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B3+,Al3+,Ti4+,Y3+,S2-共掺杂固体电解质Li7La3Zr2O12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2876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23
一种B3+,Al3+,Ti4+,Y3+,S2-离子共掺杂的锂离子固体电解质Li7La3Zr2O12,其特征在于化学计量式为Li7+y1+y2YxLa3-xBy1Aly2Tiy3Zr2-y1-y2-y3O12-mSm其中:x=0.1-0.3;y1=0.1-0.2;y2=0.1-0.2;y3=0.1-0.2;m=0.1-0.3;将Li2CO3∶Y2O3∶La2O3∶B2O3∶Al2O3∶TiO2∶ZrO2∶硫脲:为3.6-3.7∶0.05-0.15∶1.35-1.45∶0.05-0.1∶0.05-0.1∶0.1-0.2∶1.4-1.7∶0.1-0.3(摩尔比)的比例均匀混合,经过球磨、压制、烧结而成;能够获得大于5×10-4S/cm的室温锂离子电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Al<sup>3+</sup>,Ti<sup>4+</sup>,Y<sup>3+</sup>,S<sup>2-</sup>共掺杂固体电解质Li<sub>7</sub>La<sub>3</sub>Zr<sub>2</sub>O<sub>12</sub>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固体锂离子电解质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重量能量比高、电压高、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高等绝对优点,在全球移动电源市场拥有逾300亿美元/年份额并远超过其他电池的市场占有率,是最具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化学电源。目前国内外锂离子二次电池大部分采用的是液态电解质,液态锂离子电池具有一些不利因素,如液态有机电解质可能泄露,在过高 的温度下发生爆炸从而造成安全事故,无法应用在一些对安全性要求高的场合;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普遍存在循环容量衰减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电极活性物质在电解质中的溶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B3+,Al3+,Ti4+Y3+S2?离子共掺杂的锂离子固体电解质Li7La3Zr2O12,其特征在于化学计量式为Li7+y1+y2YxLa3?xBy1Aly2Tiy3Zr2?y1?y2?y3O12?mSm其中:x=0.1?0.3;y1=0.1?0.2;y2=0.1?0.2;y3=0.1?0.2;m=0.1?0.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淼杨天赐舒杰程亮亮冯琳任元龙郑卫东高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