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和使用该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2877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23
公开了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含有一种杂多环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以及使用所述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包括ー种杂多环化合物(hetero polycyclic compound),并涉及使用该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于储能技术的兴趣持续增长。由于储能技术的应用领域已延伸至移动电话、可携式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甚至电动车,对作为用于这些电子设备的能量源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满足这种需求,对锂二次电池的研究正积极进行。开发于1990年代早期的锂二次电池由以下构成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碳基材料的阳极、含有锂的氧化物的阴极以及含有合适量的溶解于混合有机溶剂中的锂盐的非水电解质。锂二次电池的平均放电电压为约3. 6至3. 7V,高于碱性电池、镍镉电池等的放电电压。对于这种高工作电压,要求ー种在(Γ4. 2V的充电/放电范围内化学稳定的电解质组合物。为此,使用ー种混合溶剂作为电解质的溶剂,所述溶剂中合适地混合了ー种环状碳酸酷化合物(如碳酸亚こ酯和碳酸亚丙酷)和一种线性碳酸酯化合物(如碳酸ニ甲酷、碳酸こ基甲酯和碳酸ニこ酷)。电解质的溶质通常使用锂盐如LiPF6、LiBF4、LiC104等,其在电池中用作锂离子源并因此能够使锂电池运行。在锂二次电池的初始充电阶段,从阴极活性材料(如锂金属氧化物)发射出的锂离子迁移至阳极活性材料(如石墨)并嵌入该阳极活性材料层之间。此时,由于锂具有很强的反应性,所述电解质在阳极活性材料(如石墨)的表面与阳极活性材料的碳反应,从而生成化合物如Li2CO3,Li2O和Li20H。这些化合物在阳极活性材料(如石墨)的表面形成ー种SEI(固体电解质界面)层。SEI层起离子通道的作用并且仅允许锂离子通过。由于离子通道效应,SEI层阻止了有机溶剂分子——其与电介质中的锂离子一起移动并具有大的分子量——嵌入阳极活性材料层之间并因此破坏阳极结构。因此,由于阻止了电解质和阳极活性材料之间的接触,电解质未被解离,而可逆地維持了电解质中的锂离子的量,从而确保了稳定的充电/放电。但是,在SEI层形成反应过程中,由于碳酸酯基溶剂分解所产生的气体,如C0、C02、CH4和C2H6,电池厚度在充电时可能会增加。另外,当电池在高温下在完全充电状态长期放置时,随着时间流逝,SEI层由于电化学能和热能的増加会缓慢坍塌,这导致在阳极的暴露的表面和周围的电解质之间持续地发生副反应。由于气体的持续产生,电池的内压增加,导致电池的厚度増加,造成在使用所述电池的设备如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中出现问题。換言之,当电池长期放置时高温稳定性较差。另外,上述由内压增加导致的问题在含有大量的碳酸亚こ酯的通用锂二次电池中更严重,因为其SEI层不稳定。另外,由于碳酸亚こ酯具有37至39°C的高凝固点,使其在室温下为固态,含有大量碳酸亚こ酯的锂二次电池由于在低温下的低离子导电性而具有较差的低温导电性。为解决这ー问题,人们做了许多研究,以改变碳酸酯有机溶剂中的溶剂组分的组合物或通过混合ー种特殊的添加剂改变SEI层形成反应的情況。然而,正如现有技术所知的,在改变溶剂组分或向电解质中加入ー种特殊的化合物以改进电池性能的情况中,虽然某些特征得到改善,但其他特征反而退化了。因此,迫切需要开·发ー种非水电解质组合物,其能够使锂二次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特性、良好的低温放电特性和良好的高温放电特性,以及优良的高倍率充电/放电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g在解决所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因此本文的ー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具有改进的高温循环特性的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以及使用所述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在一方面,本文提供了ー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包括ー种电解质盐和ー种有机溶剂,其中所述非水电解质还包括ー种由以下化学式表示的杂多环化合物化学式I^3 尸2 Iちト卜1 ReRe其中XpX2和X3独立地为ー个碳原子或氮原子,其中XpX2和X3的至少ー个为氮,其中も、R3和R5独立地为ー个取代基,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卤素和硝基,其中,在X1、X2和X3为碳的情况中,R2、R4和R6独立地为ー个取代基,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烧氧基、齒素和硝基,其中,在Xp X2和X3为氮的情况中,R2、R4和R6分别代表ー对未共用电子对,且其中H R3, R4, R5和R6能够稠合形成环。在另一方面,本文提供了ー种锂二次电池,其包括ー个具有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的电极组,和一种非水电解质,其中非水电解质是上述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具有包含杂多环化合物的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可以抑制电池容量由于高温充电/放电而下降,改善电池的高温寿命特性,并阻止由于电解质的老化特性而导致的容量下降。因此,可改善二次电池的寿命特性和稳定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和方面将从參考附图的对实施方案的说明中变得清楚,其中图I是展示根据实施例2-1至2-12和对比实施例2_1至2_2制备的锂二次电池的高温寿命特性的图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中,将參考附图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在描述前,应理解的是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限制于常用的和字典的含义,而应当基干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面相对应的含义和概念,根据允许专利技术人对术语作适当定义以求最好解释的原则进行解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ー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还包括一种由以下化学式I表示的杂多环化合物化学式I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包括一种电解质盐和一种有机溶剂, 其中所述非水电解质还包含一种由以下化学式I表示的杂多环化合物 化学式I2.权利要求I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中由化学式I表示的杂多环化合物具有至少两个稠合的环,或至少两个通过单键、氧或硫连接的环。3.权利要求I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中由化学式I表示的杂多环化合物为至少一种由以下化学式2至4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4.权利要求3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中由化学式2表示的杂多环化合物为一种由以下化学式5至15表示的化合物 5.权利要求3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中由化学式3表示的杂多环化合物为一种由以下化学式16至20表示的化合物 6.权利要求3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中由化学式4表示的杂多环化合物为一种由以下化学式21至31表示的化合物 7.权利要求3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中杂多环化合物的含量为O.05至20重量份,基于100重量份的非水电解质计。8.权利要求I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中电解质盐是一种锂盐。9.权利要求8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中锂盐的阴离子选自F_、Cl_、Br_、I_、NO3'N (CN)2'BF4'ClO4'PF6' (CF3)2PF4' (CF3)3PF3' (CF3)4PF2' (CF3)5PF' (CF3) 6P'CF3SO3'CF3CF2SO3' (CF3SO2)2N' (FSO2)2N' CF3CF2(CF3)2CO' (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包括一种电解质盐和一种有机溶剂,其中所述非水电解质还包含一种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杂多环化合物:化学式1其中X1、X2和X3独立地为一个碳原子或氮原子,其中X1、X2和X3的至少一个为氮,其中R1、R3和R5独立地为一个取代基,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卤素和硝基,其中,在X1、X2和X3为碳的情况中,R2、R4和R6独立地为一个取代基,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卤素和硝基,其中,在X1、X2和X3为氮的情况中,R2、R4和R6分别代表一对未共用电子对,且其中R1、R2、R3、R4、R5和R6能够稠合形成环。FDA00001841953900011.jpg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成勋梁斗景全钟昊曹旼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