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内容涉及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包括ー种杂多环化合物(hetero polycyclic compound),并涉及使用该非水电解质的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近年来,对于储能技术的兴趣持续增长。由于储能技术的应用领域已延伸至移动电话、可携式摄像机、笔记本电脑甚至电动车,对作为用于这些电子设备的能量源的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为满足这种需求,对锂二次电池的研究正积极进行。开发于1990年代早期的锂二次电池由以下构成能够嵌入和脱嵌锂离子的碳基材料的阳极、含有锂的氧化物的阴极以及含有合适量的溶解于混合有机溶剂中的锂盐的非水电解质。锂二次电池的平均放电电压为约3. 6至3. 7V,高于碱性电池、镍镉电池等的放电电压。对于这种高工作电压,要求ー种在(Γ4. 2V的充电/放电范围内化学稳定的电解质组合物。为此,使用ー种混合溶剂作为电解质的溶剂,所述溶剂中合适地混合了ー种环状碳酸酷化合物(如碳酸亚こ酯和碳酸亚丙酷)和一种线性碳酸酯化合物(如碳酸ニ甲酷、碳酸こ基甲酯和碳酸ニこ酷)。电解质的溶质通常使用锂盐如LiPF6、LiBF4、LiC104等,其在电池中用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非水电解质,其包括一种电解质盐和一种有机溶剂,其中所述非水电解质还包含一种由以下化学式1表示的杂多环化合物:化学式1其中X1、X2和X3独立地为一个碳原子或氮原子,其中X1、X2和X3的至少一个为氮,其中R1、R3和R5独立地为一个取代基,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卤素和硝基,其中,在X1、X2和X3为碳的情况中,R2、R4和R6独立地为一个取代基,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 ...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成勋,梁斗景,全钟昊,曹旼廷,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LG化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