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会涛专利>正文

一种插秧机栽植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639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秧机栽植臂,包括栽植臂本体,所述栽植臂本体内安装有栽植臂驱动回位机构,所述驱动回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并贯穿所述栽植臂本体的驱动轴上的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安装有轴接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的拨叉,所述拨叉靠近所驱动凸轮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拨叉远离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连接有插秧杆,省略了弹簧运转过程中无噪音,密封严密不漏油,采用驱动凸轮驱动拨叉进行强推秧强回位,不会出现水田杂物堵塞或黄油过多造成的插秧机停止工作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插秧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秧机用栽植臂。
技术介绍
目前,为保障插秧机工作的正常进行,插秧机使用的栽植臂都有驱动回位机构,但是现在的插秧机栽植臂驱动回位机构是由驱动和回位两部分组成,在驱动完成后,需要通过弹簧的回位来实现回位功能,使用中经常会出现插秧秧苗堵塞栽植臂而造成弹簧无法回位,从而停止工作,并且插秧机栽植臂需要用黄油来进行润滑,在黄油使用过多的情况下也会造成弹簧无法回位,导致插秧机无法正常工作,并且使用时噪音大,密封不严容易漏油,由于采用弹簧回位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使用寿命长、无噪音、不漏油、强推秧强回位不出现堵塞的插秧机栽植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插秧机栽植臂,包括栽植臂本体,所述栽植臂本体内安装有栽植臂驱动回位机构,所述驱动回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并贯穿所述栽植臂本体的驱动轴上的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安装有轴接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的拨叉,所述拨叉靠近所驱动凸轮的ー侧设有凹槽,所述拨叉远离所述驱动凸轮的ー侧连接有插秧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采用弧形凹槽,驱动凸轮与拨叉的接触面更加圆滑,不会出现因碰击造成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拨叉远离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轴接有所述插秧杆,轴接有插秧杆,便于插秧杆跟据拨叉的摆动进行插秧或收起。作为又ー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拨叉远离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铰接有所述插秧杆,铰接有插秧杆,便于插秧杆跟据拨叉的摆动进行插秧或收起。工作原理通过机器驱动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带动所述驱动轴从而带动驱动凸轮围绕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凸轮的凸起端不断推动所述拨叉的凹槽使所述拨叉不断摆动,从而带动插秧杆进行插秧收起工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一种插秧机栽植臂,包括栽植臂本体,所述栽植臂本体内安装有栽植臂驱动回位机构,所述驱动回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并贯穿所述栽植臂本体的驱动轴上的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安装有轴接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的拨叉,所述拨叉靠近所驱动凸轮的ー侧设有凹槽,所述拨叉远离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连接有插秧杆,通过机器驱动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带动所述驱动轴从而带动驱动凸轮围绕所述驱动轴转动,所述驱动凸轮的凸起端不断推动所述拨叉的凹槽使所述拨叉不断摆动,从而带动插秧杆进行插秧收起工作,省略了弹簧运转过程中无噪音,密封严密不漏油,采用驱动凸轮驱动拨叉进行强推秧强回位,不会出现水田杂物堵塞或黄油过多造成的插秧机停止工作现象,并且驱动机器负荷小。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_栽植臂本体;2_驱动轴;3_驱动凸轮;4_驱动杆;5-拨叉;6_插秧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一种插秧机栽植臂,包括栽植臂本体,所述栽植臂本体内安装有栽植臂驱动回位机构,所述驱动回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并贯穿所述栽植臂本体的驱动轴上的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安装有轴接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的拨叉,所述拨叉靠近所驱动凸轮的ー侧设有凹槽,所述拨叉远离所述驱动凸轮的ー侧连接有插秧杆。下面以两个具体的实施例进ー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如附图所示,一种插秧机栽植臂,包括栽植臂本体1,所述栽植臂本体I内安装有栽植臂驱动回位机构,所述驱动回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栽植臂本体I内部并贯穿所述栽植臂本体I的驱动轴2上的驱动凸轮3,所述驱动凸轮3的一侧安装有轴接在所述栽植臂本体I内部的拨叉5,所述拨叉5靠近所驱动凸轮3的ー侧设有凹槽,所述拨叉5远离所述驱动凸轮3的一侧轴接有插秧杆6。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采用弧形凹槽,驱动凸轮3与拨叉5的接触面更加圆滑,不会出现因碰击造成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工作时通过机器驱动驱动杆4,所述驱动杆4带动所述驱动轴2从而带动驱动凸轮3围绕所述驱动轴2转动,所述驱动凸轮3的凸起端不断推动所述拨叉5的凹槽使所述拨叉5不断摆动,从而带动插秧杆6进行插秧收起工作,省略了弹簧运转过程中无噪音,密封严密不漏油,采用驱动凸轮3驱动拨叉5进行强推秧强回位,不会出现水田杂物堵塞或黄油过多造成的插秧机停止工作现象,并且驱动机器负荷小。实施例ニ如附图所示,一种插秧机栽植臂,包括栽植臂本体1,所述栽植臂本体I内安装有栽植臂驱动回位机构,所述驱动回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栽植臂本体I内部并贯穿所述栽植臂本体I的驱动轴2上的驱动凸轮3,所述驱动凸轮3的一侧安装有轴接在所述栽植臂本体I内部的拨叉5,所述拨叉5靠近所驱动凸轮3的ー侧设有凹槽,所述拨叉5远离所述驱动凸轮3的一侧铰接有插秧杆6。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采用弧形凹槽,驱动凸轮3与拨叉5的接触面更加圆滑,不会出现因碰击造成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工作时通过机器驱动驱动杆4,所述驱动杆4带动所述驱动轴2从而带动驱动凸轮3围绕所述驱动轴2转动,所述驱动凸轮3的凸起端不断推动所述拨叉5的凹槽使所述拨叉5不断摆动,从而带动插秧杆6进行插秧收起工作,省略了弹簧运转过程中无噪音,密封严密不漏油,采用驱动凸轮3驱动拨叉5进行强推秧强回位,不会出现水田杂物堵塞或黄油过多造成的插秧机停止工作现象,并且驱动机器负荷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一切从本技术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作出的结构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插秧机栽植臂,包括栽植臂本体,所述栽植臂本体内安装有栽植臂驱动回位机构,其特征在干所述驱动回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并贯穿所述栽植臂本体的驱动轴上的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安装有轴接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的拨叉,所述拨叉靠近所驱动凸轮的ー侧设有凹槽,所述拨叉远离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连接有插秧杆。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插秧机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插秧机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远离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轴接有所述插秧杆。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插秧机栽植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远离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铰接有所述插秧杆。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插秧机栽植臂,包括栽植臂本体,所述栽植臂本体内安装有栽植臂驱动回位机构,所述驱动回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并贯穿所述栽植臂本体的驱动轴上的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安装有轴接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的拨叉,所述拨叉靠近所驱动凸轮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拨叉远离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连接有插秧杆,省略了弹簧运转过程中无噪音,密封严密不漏油,采用驱动凸轮驱动拨叉进行强推秧强回位,不会出现水田杂物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秧机栽植臂,包括栽植臂本体,所述栽植臂本体内安装有栽植臂驱动回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回位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并贯穿所述栽植臂本体的驱动轴上的驱动凸轮,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安装有轴接在所述栽植臂本体内部的拨叉,所述拨叉靠近所驱动凸轮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拨叉远离所述驱动凸轮的一侧连接有插秧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会涛
申请(专利权)人:于会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