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状铁芯镇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62357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状铁芯镇流器,该镇流器包括一对C形磁芯和一对轭流线圈,C形磁芯是由一主磁芯和一对副磁芯拼接而成,主磁芯由数个相同的冲片硅钢片叠置而成,副磁芯由数个硅钢带卷绕而成,并且主磁芯的纵向截面呈矩形,副磁芯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C形磁芯,在其侧面和上下两端面上均是硅钢片的轧制方向,能够全方位吸收磁力线,因此大大减少了磁路损失,有利于提高镇流器的电感性能,并且采用半圆形的副磁芯,能够减少硅钢带卷用料及绕线长周长,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镇流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复合状铁芯镇流器
技术介绍
目前,复合状铁芯镇流器有很多,包括C形、D形、O形等。图I、图3分别所示为两种常见的C形镇流器。其中,图I所示的是一种叠片式镇流器10,其包括一对C形磁芯11和一对轭流线圈12,两C形磁芯11对称设置并相合并,两轭流线圈分别套设于合并处,每个C形磁芯11是由数个相应的冲片硅钢片纵向叠置而成。而图3所示的是一种绕片式镇流器20,与前者不同之处在于,其C形磁芯21是由数个相应的硅钢带横向卷绕而成。请结合图2、图4所示,由于C形镇流器的磁路都是顺着硅钢片的轧制方向,因此,在叠片式镇流器10 中,其C形磁芯11侧面上的磁路损失较小,但是在上、下两面上的磁损较大;而在绕片式镇流器20中则相反,其C形磁芯21的上下侧面上的磁损较小,而在侧面上的磁损则较大。图I 图4中的虚线箭头为磁力线。为此,需要一种新的镇流器,用以改善其磁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状铁芯镇流器,该镇流器能够有利于减少磁芯的磁路损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复合状铁芯镇流器,包括一对C形磁芯和一对轭流线圈,两C形磁芯对称设置并相合并,两轭流线圈分别套设于合并处,所述的每个C形磁芯由一主磁芯和一对设于主磁芯上、下两端面上的副磁芯相拼接而成,主磁芯由数个相同的冲片硅钢片叠置而成,副磁芯由相应的数个硅钢带卷绕而成,并且所述的主磁芯的纵向截面呈矩形,所述的副磁芯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所述的主磁芯的水平截面与副磁芯的水平截面相同。所述的主磁芯高度是副磁芯高度的两倍。所述的上副磁芯的上表面呈半圆弧面,所述的下副磁芯的下表面呈半圆弧面。所述的轭流线圈的内圈形状与C形磁芯的整体外圈形状相适配。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状铁芯镇流器包括一对C形磁芯和一对轭流线圈,C形磁芯是由一主磁芯和一对副磁芯拼接而成,主磁芯由数个相同的冲片娃钢片叠置而成,副磁芯由数个硅钢带卷绕而成,并且主磁芯的纵向截面呈矩形,副磁芯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采用本专利技术的C形磁芯,在其侧面和上下两端面上均是硅钢片的轧制方向,能够全方位吸收磁力线,因此大大减少了磁路损失,有利于提高镇流器的电感性能,并且采用半圆形的副磁芯,能够减少硅钢带卷用料及绕线长周长,从而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叠片式镇流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叠片式镇流器的磁力线吸收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绕卷式镇流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现有技术的绕卷式镇流器的磁力线吸收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状铁芯镇流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状铁芯镇流器的磁芯拼接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状铁芯镇流器的垂直界面上磁力线的吸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阅图5、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状铁芯镇流器30与现有技术类似,同样也包括一对相同的C形磁芯31和一对轭流线圈32,两C形磁芯31对称设置并相合并,两轭流线圈32分别套设于磁芯31的合并处,形成一个完整的磁路。不同之处在于,每个C形磁芯31由一主磁芯311和一对设于主磁芯311上、下两端面上的副磁芯312相拼接而成,主磁芯311呈C形结构,是由数个相同的冲片硅钢片叠置而成;副磁芯312也呈C形,是由相应的数个硅钢带卷绕而成(制作时,可将硅钢带卷绕成数圈的椭圆形,然后从中间切开,即可得到一对副磁芯312)。