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锂锰电池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62883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容量锂锰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包括:⑴制作包膜正极板;⑵装配极板组;⑶大容量锂锰电池的装配。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大孔率的三维材料作为正极集流体,在其两面涂布糊状正极混合物压制成薄型正极板,实现了电池高功率放电,放电倍率可达0.2C-0.4C,单体电池容量能够达到500Ah;单体电池串联成电池组,能够做为高功率、高能量的大型动力型电池组应用于高功率、高能量的大型动力装备中;采用电池中的极板组与电解液分隔存放的方式,电池在运输和长时间储存过程中正、负极之间没有电压,没有自放电,受外力或意外滥用时不会形成内部短路而激活释放能量,提高了电池安全性,延长了储存寿命,达到10~15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系列一次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锂锰电池1975年在日本首先研制成功,已发展成为目前市场应用最广、生产量最大的锂电池,是锂系列一次电池中价格最低、安全性最好的电池品种。目前公知的锂锰电池为圆柱形、扣式、软包装等荷电式的原电池。经过检索发现授权公告号为CN101916879B、名称为“高容量圆柱形锂锰电池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包括正极电芯外表面包裹有一隔膜,在隔膜与钢壳之间有锂带,盖组位于钢壳内的上端,正极芯柱位于盖组的中间位置,金属连接条与正极芯柱连接,盖组上有注液孔,有用 于密封注液孔的密封钉,在钢壳内的底部有用于将正极片和锂带隔离的绝缘片。本专利技术虽然提高了电池容量,降低了材料成本,但还是难以满足容量在IOOAh以上要求大型动力装置的使用,并且电池处于满荷电态,若长期置于装置中,装置在运输或不使用的状态下,由于电池的自放电,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缩短电池的储存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单体电池最大容量可达500Ah,能够满足容量在IOOAh以上装置的正常工作,并且电池在长期不使用的状态下不会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大容量锂锰电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过程:⑴制作包膜正极板选用矩形板状泡沫镍或泡沫铝作为正极集流体,在正极集流体一端靠近一侧焊接正极导耳;称取90.2wt%二氧化锰、1.6wt%聚偏二氟乙烯(PVDF)、6.3wt%乙炔黑和1.8wt%石墨,混合后加入N?甲基?2?吡咯烷酮(NMP)含量0.1wt%的溶液,用搅拌机搅拌形成糊状正极混合物,将正极混合物均匀涂布到正极集流体两面,在干燥箱中130℃干燥24h~48h,取出后将正极集流体上面的正极混合物压制成正极板;然后将正极板包上一层隔膜,再次压制,形成矩形包膜正极板,部分正极导耳位于隔膜的外面;⑵装配极板组在与正极集流体尺寸相同的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贺陈雪梅王子佳牛长冬丁志强王平安荆有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