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结对编程与学习的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127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对面结对编程与学习的方法及其装置,属于计算机领域的结对编程模式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交叉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结对学习”的概念,并为结对学习与结对编程的应用提供了一套方法体系,包括:结对方法,对结对过程及效果进行分析的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结果之后的干预方法,以及需要的硬件条件:结对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为广大师生应用结对编程与学习提供方法指导、更加灵活的问题处理方式,以及实施的保证性。这也将进一步推进关于结对编程与学习实践和理论研究,使得结对编程更快更好地为人们创造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结对编程和结对学习的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结对编程(Pair Programming)指的是这样的一种程序设计实践,即两 名程序员并肩工作在同一台计算机前,共同探讨设计方案、共同设计算法、共同编写程序代码、共同完成各种测试。在这两个人中,一个被称为“驾驶员”的那个人负责打字或写出设计方案,被称为“领航员”的另一个人负责其他工作,包括随时观察驾驶员的工作情况,发现并纠正其操作性和策略性失误。结对编程是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的12个核心实践之一。而大多数关于结对编程的研究实验是在教育环境中进行的,实验结果也充分表明结对编程方式下的学习模式有利于教育教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获得更高的代码质量;2)减少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3)增强学生的理解力;4)增加编程的愉悦感;5)改善学生在考试中的成绩表现;6)帮助女学生更加有效地完成编程工作,提高自信心;7)结对学习还能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结对学习是结对编程的附属产物,伴随着结对编程过程。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结对编程的有效性,影响结对人员的相容性因素以及分布式结对编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面对面结对编程与学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包括:(1)选择结对组织模式: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目的,选择由单因素决定的组织模式或者由双因素决定的组织模式,所述单因素包括能力或性格,所述双因素包括能力和性格;?(2)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将结对过程量化:所述统计分析方法提供结对过程量化的指标和依据,其包括结对者角色转换的次数、角色持续时间和结对编程时间;(3)根据结对情况进行自动干预:在结对过程中,干预方法将根据统计分析结果传递的值与判断条件相对比,对结对过程产生相应的干预;所述干预方法的建立主要分为四个步骤:步骤1选取指标:选择的指标分为初级指标和高级指标,初级指标包括结对者角色转换的次数、角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窦万峰史玉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