1)旁设有转盘机构,所述转盘机构置于所述抛头转动机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明军王永圣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虹波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