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长寿命导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038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寿命导套,包括用于容纳导柱进入而使模具定位的容纳孔及围绕所述容纳孔的导套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为圆柱面,所述导套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坑。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长寿命导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该导套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坑,该储油坑储存导柱上的润滑油,使润滑油能够停留在导套上,减少了长时间工作时导套和导柱之间的磨损,提高了导套的导向精确和稳定性,增强了导套使用的耐磨性,延长了导套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更具体地说,涉及ー种长寿命导套
技术介绍
在模具设计时,需要在模架上设置多个导套和导柱。这些导套和导柱一一对应并相互配合,以便在合模时保证其精度。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会强调导套和导柱的精度和朝性,以便于提闻I旲具的精度,继而达到提闻加工精度的目的。但是,由于丰旲具的特殊性,加上导套和导柱本身由金属制成,在模具工作时,导套和导柱之间的摩擦加上模具本身的工作流程,特别是塑胶模具,其本身就具有加热、保温等步骤,使得安装在模具上的导套和导柱在模具工作时温度逐渐升高。当其温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导套和导柱可能会发生形变,这不仅加剧了导套和导柱之间的摩擦,使温度再次升高,继而使得模具定位出 现偏差;而且摩擦加剧带来的磨损可能是导套和导柱因磨损加剧而提前报废。这不但影响了导套导向的精度和稳定性,而且降低了导套使用的耐磨性及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干,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导套导向的精度和稳定性不高、导套使用的耐磨性差及寿命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导向精度高、稳定性好、耐磨性好的长寿命导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ー种长寿命导套,包括用于容纳导柱进入而使模具定位的容纳孔及围绕所述容纳孔的导套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为圆柱面,所述导套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坑。在本技术所述的长寿命导套中,所述储油坑包括多个,且分布于所述内表面同一圆周的不同位置或/和不同高度的圆周上。在本技术所述的长寿命导套中,所述储油坑的形状为圆形。在本技术所述的长寿命导套中,所述储油坑的直径小于30微米。在本技术所述的长寿命导套中,所述储油坑由所述内表面向所述导套外表面延伸的深度为5-10微米。在本技术所述的长寿命导套中,两个所述储油坑之间的距离大于100微米。在本技术所述的长寿命导套中,所述储油坑在不同高度上覆盖所述导套的整个内表面。实施本技术的长寿命导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该导套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坑,工作时,导柱和导套进行相对运动,因为间隙较小,长时间工作使润滑油集中在导柱的一端,另一端因缺油而加快导套和导柱之间的磨损,该储油坑用来储存导柱上的润滑油,使润滑油能够停留在导套上,減少了长时间工作时导套和导柱之间的磨损,提高了导套的导向精确和稳定性,增强了导套使用的耐磨性,延长了导套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长寿命导套ー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导套与模架的A-A方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ー步说明。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长寿命导套包括用于容纳导柱(图中未示出)进入而使模具定位的容纳孔I及围绕所述容纳孔I的导套内表面2,所述内表面2为圆柱面,所述长寿命导套安装在模架4上,安装方式可以是传统的导套安装方式,例如,过盈配合 (紧配合的ー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套内表面2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坑3。所述储油坑3包括多个,且分布于所述内表面2同一圆周的不同位置或/和不同高度的圆周上。所述储油坑3的形状为圆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储油坑3的形状可以为椭圆形、四边形等。所述储油坑3的直径小于30微米,本实施例中,储油坑3的直径为28微米。所述储油坑3由所述内表面2向所述导套外表面延伸的深度为5-10微米,本实施例中,延伸的深度为8微米。两个所述储油坑3之间的距离大于100微米,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储油坑3之间的距离为100微米。所述储油坑3在不同高度上覆盖所述导套的整个内表面2,这样可使润滑油布满整个导套,持续提供润滑油,減少长时间工作时导套和导柱之间的磨损。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长寿命导套可用下述方法来得到将GCrl5钢棒粗车为导套毛坯,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所述GCrl5也可以采用其它同类材料,例如,100Cr6/SUJ2 ;对导套毛坯进行以下热处理820°C油淬,120°C — 160°C回火,一 80°C深冷处理3小时,300°C回火2小吋,自然时效I年至3年;将导套毛坯精磨到导套最終要求的精度和光洁度;使用激光热处理设备激光加工机;激光波长为I. 06微米,功率100W,在导套内径表面加工微坑,微坑直径小于30微米,深度不小于8微米,轴向相邻中心距为100微米;对导套内径进行流体抛光,去除加工激光微坑时产生的金属微粒。使用上述该エ艺生产的导套具有下述特点整体韧性增加;激光微坑周围形成硬化层,微坑形成油池,导套工作时耐磨;时效效果好,变型减少、尺寸稳定。通过上面所述的结构,由于在该导套内表面2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坑3,工作时,导柱和导套进行相对运动,因为间隙较小,长时间工作使润滑油集中在导柱的一端,另一端因缺油而加快导套和导柱之间的磨损,该储油坑3用来储存导柱上的润滑油,此夕卜,所述储油坑3在不同高度上覆盖所述导套的整个内表面2,这样可使润滑油布满整个导套,減少了长时间工作时导套和导柱之间的磨损,提高了导套的导向精确和稳定性,增强了导套使用的耐磨性,延长了导套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权利要求1.ー种长寿命导套,包括用于容纳导柱进入而使模具定位的容纳孔及围绕所述容纳孔的导套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为圆柱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坑。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长寿命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坑包括多个,且分布于所述内表面同一圆周的不同位置或/和不同高度的圆周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长寿命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坑的形状为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长寿命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坑的直径小于3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长寿命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坑由所述内表面向所述导套外表面延伸的深度为5-10微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长寿命导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储油坑之间的距离大于100微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长寿命导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坑在不同高度上覆盖所述导套的整个内表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长寿命导套,包括用于容纳导柱进入而使模具定位的容纳孔及围绕所述容纳孔的导套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为圆柱面,所述导套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坑。实施本技术的长寿命导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在该导套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坑,该储油坑储存导柱上的润滑油,使润滑油能够停留在导套上,减少了长时间工作时导套和导柱之间的磨损,提高了导套的导向精确和稳定性,增强了导套使用的耐磨性,延长了导套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21D37/12GK202639095SQ20122022488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陈少林, 杨延洲, 王辉 申请人:惠州市平进模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寿命导套,包括用于容纳导柱进入而使模具定位的容纳孔及围绕所述容纳孔的导套内表面,所述内表面为圆柱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套内表面设置有用于存储润滑油的储油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林杨延洲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平进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