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骶髂关节及骶骨不稳定骨折的锁定板,由板体构成,板体分为中间部分和侧翼,在中间部分的两端各设有侧翼;所述的中间部分为直型,周边重建板特征,呈波浪形,方便折弯,长度横跨骶髂关节;所述的侧翼均为弧型,凹侧在内,开口朝外,周边重建板特征,呈波浪形;板体上设有若干锁定孔和加压孔,锁定孔和加压孔间隔排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拥有锁定板内固定支架的特点优势,板型设计使得在骶髂关节有更多的把持点,固定更牢固;允许单皮质固定,术中可避免穿透皮质对侧引起神经、血管及内脏损伤的并发症;适用于经皮的微创手术,通过后方皮下通道将钢板放置于双侧髂后上棘,避免了广泛剥离,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骶髂关节及骶骨不稳定骨折的锁定板
本技术涉及外科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ー种用于骶髂关节及骶骨不稳定骨折的锁定板。背景技木1988年Denis根据CT分析基于骨折的解剖位置不同将骶骨骨折分为3型=DenisI型(骶骨翼区骨折),骨折通过骶骨翼;Denis II型(骶孔区骨折),骨折通过ー个或数个骶孔,可累及骶骨翼,但不累及骶管;Denis III型(骶管区骨折),骨折通过骶管,可累及骶骨翼及骶孔区。骶骨骨折的治疗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一般由两方面因素决定ー是骨盆的稳定性,ニ是神经系统受累程度。骶骨骨折常常伴发于骨盆骨折,骨盆的稳定性往往决定着骶骨骨折治疗方案的选择。对于骶骨骨折合并骨盆环骨折不稳定者,无论是否存在神经损害,均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目的是重建骨盆环与腰骶关节的稳定;纠正和防止骨盆环、腰骶关节的后凸和平移畸形;避免进ー步神经损害或治疗现有的神经损伤。骶骨骨折多为多发性严重损伤,骶骨又为松质骨,周围血管神经组织丰富,骨折常常引起大量出血,早期、及时、正确的处理对降低死亡率及对后期进ー步治疗尤为重要。目前手术治疗主要有两大类方法ー是外固定架治疗,ニ是内固定治疗。对于稳定型骶骨骨折的早期急救主张采取骨盆复位固定钳或应用外固定架固定,应用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其操作方便、使用灵活、手术损伤小,便于护送,尤其适用于早期救治。其对垂直、旋转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效果不好,不能提供充分的稳定,尤其对后环的固定效果差,且护理困难,往往后期出现局部疼痛、步态不稳、骨盆倾斜等。内固定治疗方法主要有骶骨螺丝钉固定、骶骨棒固定、三角接骨木、重建钢板固定、钉棒系统固定、锁定加压钢板固定等。骶骨螺丝钉固定术,术中需要配合良好的透视设备,结合高质量的影像学数据,确保螺钉的安全植入,若即置钉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马尾神经或骶神经损伤,近年来采用术中CT监视下或导航系统下置钉,使操作相对容易,但价格昂贵,难以普及;骶骨棒固定术适用于Denis I区骨折,对于Denis II、Denis III区骨折,骶骨棒的横向加压作用可引起或加重骶神经损伤;三角接骨木,即联合应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和骶骨横形固定系统(骶髂螺钉或骶骨钢板),适用于治疗垂直剪力引起的骶骨骨折,提供了多平面的稳定,固定牢靠,但可能产生应カ遮挡效应而影响骨愈合,且手术创伤大;重建钢板固定,利用重建钢板固定可解剖复位,提高关节的稳定性,但其抗旋转作用差,手术创伤大,前路显露困难,操作复杂,出血多。锁定加压钢板(Locking-compression plate,LCP)作为内固定支架在四肢长骨骨折微创治疗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LCP因其独特内固定支架原理设计,钢板螺钉形成一体,固定牢固。再者由于其固定不依靠钢板和骨之间的摩擦力,无需钢板和骨紧密接触、完全贴合,因此血供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护。近年来,逐渐将其引入骶骨骨折的治疗,用于骨质疏松症患者或骨质薄的患者(Denis II型、Denis III型骨折及粉碎性骨折)。但目前鲜见此类锁定加压钢板的设计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专门用于骶髂关节及骶骨不稳定骨折的锁定板,通过后方皮下通道将钢板放置于双侧髂后上棘,实现手术的微创;同时需要在骶髂关节提供更多的把持点,使骶髂关节固定的更牢固。