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骨近端骨板,包含:一个身部,具有一个纵长向及一个短向,该短向正交于该纵长向,该身部沿该纵长向具有一个中线,该中线通过该身部在该短向上的中点;及一个头部,连接于该身部的一端,该头部与身部的连接处的两侧呈凹弧状,其中一侧的曲率较大而形成大曲率侧,另一侧的曲率较小而形成小曲率侧,该头部具有数个穿孔;其中,一个基准面通过该头部,该基准面垂直于该中线并通过该数个穿孔之中最邻近该大曲率侧的穿孔的轴心,该头部于该基准面上具有数个连续的弧度。其可直接贴合于胫骨近端后侧处,以减少术前大幅度地调整骨板外形的情况。(*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 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骨板,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胫骨近端后侧处的胫骨近端骨板。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处理近关节处骨折的通用型T形骨板(T-plate),多为平板形态的T形结构;使用时,由医疗人员按照患者骨骼的外表形状,通过弯折工具扳折该现有的T形骨板,使该T形骨板各部位,特别是该T形骨板的头部以及头部与身部的连接处,形成贴近患者骨骼外形的曲面,再搭配数个骨钉将该T形骨板锁合固定于患部。然而,于手术时才扳折该T形骨板,将大幅地增加手术时间,无形中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浪费。此外,该现有的T形骨板具有十分优良的结构强度,使得扳折改变该T形骨板的弧度相当不容易,因此扳折该T形骨板时,多会从结构强度较弱处一该T形骨板上供骨钉穿设的各穿孔进行扳折;但是如此,却易造成各穿孔的变形,导致骨钉与该T形骨板之间锁固的密合度降低,使得术后容易产生该T形骨板松脱或摇晃的状况。另,胫骨(tibia)近端处是经常使用到骨板的部位,凡是退化性关节炎所适用的胫骨高位切骨术,或是一般骨折复位的定位等情况,都会将骨板施用于胫骨近端处。因此,有必要针对胫骨近端处,提供一种可贴合于胫骨近端后侧处的骨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改良上述缺点以提供一种胫骨近端骨板,其具有预设弧度,可直接贴合于胫骨近端后侧处,以减少术前大幅度地调整骨板外形的情况。为达到前述目的,本技术所运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包含有一种胫骨近端骨板,包含一个身部,具有一个纵长向及一个短向,该短向正交于该纵长向,该身部沿该纵长向具有一个中线,该中线通过该身部在该短向上的中点;及一个头部,连接于该身部的一端,该头部与身部的连接处的两侧呈凹弧状,其中一侧的曲率较大而形成大曲率侧,另一侧的曲率较小而形成小曲率侧,该头部具有数个穿孔;其中,一个基准面通过该头部,该基准面垂直于该中线并通过该数个穿孔之中最邻近该大曲率侧的穿孔的轴心,该头部于该基准面上具有数个连续的弧度。本技术的胫骨近端骨板,其中,该弧度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对位至该大曲率侧的弧度的曲率半径可以为47±5 mm,另一弧度的曲率半径可以为18±5 mm。本技术的胫骨近端骨板,其中,该头部对应于该小曲率侧且与该基准面相接处的弧度的曲率半径可以为19±5 mm。本技术的胫骨近端骨板,其中,该头部具有互呈正交的一个纵长向及一个短向,该数个穿孔可以沿该头部的纵长向排列且间隔分布。本技术的胫骨近端骨板,其中,该身部设有数个锁孔,该数个锁孔可以沿该身部的纵长向排列且间隔分布,该数个锁孔的轴心可以通过该中线。本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胫骨近端骨板,具有预设弧度,可直接贴合于胫骨近端后侧处,以减少术前大幅度地调整骨板外形的情况,可提升手术效率;更重要的是,该胫骨近端骨板可减少因扳折而产生的变形,使该胫骨近端骨板与骨钉之间得以维持良好的锁固密合度,避免术后产生该胫骨近端骨板松脱或摇晃的状况,具有提升手术治疗效果的功效。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 :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平面图。图3 :图23-3剖线的剖面图。图4 :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I身部 11锁孔2头部 21穿孔L 中线Z连接处BI 大曲率侧B2 小曲率侧S基准面A1、A2、A3 弧度。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I所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胫骨近端骨板可由外科等级的不锈钢、钛金属或钛合金所制成,但不以上述材质为限;该胫骨近端骨板包含相连接的一身部I及一头部2。