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基尔希纳氏钢丝压缩的骨固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64455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0:51
一种骨固定系统,所述骨固定系统包括骨板、骨锚定装置、临时固定构件、以及钳子。临时固定构件构造用于被插入穿过骨板中的孔眼至由骨间隙分开的下方的骨段内。钳子构造用于施加力至临时固定构件,所述力引起下方的骨段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骨段平移由此减小或分散骨段而不会干扰骨段螺钉的最终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基尔希纳氏钢丝压缩的骨固定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本申请要求2010年8月10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372,212以及2010年4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序列号61/328,278的优先权,所述美国临时申请中的每一个的内容均全部纳入本文加以参考。
技术介绍
传统的骨固定系统包括具有螺钉孔的骨板,所述螺钉孔接收诸如螺钉的固定构件,所述螺钉构造用于附接至至少包括由骨间隙分开的一对骨段的下方的骨。骨间隙能够为由创伤性事件、切骨术产生的骨折、或者能够为在融合术中待联结的两个分离的骨头的关节进行清创术的产物。因此,骨板能够经由接骨螺钉在骨间 隙的相对侧部上固定至骨上以促进骨段的愈合(例如骨折治愈或关节骨化)。骨固定系统能够进一步包括临时基尔希纳氏钢丝(k-钢丝),所述临时基尔希纳氏钢丝在板被永久固定之前被临时地插入骨固定板的孔眼内并且进入下方的骨段内以确定骨段的适当的长度、旋转以及对齐。一旦骨固定板已经被适当地定位,永久接骨螺钉就能够被插入在骨间隙的相对侧部上的一个或多个接骨螺钉孔内并且固定至下方的骨。在一个传统的系统中,基尔希纳氏钢丝被旋拧或驱动穿过在骨间隙的相对侧部上的板的螺钉孔。基尔希纳氏钢丝在直径上小于螺钉孔,并且因此定位为承载抵靠各自的螺钉孔的相对边缘以便于在成像过程中防止板的移动。已经证明精确地定位基尔希纳氏钢丝以便于防止骨板移动的过程是困难且冗长的,原因在于基尔希纳氏钢丝和螺钉孔的外边缘之间的任何空间都能够容许骨板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一个实施例,提供用于将骨板固定至由骨间隙分开的第一和第二骨段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骨板与第一和第二骨段对齐以使得延伸穿过骨板的多个第一孔眼与第一骨段对齐并且延伸穿过骨板的多个第二孔眼与第二骨段对齐。多个第一孔眼中选定的一个为基尔希纳氏钢丝槽并且多个第二孔眼中选定的一个为基尔希纳氏钢丝孔。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基尔希纳氏钢丝的远端部分插入穿过基尔希纳氏钢丝槽至第一骨段内,将第二基尔希纳氏钢丝的远端部分插入穿过基尔希纳氏钢丝孔至第二骨段内,并且致动钳子以偏置基尔希纳氏钢丝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基尔希纳氏钢丝平移。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构造用于施加偏置力于一对临时固定构件上的钳子。每一个临时固定构件均具有远端部分以及布置为接近远端部分的接合构件。接合构件可以限定大于远端部分的尺寸的尺寸,并且接合构件可以具有外表面。钳子可以包括在联结点处枢转地连接的一对臂。每一个臂均可以具有近端端部以及相对的远端端部。每一个臂均可以进一步具有接合构件,所述接合构件限定延伸至远端端部内的凹处。凹处可以限定接合表面,所述接合表面具有与临时固定构件的接合构件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臂的相对移动引起远端端部相应地移动,以使得每一个凹处均至少部分地接收各自的临时固定构件中的一个并且接合表面施加抵靠被接收的临时固定构件的接合构件的偏置力。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包括至少一个骨固定板、至少一对临时固定构件、以及钳子的骨固定套件。板可以包括多个孔眼,所述孔眼中的至少一些构造用于接收各自的骨固定构件。每一个临时固定构件可以包括近端部分、远端部分、以及布置于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之间的接合构件。接合构件可以限定大于远端部分的横截面尺寸的横截面尺寸,其中临时固定构件中的至少一个构造用于延伸穿过各自的多个孔眼中的一个至一对下方的骨段中的下方的骨段内,所述一对下方的骨段由骨间隙分开。钳子可以包括一对臂,每一个臂均具有近端端部以及相对的远端端部。