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54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其安装于一机台上,该成型装置包含依序设置于该机台上的一初锻模具、一锻头模具,及一切断模具。该切断模具包括一形成有一切断模穴的切断母模,及一与该切断母模相对应而往复冲压的切断公模,该切断公模相对于该切断母模的端面上开设有一切断孔,而该切断母模突伸于该机台且于相对于该切断孔的端面上凹设有一定型槽。利用凹设于该切断母模上的定型槽,避免双切式零件因该切断公模的冲压而造成失料,或完全失效的状况,提高双切式零件的品质稳定度及良品率。(*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零件的成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切式零 件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如图l所示,现有零件的成型机l包括 一机台11、 一安装于该 机台11上的第一母模12、 一与该笫一母模12相间隔地安装于该机台 11上的第二母模13、 一与该第二母模13相间隔地安装于该机台11上 的第三母模14、 一与该第一母模12对应设置于一第一公模座150中 的第一公模15、 一与该第二母模13对应设置于一第二公模座160中 的第二公模16、 一与该第三母模14对应设置于一第三公模座170中 的第三公模17,及一分别具有第一、二、三顶出件181、 182、 183的 顶出单元18,该第一、二、三顶出件181、 182、 183是分别穿伸于该 第一、二、三母模12、 13、 14之中且可进行往复运动。该第一母模12具有一开口方向朝向该第一公模15的第一模穴 121,而该第一公模15具有一与该第一模穴121相配合第一锥孔151。该第二母模13具有一开口方向朝向该第二公模16的第二模穴 131,及多个凹设于该第二模穴131周围的成型槽132,而该第二公模 16具有一与该第二模穴131相配合的圓形凹槽161。该第三母模14具有一开口方向朝向该第三公模17的第三模穴 141,而该第三公模17具有一与该第三模穴141相配合的六角形冲孔 171,而该第一、二、三顶出件181、 182、 183分别穿过而设置于相对 应的该第一、二、三模穴121、 131、 141中。参阅图l并配合图2所示,当借由该成型机1成型一零件19时, 首先将一坯料191置于该第一模穴121中,同时驱使该第一公模座150 连动该第一公模15依据图1中箭头152所示方向移动锻打该坯料191, 借由该第一公模15的第一锥孔151与该第一模穴121配合,使该一坯料191成为一具有一纺锤形端头193的初锻件192,再驱动该第一公 模座150连动该第一公模15依据图1中箭头153所示方向移动,同时 驱使该第一顶出件181依据图1中箭头153所示方向移动将该初锻件 192自该第一模穴121中顶出。接下来,将该初锻件192置于该第二模穴131中,并驱动该第二 公模座160连动该第二公模16依据图1中箭头162所示方向移动锻打 该初锻件192,利用该第二公模16的圆形凹槽161与所述成型槽132 的相互配合,以获得一半成品194,再驱使该第二公模座160连动该 第二公模16依据图1中箭头163所示方向移动,且利用该第二顶出件 182依据图1中箭头163所示方向移动,而将该半成品194自该第二 冲莫穴131中顶出。该半成品194具有一杆头195,及一自该杆头195 的底面向下延伸的杆身197,该杆头195的底面具有多个由该第二母 模13的成型槽132所锻造成型出的突出部196。参阅图3、 4并请一并回顾图2,之后,将该半成品194的杆身197 置于该第三模穴141中,而驱动该第三公模座170连动该第三公模17 依据图3中箭头172所示方向移动锻打该半成品194的杆头195,在 该笫三公模17的六角形沖孔171冲锻该杆头195时,将会在该第三公 模17与该第三母模14相接合处产生余料10,并获得一零件19,该零 件19具有一断面大致呈六角形且底面凸设有多个卡制部199的头部 198,及一自该头部198中心处向下延伸的杆身部190。同时,该第三 顶出件183则依据图3中箭头184所示方向推抵该零件19的杆身部 190,使该零件19与该余料10相互分离,并通过该第三公模17的六 角形沖孔171而自该第三公模座170中落下。此时,该第三公模座170 就连动该第三公模17依据图4中箭头173所示方向移动,而与该第三 母模14相互分离,使该余料10落下。回顾图1、2,现有零件的成型机1虽可成型出具有所述卡制部199 的零件19,但是,当该第三公模17的六角形沖孔171将该半成品194 的杆头195沖锻为该零件19的断面大致呈六角形的该头部198时,由 于该第三母模14并无可容置该半成品194的所述突出部196的设计,使得该第三公模17冲击该杆头195的沖击力也连带压缩了该半成品 194的所述突出部196,轻则使所述突出部196变形,造成该零件19 上的所述卡制部199的厚度比该半成品194的所述突出部196的厚度 还薄,造成失料的缺陷,重则使所述突出部196完全被压平,造成该 零件19上的所述卡制部199消失,所以现有成型机1所生产的该零件 19良品率低且品质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品质稳定且良品率高的双切式 零件的成型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安装于一机 台上,该成型装置依序包含一用来将坯料锻打而成型为一初锻件的初 锻模具、 一用来将该初锻件锻打而成型为一半成品的锻头模具,及一 用来将该半成品锻打而成型为一固定设置组件的切断模具,该半成品 包括一杆身,及一连设于该杆身的一端的杆头。