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硫塔系统,其中,在从脱硫塔的塔体伸出并通向收集池的溢流管上设置有液封装置,该液封装置包括设置有入口部和出口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入口部与从所述塔体伸出的溢流管部分连接,所述壳体的出口部与通向所述收集池的溢流管部分连接,并且所述壳体的入口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壳体的出口部的水平高度。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在脱硫塔内液体平衡被打破时,既能够保证溢出的吸收剂溶液有效地排入收集池中,也能将含硫烟气封在该装置的内部,这样可以避免含硫烟气溢出污染环境。(*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脱硫
,具体地说,涉及ー种脱硫塔系统。
技术介绍
当今,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火电厂所产生的大量的含硫烟气的排放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需要对火电厂产生的含硫烟气进行脱硫处理,然后才能将这些烟气排放至大气中,以便降低烟气中的有害物质对大气的污染。目前,火电厂一般通过脱硫塔对含硫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图I是现有脱硫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该脱硫塔系统包括塔体I、收集池2、烟气管道11、喷头12、回流管道13、水泵装置14以及溢流管15。首先在塔体I的底部预先注入部分用于吸收烟气中的硫的吸收剂溶液,然后通过烟气管道11向塔体I内通入含硫烟气。含硫烟气在塔体I的内部向上运动。设置在塔体I的顶部的喷头12喷射吸收剂溶液,该吸收剂溶液在吸收了含硫烟气中的硫成分后经塔壁或者直接流到塔体I的底部的吸收剂溶液中,而净化后的烟气则可从塔体I的顶部溢出。塔体底部的吸收剂溶液从塔底流出,通过回流管道13流入收集池2。水泵装置14将收集池2内的吸收剂溶液通过回流管道13输送至塔体I的顶部,这些吸收剂溶液再通过喷头12喷出,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系统。同时,在脱硫塔塔体I的预定高度上设置有溢流管15,其中,脱硫塔系统正常工作时吸收剂溶液的液面的高度低于溢流管15的高度。当脱硫塔系统出现波动现象时,塔体I内的吸收剂溶液的液面会高过溢流管15。在这种情况下,高出溢流管15的吸收剂溶液就会从溢流管15中溢出,流入收集池2中。一般情况下,溢流管15是直接接到收集池2的。将溢流管15直接接到收集池2会产生ー些问题。具体说,在脱硫塔系统正常工作时,部分含硫烟气会进入溢流管15,而这部分含硫烟气会部分地从收集池2附近向外界排放,于是对大气产生污染。所以,有必要对上述脱硫塔系统进行进ー步的改进,以避免采用上述脱硫塔系统时污染大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ー种脱硫塔系统,该脱硫塔系统包括一个液封装置,该液封装置解决了溢流管直接到收集池时含硫烟气会从收集池溢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ー种脱硫塔系统,其中,在从脱硫塔的塔体伸出并通向收集池的溢流管上设置有液封装置,该液封装置包括设置有入口部和出口部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的入口部与从所述塔体伸出的溢流管部分连接,所述壳体的出口部与通向所述收集池的溢流管部分连接,并且所述壳体的入口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壳体的出口部的水平高度。此外,优选地是,所述壳体的入ロ部与所述从塔体伸出的溢流管部分可以通过法兰连接。此外,优选地是,所述壳体的出口部与所述通向收集池的溢流管部分可以通过法兰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上述结构,所述液封装置能将含硫烟气封在溢流管的内部,这样可以避免含硫烟气溢出,从而污染环境。另外,该液封装置生产成本低,结构简単。附图说明通过以下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图I是现有的脱硫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是本技术涉及的ー种脱硫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I、塔体;11、烟气管道;12、喷头;13、回流管道;14、水泵装置;15、溢流管;15A、从塔体伸出的溢流管部分;15B、通向收集池的溢流管部分;2、收集池;3、液封装置;31、壳体; 32、入口部;33、出口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详细的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对本技术的某些示范实施例进行描述,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对所述的实施方案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相同的部分。图2是本技术涉及的ー种脱硫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脱硫塔系统与图I所示的现有脱硫塔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本技术所述的脱硫塔系统中,在从脱硫塔的塔体I伸出并通向收集池的溢流管15上还设置有液封装置3。该液封装置3包括开设有入口部32和出口部33的壳体31,其中,壳体31的入口部32与从塔体I伸出的溢流管部分15A相连接,壳体31的出ロ部33与通向收集池2的溢流管部分15B相连接,并且壳体31的入口部32的水平高度低于壳体31的出ロ部33的水平高度。壳体31的入口部32与从塔体I伸出的溢流管部分15A可以通过法兰连接。壳体31的出ロ部33与通向收集池2的溢流管部分15B可以通过法兰连接。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壳体3 I的入口部32和出ロ部33也可以通过焊接的形式分别与溢流管15的从塔体I伸出的部分15A和流向收集池2的部分15B连接。下面简单描述ー下本技术所述的设置有所述液封装置3的脱硫塔系统的作业过程。首先向液封装置3的壳体31的内部注入ー些吸收剂溶液,使该吸收剂溶液在壳体I内的液面高于壳体31的入口部32。这些吸收剂溶液可以在液封装置3的安装过程中注入,也可以在液封装置3的安装过程之后,通过溢流管15注入。由于壳体31上的入口部32的水平高度低于出ロ部33的水平高度,因此,在液封装置3的壳体31内始终存留有ー些液体,这些液体将壳体31的入口部32与出ロ部33隔开。这样从溢流管I 5流出的含硫烟气就被液封装置3中的液体堵住,不会从溢流管I 5通向收集池2的部分I 5B中溢出,从而防止了含硫烟气对空气的污染。在喷头12喷射出过多的吸收剂溶液或者塔底流出过少的吸收剂溶液的情形中,会有吸收剂溶液从溢流管15中溢出。溢出的吸收剂溶液会置换壳体31内部的吸收剂溶液,但仍会保证在壳体31内留有足以封闭壳体31的入口部32的吸收剂溶液,因此同样也可以 保证含硫烟气不会从溢流管15溢出。在本技术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各种改进和变形,而这些改进和变形,都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权利要求1.ー种脱硫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从脱硫塔的塔体伸出并通向收集池的溢流管上设置有液封装置,该液封装置包括设置有入口部和出口部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的入口部与从所述塔体伸出的溢流管部分连接,所述壳体的出口部与通向收集池的溢流管部分连接,并且所述壳体的入口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壳体的出口部的水平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脱硫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入口部与所述从塔体伸出的溢流管部分通过法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脱硫塔系统,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出口部与所述通向收集池的溢流管部分通过法兰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脱硫塔系统,其中,在从脱硫塔的塔体伸出并通向收集池的溢流管上设置有液封装置,该液封装置包括设置有入口部和出口部的壳体,所述壳体的入口部与从所述塔体伸出的溢流管部分连接,所述壳体的出口部与通向所述收集池的溢流管部分连接,并且所述壳体的入口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壳体的出口部的水平高度。根据本技术的上述结构,在脱硫塔内液体平衡被打破时,既能够保证溢出的吸收剂溶液有效地排入收集池中,也能将含硫烟气封在该装置的内部,这样可以避免含硫烟气溢出污染环境。文档编号B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硫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从脱硫塔的塔体伸出并通向收集池的溢流管上设置有液封装置,该液封装置包括设置有入口部和出口部的壳体,其中,所述壳体的入口部与从所述塔体伸出的溢流管部分连接,所述壳体的出口部与通向收集池的溢流管部分连接,并且所述壳体的入口部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壳体的出口部的水平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邯郸华北冶建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