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仪器
,涉及一种用于恢复刺激对象喉部肌肉功能的起搏器装置。
技术介绍
双侧喉返神经麻痹会导致患者呼吸、发声、吞咽功能受到损害,严重的情况下会导致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一直以来都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手术治疗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呼吸,保持发音,但疗效尚难肯定。功能性神经肌肉刺激在动物实验方面发现能阻止肌肉的萎缩和纤维化,恢复患者受到损害的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美国西北大学的Zealear和Dedo最先将功能性电刺激治疗运动肌肉麻痹的概念 引入耳鼻喉科。后来,Bergmann利用胸壁的压力感受器产生的起搏电流同步触发了功能性电刺激使声门开大。此后,还有人尝试使用呼吸时膈肌变化、气管伸长和气管内温度变化等方法进行触发,但是都有其局限性。如呼吸信号不充分、非呼吸信号干扰等。本技术由呼吸传感器获取呼吸波形,通过判断呼吸波形的趋势和检测呼吸波形的极点,确定呼吸所处阶段,给出相应的刺激脉冲。因此能准确跟踪呼吸波形,产生脉宽、幅度可调的刺激脉冲,有效的解决了双侧喉返神经麻痹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喉部肌肉麻痹而导致的不能正常发声、吞咽动作 ...
【技术保护点】
治疗喉部肌肉麻痹的起搏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顺次连接的呼吸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微控制器、刺激脉冲产生电路和刺激输出电极,还包括为上述各组成部分供电的电源管理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华标,葛平江,钟建,张思毅,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