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701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链条组装设备中的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装置,它包括作动缸,还具有回转器,回转器包括壳体、滑轴和导向件,滑轴与壳体内孔滑动配合,导向件装连在壳体上且滑轴上设有导向槽或者导向件装连在滑轴上且壳体上设有导向槽,导向件与导向槽滑动配合,滑轴后端与作动缸的活塞杆连接,前端与电磁感应加热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移至销轴端部对其进行加热,加热后及时退出,速度快,热效能可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工作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适用于其它销轴和铆钉的加热场合。(*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链条组装设备,尤其是有关链条销轴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链条组装过程中,一般是先把链条的销轴置于某台固定不动的电磁感应加热圈下加热,再移至冲床的铆头模上进行铆接。这样,链条的销轴从电磁感应加热圈加热后再移至冲床的移动距离较长,加上热工件找准困难,所花费的时间较长,销轴热端部已经开始冷却,所以,热效能不能充分利用,浪费能源,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电磁感应加热圈移至已经定位的销轴对其进行加热,且加热后及时退出的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装置,包括作动缸,还具有回转器,回转器包括壳体、滑轴和导向件,滑轴与壳体内孔滑动配合,导向件装连在壳体上且滑轴上设有导向槽或者导向件装连在滑轴上且壳体上设有导向槽,导向件与导向槽滑动配合,滑轴后端与作动缸的活塞杆连接,前端与电磁感应加热圈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还具有回转器,回转器包括壳体、滑轴和导向件,滑轴与壳体内孔滑动配合,导向件装连在壳体上,滑轴上设有导向槽,导向件与导向槽滑动配合,滑轴后端与作动缸的活塞杆连接,前端与电磁感应加热圈连接,所以,通过作动缸的活塞杆的往复运动,带动回转器的滑轴运动,使接在滑轴前端的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到销轴端部,对其进行加热,加热后再由作动缸带动及时退出。采用本技术后,尤其在链条组装过程中,链条的销轴不移动,电磁感应加热圈运动,销轴被加热后能迅速进行铆接,速度快,热效能可充分利用,节约能源,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装置的一种结构状态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去掉作动缸后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状态示意图;图5是图4的俯视图;图6是图4去掉作动缸后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如图1、2、3、4、5、6所示,本技术的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装置,包括作动缸1,还具有回转器2,回转器2包括壳体2-5、滑轴2-4和导向件,滑轴2-4与壳体2-5内孔滑动配合,导向件装连在壳体2-5上且滑轴2-4上设有导向槽或者导向件装连在滑轴2-4上且壳体2-5上设有导向槽,导向件与导向槽滑动配合,滑轴2-4后端与作动缸1的活塞杆1-1连接,前端与电磁感应加热圈3连接。如图1、4所示,为了使滑轴2-4前端的电磁感应加热圈3更好地套入和退出链条销轴端部,也即在回转运动结束且套入和退出链条销轴端部的时候,有一段轴向直线运动,滑轴2-4上的导向槽包括螺旋槽2-4-1以及与螺旋槽2-4-1末端连通的轴向直槽2-4-2。如图1、4所示,导向件为滑轮2-3-3,一螺栓2-3-1与壳体2-5螺纹连接,螺栓2-3-1前端与滑轮2-3-3装连,螺母2-3-2拧在螺栓2-3-1上且与壳体2-5相抵。导向件也可以为直接紧定在壳体2-5上的销钉,该销钉头部伸入导向槽,且与导向槽滑动配合。导向件还可以为安装在壳体2-5上的滑块。如图1、2、3、4、5、6所示,为了使滑轴2-4运动更平稳,所述的导向件为两个,与导向件相配的导向槽为两条。如图1、4所示,为了使所连接的感应加热圈3平稳运动,防止冲击,滑轴2-4后端固接有拉杆2-7,拉杆2-7与作动缸1的活塞杆1-1连接,拉杆2-7上套装有弹簧2-6,弹簧2-6位于壳体2-5内且两端分别与壳体2-5的后端盖2-5-1及滑轴2-4后端相抵。如图1、2、3、4、5、6所示,回转器2的壳体2-5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4。如图1、2、4、5所示,所述的作动缸1为气缸,因为气缸的动作比较快,效率高。也可以是油缸。如图1、2、3、4、5、6所示,本技术使用时,首先作动缸1前进,由于作为导向件的滑轮2-3-3与滑轴2-4的螺旋槽2-4-1和轴向直槽2-4-2滑动配合,回转器2的滑轴2-4随之进行螺旋和直线前进运动,使感应加热圈3跟随一起运动,套入链条的销轴端部,进行感应加热,加热后作动缸1后退,由于滑轮2-3-3与滑轴2-4的螺旋槽2-4-1和轴向直槽2-4-2滑动配合,回转器2的滑轴2-4随之进行反向前进和螺旋运动,使感应加热圈3一起运动,感应加热圈3从链条的销轴端部及时退出。以后可用铆头模对红热的销轴端部进行铆合。本技术还适用于其它销轴和铆钉的加热场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a、包括作动缸(1),    b、还具有回转器(2),    c、回转器(2)包括壳体(2-5)、滑轴(2-4)和导向件,滑轴(2-4)与壳体(2-5)内孔滑动配合,    d、导向件装连在壳体(2-5)上且滑轴(2-4)上设有导向槽或者导向件装连在滑轴(2-4)上且壳体(2-5)上设有导向槽,    e、导向件与导向槽滑动配合,    f、滑轴(2-4)后端与作动缸(1)的活塞杆(1-1)连接,前端与电磁感应加热圈(3)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a、包括作动缸(1),b、还具有回转器(2),c、回转器(2)包括壳体(2-5)、滑轴(2-4)和导向件,滑轴(2-4)与壳体(2-5)内孔滑动配合,d、导向件装连在壳体(2-5)上且滑轴(2-4)上设有导向槽或者导向件装连在滑轴(2-4)上且壳体(2-5)上设有导向槽,e、导向件与导向槽滑动配合,f、滑轴(2-4)后端与作动缸(1)的活塞杆(1-1)连接,前端与电磁感应加热圈(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滑轴(2-4)上的导向槽包括螺旋槽(2-4-1)以及与螺旋槽(2-4-1)末端连通的轴向直槽(2-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感应加热圈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导向件为滑轮(2-3-3),一螺栓(2-3-1)与壳体(2-5)螺纹连接,螺栓(2-3-1)前端与滑轮(2-3-3)装连,螺母(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龙李奇伟谈光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菱链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