并且,所述的主磁芯311的纵向截面呈矩形,所述的副磁芯312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并使得上副磁芯312的上表面呈半圆弧面,所述的下副磁芯312的下表面呈半圆弧面。采用该形状的副磁芯312,与等宽、高的垂直截面为矩形的副磁芯相比,能够减少硅钢带卷的用料,并且还能够利用一些边角料进行制造,节省制作了成本。在轭流线圈32设计时,将轭流线圈32的内圈形状设计为与C形磁芯的整体外圈形状相适配,即呈类似腰型孔状,其内圈绕置周长可小于同样尺寸的矩形孔状周长,从而也起到节省线圈用材,降低成本的作用。而主磁芯311的水平截面与副磁芯312的水平截面相同,将主磁芯311与两副磁芯312相拼接后通过焊接成一体。另外,通过多次反复计算和试验所得,将主磁芯311的高度设计为副磁芯312的高度的两倍,如此设计,能够保证整个C形磁芯31的各个面的磁力线的吸收效果为较佳。 请再结合图7所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C形磁芯31,在其侧面和上下两端面上均是硅钢片的轧制方向,能够全方位吸收磁力线(图7中的虚线箭头),因此大大减少了磁路损失,有利于提高镇流器30的电感性能。经试验证明,本专利技术的复合状铁芯镇流器30在相同工作条件下,与现有的叠片式镇流器10相比,能够减少磁损10 13%,而与现有的绕片式镇流器20相比,能够减少磁损15 18%,效果十分明显。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状铁芯镇流器,包括一对C形磁芯和一对轭流线圈,两C形磁芯对称设置并相合并,两轭流线圈分别套设于合并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每个C形磁芯由一主磁芯和一对设于主磁芯上、下两端面上的副磁芯相拼接而成,主磁芯由数个相同的冲片硅钢片叠置而成,副磁芯由相应的数个硅钢带卷绕而成,并且所述的主磁芯的纵向截面呈矩形,所述的副磁芯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状铁芯镇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磁芯的水平截面与副磁芯的水平截面相同。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状铁芯镇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主磁芯高度是副磁芯高度的两倍。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状铁芯镇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上副磁芯的上表面呈半圆弧面,所述的下副磁芯的下表面呈半圆弧面。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状铁芯镇流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轭流线圈的内圈形状与C形磁芯的整体外圈形状相适配。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状铁芯镇流器,该镇流器包括一对C形磁芯和一对轭流线圈,C形磁芯是由一主磁芯和一对副磁芯拼接而成,主磁芯由数个相同的冲片硅钢片叠置而成,副磁芯由数个硅钢带卷绕而成,并且主磁芯的纵向截面呈矩形,副磁芯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采用本专利技术的C形磁芯,在其侧面和上下两端面上均是硅钢片的轧制方向,能够全方位吸收磁力线,因此大大减少了磁路损失,有利于提高镇流器的电感性能,并且采用半圆形的副磁芯,能够减少硅钢带卷用料及绕线长周长,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文档编号H01F38/10GK102856064SQ20111018583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日专利技术者周尧达 申请人:宁波澳普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周尧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状铁芯镇流器,包括一对C形磁芯和一对轭流线圈,两C形磁芯对称设置并相合并,两轭流线圈分别套设于合并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C形磁芯由一主磁芯和一对设于主磁芯上、下两端面上的副磁芯相拼接而成,主磁芯由数个相同的冲片硅钢片叠置而成,副磁芯由相应的数个硅钢带卷绕而成,并且所述的主磁芯的纵向截面呈矩形,所述的副磁芯的纵向截面呈半圆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尧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澳普网络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周尧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