远端端部可以包括限定相应的接合表面的接合构件,所述接合表面构造用于沿一个方向移动以便于紧靠各自的临时固定构件中的一个的接合构件,其中接合表面沿该方向的进一步的移动引起临时固定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临时固定构件平移。 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用于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定位第一和第二骨段的方法,所述第一和第二骨段布置在彼此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中并且由骨间隙分开。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临时固定构件的远端部分插入第一骨段内,以及将第二临时骨固定构件的远端部分插入第二骨段内。该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致动钳子以将临时骨固定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临时骨固定构件偏置,由此将骨段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从第一相对位置调整至不同的第二相对位置。在外科手术完成之前第一和第二临时固定构件可以分别从第一和第二骨段移除。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将骨板定位至布置为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中且由骨间隙分开的第一和第二骨段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骨板与第一和第二骨段对齐,骨板包括板主体以及延伸穿过板主体的多个孔眼,其中多个孔眼中的第一孔眼包括与第一骨段对齐的骨锚定装置孔,并且多个孔眼中的第二孔眼包括联接件。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骨锚定装置插入穿过骨锚定装置孔并进入第一骨段内,将柱的远端部分插入第二孔眼内,柱的远端部分限定接合第二孔眼的联接件以由此将柱固定地联接至骨板的联接件,以及将基尔希纳氏钢丝的远端部分插入第二骨段内。钳子可以随后被致动以偏置基尔希纳氏钢丝和柱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平移,由此调整骨段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提供骨固定套件。套件可以包括至少一对临时骨固定构件、以及钳子。每一个临时骨固定构件均可以具有近端部分、远端部分、以及布置于近端部分和远端部分之间的接合构件,接合构件限定大于远端部分的横截面尺寸的横截面尺寸,其中临时骨固定构件构造为延伸穿过各自的多个孔眼中的一个并进入由骨间隙分开的各自的下方的骨段内。钳子可以包括一对臂,每一个臂均具有近端端部以及相对的远端端部,远端端部包括限定相应的接合表面的接合构件,所述相应的接合表面构造用于沿一个方向移动以便于紧靠各自的临时骨固定构件中的一个。接合表面沿该方向的进一步的移动引起临时骨固定构件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另一个临时骨固定构件平移。附图说明当结合附图阅读时将更好地理解前述
技术实现思路
以及以下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在所述附图中示出用于说明目的的示范性实施例。然而,应当被理解的是本申请不受限于示出的精确的布置和工具。在附图中图IA为根据一个实施例构造的操作地联接至由骨间隙分开的一对示意性说明的骨段的骨固定系统的立体图,骨固定系统包括骨固定板、一对基尔希纳氏钢丝、以及钳子;图IB为类似于图IA的立体图,但是示出被骨固定系统减小的骨间隙;图2A为在图IA中说明的骨固定板的俯视平面图;图2B为在图2A中说明的骨固定板的可变角度锁定孔的俯视平面图;图2C为示出安装于在图2B中说明的可变角度锁定孔中的骨锚定装置的立体图;图2D为在图2A中说明的骨固定板的组合孔的俯视平面图; 图2E为在图2D中说明的骨固定板沿线2E-2E以说明螺钉孔的侧面剖视图;图2F为类似于图2E的骨固定板的侧面剖视图,但是示出根据替代的实施例构造的螺钉孔;图2G为类似于图2F的骨固定板的侧面剖视图,但是示出根据替代的实施例构造的螺钉孔;图2H为在图2A中说明的骨固定板的放大俯视平面图,示出专用的基尔希纳氏钢丝槽;图21为类似于图2A的骨固定板的俯视平面图,但是根据替代的实施例构造而成;图3A为根据另一个实施例构造的骨固定板的立体图;图3B为在图3A中说明的骨固定板的俯视平面图;图3C为在图3A中说明的骨固定板的侧视图;图3D为类似于在图3A中说明的骨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帕帕拉尔多S·维科斯基K·科巴亚施D·帕特尔W·科尔布C·弗勒舍尔
申请(专利权)人:斯恩蒂斯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