请配合参照图2所示,该身部I概呈长型扁板,具有一纵长向及一短向,该短向正交于该纵长向,该身部I沿该纵长向具有一中线L,该中线L通过该身部I在该短向上的中点。该身部I另设有数个锁孔11,该数个锁孔11沿该身部I的纵长向排列且间隔分布,该数个锁孔11的轴心较佳可通过该中线L,使该身部I被锁合于骨头上时,能对骨头施予较平均的压合力。该头部2也是概呈长型的扁板,具有互呈正交的一纵长向及一短向,该头部2可选择以一短向侧一体连接于该身部I的一纵长向端部,以强化该头部2与身部I的连接处Z的结构强度;其中,该身部I与头部2的纵长向夹角不限,可互呈垂直或不垂直,而该连接处Z则可以由该头部2渐缩宽度地向该身部I延伸,使该连接处Z的两侧呈连续的凹弧状以避免应力集中。在本实施例中,该连接处Z的一侧具有较大的曲率而形成大曲率侧BI,另一侧的曲率则相对较小而形成小曲率侧B2 ;该头部2另设有数个穿孔21,该数个穿孔21可以沿该头部2的纵长向排列且间隔分布。其中,一基准面S通过该头部2,该基准面S垂直于该中线L,并通过该数个穿孔21之中最邻近该大曲率侧BI的穿孔21的轴心。本技术经随机取样120位华人的胫骨外形资料,经统计后取得一平均胫骨模型,并使本技术的胫骨近端骨板具有可贴合于该平均胫骨模型的胫骨近端后侧处的预设弧度,使该胫骨近端骨板可于手术时,直接贴合于患者的胫骨近端后侧处,以减少术前需花费时间大幅度地调整骨板外形的情况。请参照图2、3所示,该胫骨近端骨板的头部2于该基准面S上具有数个连续的弧度;在本实施例中,该弧度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对位至该大曲率侧BI的弧度Al的曲率半径可以为47±5 mm,另一弧度A2的曲率半径可以为18±5mm。请参照图2、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还可以使该头部2对应于该小曲率侧B2且与该基准面S相接处的弧度A3的曲率半径为19±5 mm;如此,可更进一步地提升该胫骨近端骨板与患者胫骨近端后侧处的贴合度。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胫骨近端骨板,具有预设弧度,可直接贴合于胫骨近端后侧处,以减少术前大幅度地调整骨板外形的情况,可提升手术效率;更重要的是,该胫骨近端骨板可减少因扳折而产生的变形,使该胫骨近端骨板与骨钉之间得以维持良好的锁固密合度,避免术后产生该胫骨近端骨板松脱或摇晃的状况,具有提升手术治疗效果的功效。只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创作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之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胫骨近端骨板,其特征在于,其包含 一个身部,具有一个纵长向及一个短向,该短向正交于该纵长向,该身部沿该纵长向具有一个中线,该中线通过该身部在该短向上的中点 '及 一个头部,连接于该身部的一端,该头部与身部的连接处的两侧呈凹弧状,其中一侧的曲率较大而形成大曲率侧,另一侧的曲率较小而形成小曲率侧,该头部具有数个穿孔; 其中,一个基准面通过该头部,该基准面垂直于该中线并通过该数个穿孔之中最邻近该大曲率侧的穿孔的轴心,该头部于该基准面上具有数个连续的弧度。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胫骨近端骨板,其特征在于,该弧度的数量为两个,对位于该大曲率侧的弧度的曲率半径为47±5 mm,另一弧度的曲率半径为18±5 m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胫骨近端骨板,其特征在于,该头部对应于该小曲率侧且与该基准面相接处的弧度的曲率半径为19±5 _。4.如权利要求I、2或3所述的胫骨近端骨板,其特征在于,该头部具有互呈正交的一个纵长向及一个短向,该数个穿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胫骨近端骨板,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一个身部,具有一个纵长向及一个短向,该短向正交于该纵长向,该身部沿该纵长向具有一个中线,该中线通过该身部在该短向上的中点;及一个头部,连接于该身部的一端,该头部与身部的连接处的两侧呈凹弧状,其中一侧的曲率较大而形成大曲率侧,另一侧的曲率较小而形成小曲率侧,该头部具有数个穿孔;其中,一个基准面通过该头部,该基准面垂直于该中线并通过该数个穿孔之中最邻近该大曲率侧的穿孔的轴心,该头部于该基准面上具有数个连续的弧度。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志坤,杜元坤,杨登尧,蔡凤德,
申请(专利权)人:联合骨科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