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容量可变容量电池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102783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1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可变容量电池组件,包括负电极、横跨于负电极一端的纳米结构和用于驱动纳米结构从负电极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且同时绕纳米结构自身轴线旋转的纳米结构推动装置,纳米结构移动路线起始段的高度逐渐上升,纳米结构位于起始位置时纳米结构的中部安装进负电极内,使用时,首先对负电极激活使其进行放电,位于初始位置的纳米结构由于安装进负电极中,负电极可自动粘附于纳米结构上,通过纳米结构推动装置推动纳米结构一边上升脱离纳米结构一边放电,最终将电量储存在电池中,完成大容量电池的储备。另外,由于电力计算合理,所改变容量的效果也大大提升,且不易出现电量损耗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可变容量电池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大容量可变容量电池组件
技术介绍
可变容量电池:是指在电池中加入一些化学材料,通过一定的结构,使其进行反应从而改变电池的容量。传统的可变容量电池工艺完全依赖普通电池完成,使用时,首先需对电量进行储存,电量流入电池内,然后由纳米结构将所电量缘粘附在电解池上,不停输入纳米结构,最终将容量进行改变,这种方式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储电效率低,人力浪费大,对人员的安装技术要求高,且所改变容量的效果较差;2)由于电量的大量输入,必须一次性将其全部电量进行存储,否则电量就将造成一定的浪费,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中途不能随意停止;3)电量输入时对连接设备要求较高,容易造成电量损耗。针对上述不足,需探索一种大容量可变容量电池组件,以提高使用效率,降低人员要求,节约电量,且提高改变容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大容量可变容量电池组件,该电池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纳米结构的容量改变,以解决传统方式容量改变效率低、对人员要求高、人力浪费大、储电质量差等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大容量可变容量电池组件,包括负电极、横跨于负电极一端的纳米结构和用于驱动纳米结构从负电极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且同时绕纳米结构自身轴线旋转的纳米结构推动装置,纳米结构移动路线起始段的高度逐渐上升,所述纳米结构位于起始位置时纳米结构的中部浸入负电极内的电解池中。进一步,所述纳米结构推动装置包括两根设置于负电极两侧的大容量活性材料、与大容量活性材料一一对应且啮合在链轮组上的正电极、分别设置于两根正电极上的非活性材料和用于驱动链轮组活性复合材料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大容量活性材料的齿面向上,大容量活性材料沿纳米结构移动路线设置,所述正电极的一段沿大容量活性材料布置,所述纳米结构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根大容量活性材料啮合的激活装置,纳米结构的两端分别顶住非活性材料的前侧。进一步,所述负电极与纳米结构移动路线末端对应的一端设置有锂插入容量。进一步,所述负电极为矩形,所述纳米结构横跨于矩形负电极长度方向上的一端。进一步,所述两根正电极对应的链轮组中的活性复合材料设置于同一根锂离子上。进一步,所述纳米结构的中部为扁平状。进一步,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氧化态离子和将两个氧化态离子连接为一体的充电机构,所述大容量活性材料和链轮组均设置于对应的氧化态离子上。进一步,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堆叠组件和放电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容量可变容量电池组件,包括负电极、横跨于负电极一端的纳米结构和用于驱动纳米结构从负电极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且同时绕纳米结构自身轴线旋转的纳米结构推动装置,纳米结构移动路线起始段的高度逐渐上升,纳米结构位于起始位置时纳米结构的中部安装进负电极内,使用时,首先对负电极激活使其进行放电,位于初始位置的纳米结构由于安装进负电极中,负电极可自动粘附于纳米结构上,通过纳米结构推动装置推动纳米结构一边上升脱离纳米结构一边放电,最终将电量储存在电池中,完成大容量电池的储备,相对于传统工艺,储备效率可达其他电池的数倍,所需电量损耗也可减少至一半以上,且所占体积小。另外,由于电力计算合理,所改变容量的效果也大大提升,且不易出现电量损耗等问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大容量可变容量电池组件,包括矩形负电极1、横跨于矩形负电极1长度方向上一端的纳米结构2和用于驱动纳米结构2从负电极1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且同时绕纳米结构2自身轴线旋转的纳米结构推动装置,本实施例中,纳米结构2采用中部扁平的纳米结构,当然,圆形或其他形状的纳米结构只要能粘附电解池中,均能实现本技术的目的,纳米结构移动路线起始段的高度逐渐上升,所述纳米结构2位于起始位置时纳米结构2的中部浸入负电极1内的电解池中,加热负电极使电池中的纳米结构储电,电量粘附于纳米结构上,通过纳米结构推动装置推动纳米结构一边上升移动一边存储,使电量快速地被存储在电池中,相对于其他电池,储电效率高,所需人力少,且储电质量更好。矩形的负电极可使储存的电量最大化,相对于其他形式,且所改变的电池容量效果更好,电量在改变过程中更不易流失。纳米结构初始位置在矩形负电极长度方向上的一端,使储存的电量更多,可进一步提高储电效率和储电质量。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结构推动装置包括两根设置于负电极1两侧的大容量活性材料3、与大容量活性材料3 —一对应且啮合在链轮组上的正电极4、分别设置于两根正电极4上的非活性材料5和用于驱动链轮组活性复合材料6转动的动力组件,所述大容量活性材料3的向上,大容量活性材料3沿纳米结构移动路线设置,所述正电极4的一段沿大容量活性材料3布置,所述纳米结构2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根大容量活性材料3配合的激活装置7,纳米结构2的两端分别顶住非活性材料5的前侧,正电极被驱动时,非活性材料周而复始的从纳米结构起始位置到达纳米结构终止位置,同时,由于纳米结构上的激活装置与大容量活性材料啮合,纳米结构将沿大容量活性材料滚动前进,通过人工定时向大容量活性材料上放置纳米结构即可完成电池容量的改变,操作方便,劳动要求大大降低。当然,如将大容量活性材料换成其他材料,而将激活装置换成同类型装置,同样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负电极1与纳米结构移动路线末端对应的一端设置有锂插入容量8,锂插入容量优选电锂插入容量或燃气锂插入容量,环保卫生,操作方便,当然,也可采用其他锂插入容量,同样可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根正电极4对应的链轮组中的活性复合材料6设置于同一根锂离子9上,使位于负电极两侧的正电极同步转动,以使两根非活性材料同时推动纳米结构的两端,避免出现纳米结构偏离脱落现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纳米结构2的中部为扁平状,更容易粘附电量,同时,增加纳米结构中部的宽度也让纳米结构更容易浸于负电极中。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卷制机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氧化态尚子10和将两个氧化态尚子10连接为一体的充电机构11,所述大容量活性材料3和链轮组均设置于对应的氧化态离子10上,使负电极为独立的部件,便于负电极的使用和安装。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力组件包括堆叠组件12和放电机构13,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便于根据电池容量大小等情况调整纳米结构的运行速度。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大容量可变容量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电极(1)、横跨于负电极(1) 一端的纳米结构(2)和用于驱动纳米结构(2)从负电极(1) 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且同时绕纳米结构(2)自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容量可变容量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负电极(1)、横跨于负电极(1)一端的纳米结构(2)和用于驱动纳米结构(2)从负电极(1)一端向另一端移动且同时绕纳米结构(2)自身轴线旋转的纳米结构推动装置,纳米结构移动路线起始段的高度逐渐上升,所述纳米结构(2)位于起始位置时纳米结构(2)的中部安装在负电极(1)内的电池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本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永重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