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包括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和与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相连接的PLC编程控制器以及与PLC编程控制器相连接的LED显示系统,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由光热收集器和光伏组件组合而成。所述的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将光伏和光热结合成一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有明显的提高,其结构简单,有效地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提高了低温热量的利用率和较高的综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组件的领域,尤其是一种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世界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和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对能源供应商、工业企业及消费者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尽可能以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能源成为当务之急。能源效率队所有类型的能源转换都有所影响从电能和热能的高效生成、输送和分配,到工业、楼宇和交通对能源的高效利用,无所不包。目前光伏和光热两个领域中,都是单独分开进行应用和存放,其不具备集成使用,单独的使用,容易造成太阳能光伏板的原料晶硅的发电效率及使用寿命受温度影响很大,从而影响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其使用寿命长、有效地降低能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包括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和与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相连接的PLC编程控制器以及与PLC编程控制器相连接的LED显示系统,所述的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由光热收集器和光伏组件组合而成,光伏组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包覆在太阳能电池板外边缘上的铝边框,太阳能电池板从上至下依次由透明聚碳酸脂单层板、上EVA层、太阳能电池片、下EVA层和背板层叠合而成,所述的光热收集器包括设在背板层背面的吸热板、设在吸热板内用于连通外界管道的管路、设在吸热板背面的保温层和地下环路热交换器以及储热水箱,储热水箱的进水口分别与管路的出口和地下环路热交换器的出口相连通,储热水箱的出水口分别与管路的进口和地下环路热交换器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的PLC编程控制器分别与太阳能电池片和吸热板通过导线相电连接,PLC编程控制器与LED显示系统相连接,PLC编程控制器实现对流量、温度、压力以及光伏发电的电压、电流、电量的数据采集,LED显示系统通过以太外网与异地客户端信号连接。所述的LED显示系统为LED液晶显示器。为了能够防止电流进入光热收集器内,所述的背板层和吸热板之间设有绝缘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将光伏和光热结合成一体,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有明显的提高,其结构简单,有效地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提高了低温热量的利用率和较高的综合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2是图I中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光热收集器和光伏组件相结合的示意图;图4是图2中光热收集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11、光热收集器,11-1、吸热板,11-2、管路,11-3、保温层,11-4、地下环路热交换器,11-5、储热水箱,12、光伏组件,12_1、太阳能电池板,12-11、透明聚碳酸脂单层板,12-12、上EVA层,12-13、太阳能电池片,12-14、下EVA层,12-15、背板层,12-2、铝边框,2、PLC编程控制器,3、LED显示系统,4、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I所示的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包括由光热收集器11和光伏组件12组合而成的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I和PLC编程控制器2以及LED显不系统3,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I与PLC编程控制器2相连接,PLC编程控制器2与LED显示系统3相连接。如图2所示的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光伏组件12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2-1和包覆在太阳能电池板12-1外边缘上的铝边框12-2。如图3所示的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太阳能电池板12-1从上至下依次由透明聚碳酸脂单层板12-11、上EVA层12-12、太阳能电池片12-13、下EVA层12-14和背板层12-15叠合而成,在背板层12-15背面设有吸热板11-1,吸热板11_1与背板层12-15之间设有绝缘层4,在吸热板11-1背面设保温层11-3,PLC编程控制器2分别与太阳能电池片12-1和吸热板11-1通过导线相电连接,PLC编程控制器2与LED显示系统3相连接,LED显示系统3通过以太外网与异地客户端信号连接。如图4所示的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在吸热板11-1内设有用于连通外界管道的管路11-2,在储热水箱11-5的进水口分别与管路11-2的出口和地下环路热交换器11-4的出口相连通,储热水箱11-5的出水口分别与管路11-2的进口和地下环路热交换器11-4的进口相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将光伏组件12和光热收集器11合二为一,吸热板11-1通过管路11-2内的冷水对太阳能电池片12-1进行降温,使温度永远保持在最佳工作温度状态,管路11-2内液体吸收一定温度后,可以将热水通入储热水箱11-5,储热水箱11-5内的水可以供地暖或淋浴使用,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太阳能源的利用效率和扩展太阳能利用的适应性,结构简单、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I)和与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I)相连接的PLC编程控制器(2 )以及与PLC编程控制器(2 )相连接的LED显不系统(3),所述的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I)由光热收集器(11)和光伏组件(12)组合而成,光伏组件(12)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2-1)和包覆在太阳能电池板(12-1)外边缘上的铝边框(12-2),太阳能电池板(12-1)从上至下依次由透明聚碳酸脂单层板(12-11)、上EVA层(12-12)、太阳能电池片(12-13)、下EVA层(12-14)和背板层(12-15)叠合而成,所述的光热收集器(11)包括设在背板层(12-15)背面的吸热板(11-1)、设在吸热板(11-1)内用于连通外界管道的管路(11-2)、设在吸热板(11-1)背面的保温层(11-3)和地下环路热交换器(I 1-4)以及储热水箱(I 1-5),储热水箱(I 1-5)的进水口分别与管路(I 1-2)的出口和地下环路热交换器(11-4)的出口相连通,储热水箱(11-5)的出水口分别与管路(11-2)的进口和地下环路热交换器(11-4)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的PLC编程控制器(2)分别与太阳能电池片(12-1)和吸热板(11-1)通过导线相电连接,PLC编程控制器(2)与LED显示系统(3)相连接,LED显示系统(3)通过以太外网与异地客户端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LED显示系统(3)是LED液晶显不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背板层(12-15)和吸热板(11-1)之间设有绝缘层(4)。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包括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和与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相连接的PLC编程控制器以及与PLC编程控制器相连接的LED显示系统,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由光热收集器和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组件光热一体化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1)和与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1)相连接的PLC编程控制器(2)以及与PLC编程控制器(2)相连接的LED显示系统(3),所述的光伏光热二合一收集器(1)由光热收集器(11)和光伏组件(12)组合而成,光伏组件(12)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2?1)和包覆在太阳能电池板(12?1)外边缘上的铝边框(12?2),太阳能电池板(12?1)从上至下依次由透明聚碳酸脂单层板(12?11)、上EVA层(12?12)、太阳能电池片(12?13)、下EVA层(12?14)和背板层(12?15)叠合而成,所述的光热收集器(11)包括设在背板层(12?15)背面的吸热板(11?1)、设在吸热板(11?1)内用于连通外界管道的管路(11?2)、设在吸热板(11?1)背面的保温层(11?3)和地下环路热交换器(11?4)以及储热水箱(11?5),储热水箱(11?5)的进水口分别与管路(11?2)的出口和地下环路热交换器(11?4)的出口相连通,储热水箱(11?5)的出水口分别与管路(11?2)的进口和地下环路热交换器(11?4)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的PLC编程控制器(2)分别与太阳能电池片(12?1)和吸热板(11?1)通过导线相电连接,PLC编程控制器(2)与LED显示系统(3)相连接,LED显示系统(3)通过以太外网与异地客户端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桂奋,谢德兵,王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金坛正信光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