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骶髂关节及骶骨不稳定骨折的锁定板,由板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板体分为中间部分和侧翼,在中间部分的两端各设有侧翼。所述的中间部分为直型,周边重建板特征I,呈波浪形,方便折弯,长度横跨骶髂关节,置于双侧髂后上棘,边缘圆钝I。·所述的中间部分,其上设有若干锁定孔和加压孔,锁定孔和加压孔间隔排列。所述的侧翼均为弧型,凹侧在内侧,开ロ朝外;周边重建板特征II,呈波浪形,方便折弯,边缘圆钝II。所述的侧翼部分,其上设有若干锁定孔和加压孔,锁定孔和加压孔间隔排列。所述的锁定孔和加压孔,分别配合钉体直径为3. 5mm或4. Omm的锁定钉和普通螺钉。本技术根据骨盆不同形态,其直型部分长度和两侧翼弧度不同,可设有多个规格以适应不同的患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是(I)本技术的中间直型配合两侧翼板型设计使得在骶髂关节有更多的把持点,使骶髂关节固定的更牢固。(2)本技术锁定板设计,利用锁定板内固定支架的特点,钢板螺钉形成一体,固定牢固,能够使骶骨骨折得到很好的固定;同时术中不需要钢板完全贴服,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可減少并发症的发生。(3)本技术采用锁定孔和加压孔间隔排列的方式,提供了手术治疗方案的多样性。(4)本技术适用于经皮的微创手术,通过后方皮下通道将钢板放置于双侧髂后上棘,避免了广泛剥离,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5)本技术在对粉碎性骶骨骨折复位固定时,可维持复位而不产生压缩作用,避免了过度压缩引起神经损伤。(6)本技术允许单皮质固定的锁定钢板,在手术中可避免普通钢板固定时必须穿透皮质对侧引起神经、血管及内脏损伤的并发症。(7)患者可以早期行动锻炼,避免了长期卧床牵引给患者,家庭,社会所帯来的社会负担;同时患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缩短了在院治疗的时间从而节约了医疗成本,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本技术的两维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三维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为1、板体,11、中间部分,110、直型,111、加压孔I,112、锁定孔I,113、重建板特征I,114、边缘圆钝I,12、侧翼,120、弧形,121、加压孔II,122、锁定孔II,123、重建板特征II,124、边缘圆钝II。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提供本技术一种用于骶髂关节及骶骨不稳定骨折的锁定板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请參见附图I和附图2,分别为本技术的两维示意图和三维示意图。一种用于骶髂关节及骶骨不稳定骨折的锁定板,由板体I构成,其特征在于,板体为中间部分11和侧翼12,在中间部分的两端各设有侧翼。所述的中间部分11为直型110,周边重建板特征1113,呈波浪形,方便折弯,长度横跨骶髂关节,置于双侧髂后上棘,边缘圆钝1114。所述的中间部分11,其上设有若干锁定孔1112和加压孔1111,锁定孔I和加压孔I间隔排列。所述的侧翼12均为弧型120,凹侧在内侧,开ロ朝外;周边重建板特征11123,呈波浪形,方便折弯,边缘圆钝Π124。所述的侧翼12,其上设有若干锁定孔II122和加压孔11121,锁定孔II和加压孔II间隔排列。所述的锁定孔1112,锁定孔II122和加压孔1111,加压孔11121,分别配合钉体直径为3. 5mm或4. Omm的锁定钉和普通螺钉。本技术根据人体相应部分骨骼大小形态的不同,其直型部分长度和两侧翼弧度不同,可设有多个规格以适应不同的患者。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骶髂关节及骶骨不稳定骨折的锁定板,由板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板体分为中间部分和侧翼,在中间部分的两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骶髂关节及骶骨不稳定骨折的锁定板,由板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板体分为中间部分和侧翼,在中间部分的两端各设有侧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联合,王育才,张云飞,山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郑联合,王育才,张云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