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吕国荣专利>正文

窗式介入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837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5:23
一种窗式介入穿刺针,它包括套管和针芯,其特征是:在所述套管刺入端侧面的近针孔处还另外开设有1--2个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辅助吸孔口为两个时,皆设计成矩形或椭圆形的窗口,并呈对称分布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不易被坏死或凝固物阻塞,增加了流出道面积,不易形成单向活瓣样阻塞,有利于多房囊性肿物抽吸,在注射硬化剂时明显增加注入分隔,有利于多房囊肿内无水酒精的弥散及冲洗。总之,可极大提高穿刺过程中抽吸治疗的成功率及抽吸效率,避免重复穿刺及穿刺抽吸治疗失败给患者造成痛苦,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有利减少医疗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设计技术,特别是一种窗式介入穿刺针,可用作介入穿刺治疗脏器难吸性或难治性囊肿用穿刺针,尤其是介入穿刺甲状腺胶冻样或卵巢巧克力多房囊肿或钙化性肌腱炎的捣碎抽吸冲洗治疗用的穿刺针。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介入穿刺针一般由针芯和套管组成的套管穿刺针,经常用于各种脏器的囊性病变囊肿的抽吸治疗。手术时先将针芯及套管一并刺入病灶,然后取出针芯,接着用注射器针筒进行负压抽吸治疗。由于一般的介入穿刺针只有针尖末端一个针孔,故在介入穿刺治疗过程中经常因病灶内坏死物及凝固物的阻塞针孔,或纤维条索样物或纤维囊性分隔吸附形成单向活瓣样阻塞,导致抽吸治疗失败(失败率达到30%以上)。另外,一般的介入穿刺针仅依靠单个针孔抽吸,液体流出的通道横截面积有限,致使抽吸阻力升高,降 低了抽吸的速度效率,特别在一些囊液粘稠的囊性病变囊肿的抽吸治疗方面表现的尤其明显,导致难以满足临床需要,不利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小医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改进结构的窗式介入穿刺针,使得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穿刺抽吸效率高,效果好,操作方便,充分满足临床需要,还极大减轻患者痛苦和有利减小医疗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新型窗式介入穿刺针仍包括套管和一能够活动套接于套管内部的起硬质导杆作用的针芯(两者共同组成套管穿刺针),所述套管和针芯的刺入端皆为尖锐端,其中在套管的末端,即套管的刺入端具有抽吸用针孔(又称小吸孔口),其特征是在所述套管的刺入端侧面的近针孔处还另外开设有1-2个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特征可进一步具体为一、所述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是设计成矩形或椭圆形窗口的结构。二、所述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为两个时,这两个辅助吸孔口皆设计成长度L为5. 0-6. 0mm,宽度为I. 0-1. 5mm的矩形窗口,并呈对称分布结构。本技术用于各种脏器的囊性病变抽吸治疗的操作方法与已有技术的基本相同在实施介入穿刺时,首先将针芯插入套管内并对齐针尖,接着将套管针一起刺入囊性病灶中心,然后取出针芯,接着用注射器针筒进行负压抽吸治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这种新型窗式介入穿刺针较一般的介入穿刺针具有以下4个特点①窗式穿刺针能起到过滤的作用,不易被坏死或凝固物阻塞刺入端处具有2-3个抽吸小孔口,增加了流出道的面积,不易形成单向活瓣样阻塞,有利于多房囊性肿物抽吸;③针尖末端具有窗口式辅助吸孔口,在注射硬化剂时明显增加注入分隔或多房囊肿的几率,有利于多房囊肿内无水酒精的弥散以及冲洗用途广可用作介入穿刺治疗脏器难吸性或难治性囊肿用穿刺针,尤其是介入穿刺甲状腺胶冻样或卵巢巧克力多房囊肿或钙化性肌腱炎的捣碎抽吸冲洗治疗用的穿刺针。总之,可极大提高穿刺过程中抽吸治疗的成功率及抽吸效率(成功率达到99%以上),避免重复穿刺及穿刺抽吸治疗失败给患者造成痛苦,用途广,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有利减少医疗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右视图(针尖末端的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是设计成矩形状)。图3是本技术针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 套管,2 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设计成矩形或椭圆形窗口的结构),3 套管刺入端(即末端)的针孔(又称小吸孔口),4 套管的刺入端侧面,5 针芯,6 针芯的刺入端。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可知,该新型窗式介入穿刺针,仍包括套管I和一能够活动套接于套管内部的起硬质导杆作用的针芯5,所述套管I和针芯5的刺入端皆为尖锐端,其中在套管I的末端,即套管I的刺入端具有抽吸用针孔(又称小吸孔口)3,其特征是在所述套管I的刺入端侧面4的近针孔处还另外开设有1-2个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特征可进一步具体为一、所述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 2是设计成矩形或椭圆形窗口的结构。二、所述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 2为两个时,这两个辅助吸孔口 2皆设计成长度L为5. 0-6. 0mm,宽度为I. 0-1. 5mm的矩形窗口,并呈对称分布结构。权利要求1.一种窗式介入穿刺针,它包括套管(I)和一能够活动套接于套管内部的起硬质导杆作用的针芯(5),所述套管⑴和针芯(5)的刺入端皆为尖锐端,其中在套管⑴的末端,即套管(I)的刺入端具有抽吸用针孔(3),其特征是在所述套管(I)刺入端侧面(4)的近针孔处还另外开设有1-2个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窗式介入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2)是设计成矩形或椭圆形窗口的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窗式介入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2)为两个时,这两个辅助吸孔口(2)皆设计成长度L为5. 0-6. Omm,宽度为I. O — I. 5mm的矩形窗口,并呈对称分布结构。专利摘要一种窗式介入穿刺针,它包括套管和针芯,其特征是在所述套管刺入端侧面的近针孔处还另外开设有1--2个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辅助吸孔口为两个时,皆设计成矩形或椭圆形的窗口,并呈对称分布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不易被坏死或凝固物阻塞,增加了流出道面积,不易形成单向活瓣样阻塞,有利于多房囊性肿物抽吸,在注射硬化剂时明显增加注入分隔,有利于多房囊肿内无水酒精的弥散及冲洗。总之,可极大提高穿刺过程中抽吸治疗的成功率及抽吸效率,避免重复穿刺及穿刺抽吸治疗失败给患者造成痛苦,能充分满足临床需要,有利减少医疗成本。文档编号A61B17/34GK202637063SQ201220323579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吕国荣 申请人:吕国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式介入穿刺针,它包括套管(1)和一能够活动套接于套管内部的起硬质导杆作用的针芯(5),所述套管(1)和针芯(5)的刺入端皆为尖锐端,其中在套管(1)的末端,即套管(1)的刺入端具有抽吸用针孔(3),其特征是:在所述套管(1)刺入端侧面(4)的近针孔处还另外开设有1??2个窗口式的辅助吸孔口(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国荣
申请(专利权)人:吕国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