该切断模具包括一切断母模,及一与该切断母模相对应而往复沖 压的切断公模,该切断母模形成有一切断模穴,以供该半成品的杆身 置于其中,该切断公模相对于该切断母模的端面上开设有一切断孔, 而该切断母模突伸于该机台且于相对于该切断孔的端面上凹设有一定 型槽,以使该半成品的杆头容置于其中,而能借由该切断公模与切断 母模互相配合冲压成型,以成型出该固定设置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杲在于,利用凹设于该切断母模上的定型槽, 避免双切式零件因该切断公模的冲压而造成失料,或完全失效的状况, 提高双切式零件的品质稳定度及良品率。附图说明图l是一局部剖面图,说明一现有零件的成型机主要构件。 图2是一流程图,说明该现有零件的成型机成型一零件的流程。 图3是一局部剖面图,说明该现有零件的成型机完成一零件的成 型后的顶出情形。图4是一局部剖面图,辅助说明该现有零件的成型机顶出该零件之后的情形。图5是一局部剖面图,说明本技术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切断母模的状态。 图7是一流程图,说明以该第一较佳实施例成型一固定设置组件的过程。图8是一局部剖面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完成一固定设置组 件的成型后的顶出情形。图9是一局部剖面图,辅助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顶出该固定设 置组件的情形。图10是一立体图,说明以该第 一较佳实施例所成型的另 一 固定设 置组件的状态。图11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本技术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的 第二较佳实施例。图12是一流程图,说明以该第二较佳实施例成型 一 固定设置组件 的过程。图13是一局部剖视图,说明本技术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的 第三较佳实施例。图14是一流程图,说明以该第三较佳实施例成型 一 固定设置组件 的过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 进行详细说明。在本技术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 中,类似的组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5,本技术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2的第一较佳实施 例,是用于成型出一固定设置组件制品,该成型装置2是安装于一具 有一动力源(图未示)的机台100上,该成型装置2依序包含一初锻 模具3、 一锻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其安装于一机台上,该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依序包含一用来将坯料锻打而成型为一初锻件的初锻模具、一用来将该初锻件锻打而成型为一半成品的锻头模具,及一用来将该半成品锻打而成型为一固定设置组件的切断模具,该半成品包括一杆身,及一连设于该杆身的一端的杆头,其特征在于: 该切断模具包括一切断母模,及一与该切断母模相对应而往复冲压的切断公模,该切断母模形成有一切断模穴,以供该半成品的杆身置于其中,该切断公模相对于该切断母模的端面上开设有一切断孔,而该切断母模突伸于该机台且于相对于该切断孔的端面上凹设有一定型槽,以使该半成品的杆头容置于其中,而能借助该切断公模与切断母模互相配合冲压成型,以成型出该固定设置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其安装于一机台上,该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依序包含一用来将坯料锻打而成型为一初锻件的初锻模具、一用来将该初锻件锻打而成型为一半成品的锻头模具,及一用来将该半成品锻打而成型为一固定设置组件的切断模具,该半成品包括一杆身,及一连设于该杆身的一端的杆头,其特征在于该切断模具包括一切断母模,及一与该切断母模相对应而往复冲压的切断公模,该切断母模形成有一切断模穴,以供该半成品的杆身置于其中,该切断公模相对于该切断母模的端面上开设有一切断孔,而该切断母模突伸于该机台且于相对于该切断孔的端面上凹设有一定型槽,以使该半成品的杆头容置于其中,而能借助该切断公模与切断母模互相配合冲压成型,以成型出该固定设置组件。2. 如权利要求l所述双切式零件的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切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朝鹏叶朝麟叶朝彬
申请(专利权)人:长宏工厂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