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带权双链表的设备监控方法,以链表为基础,提供通用的数据结构,通过设定权重以改变监控处理优先级,自动更新监控状态,实现监控业务流程,接收和发送查询令,屏蔽不同设备的差别。命令发出以后,经过网络传输,到达设备端,经过设备处理,产生处理响应,经过网络返回监控端,当监控端接收到响应以后即发送新的命令,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响应,则根据情况进行处理,重新发送或者产生提示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自动匹配不同的网络传输环境。因为不同设备所在的传输网络的性能是有差异的,有的环境传输速度快,有的环境传输速度慢,为了提供一种通用的方法,实现网络自适应性是必要的,根据实际的传输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设备监控
技术介绍
设备监控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到社会各行各业的技术,例如,工业自动化控制,环境检测,航空航天等,该技术可以大大的提闻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提闻生广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设备监控包含两个主要方面设备监视和设备控制。设备监视即监视设备的当前状态,采集设备的实时数据,记录设备的历史数据;设备控制即发送命令,要求设备完成特定的任务,达到业务要求的指标,反映设备的状态。 设备监控的实现要基于设备协议,按照设备协议的要求与设备进行通信,以实现设备监控的各种目标。由于行业不同,标准不同,生产厂商不同等因素,导致设备协议是千差万别的,目前,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设备实现不同的协议来完成设备通信。因此,协议的开发过程是复杂的,低效率的,并且兼容性也受到了影响。I)近年来,随着新任务和新需求的提出,迫切需要提高设备监控的通用性,简化监控流程,提高设备监控的性能,提升设备监控的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用的设备监控方法,降低设备监控的复杂度,提高设备监控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是提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种基于带权双链表的设备监控方法,基于循环链表和先入先出链表实现,循环链表用于保存查询指令,先入先出链表用于保存控制指令,其步骤如下(I)将各个待监控的设备的查询指令录入循环链表,并将所述待监控的设备连接好网络,保证查询指令可以下达到相应的待监控的设备;(2)在每一轮业务开始时,判断先入先出链表是否为空,即有没有控制指令要发送,如果先入先出链表不为空,即有控制指令要发送,则发送控制指令;如果先入先出链表为空,即没有控制指令要发送,则发送查询指令;所述一轮业务是指从发送监控指令给待监控设备到该设备接收到该监控指令并且响应该监控指令,返回响应数据的过程;监控指令是指上述查询指令或者控制指令,为统称。(3)监控命令发送出去之后,将发送出去监控命令转化为设备可以识别的命令,之后等待设备的监控响应,所述监控命令是指控制指令或者查询指令;(4)设备收到监控命令之后响应监控命令,返回响应数据;(5)根据步骤(4)中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判断设备是否正确执行监控命令,若正确执行,则根据返回的响应数据更新设备的监控状态;若执行不正确,则产生设备监控报警信息;(6)根据步骤(4)中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判断所述响应数据是控制指令的响应数据还是查询指令的响应数据,若是控制指令的响应数据,则在先入先出链表中剔除该控制指令;如果设备监控响应超时,即没有收到返回的响应数据,则重新发送设备控制指令,当达到预设的最大发送次数之后,若还没有收到响应数据,则停止继续发送;若是查询指令的响应数据,则执行下一个设备查询指令,开始新一轮的业务。所述响应数据中包括判断设备是否正确执行监控命令的标志位和该响应数据是控制指令的响应数据还是查询指令的响应数据的标志位。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本专利技术方法以链表为基础,提供通用的数据结构,通过设定权重以改变监控处理优先级,自动更新监控状态,实现监控业务流程,接收和发送查询令,屏蔽不同设备的差别。另一方面,监控调度的触发是以网络响应为前提的,即命令发出以后,经过网络传输,到达设备端,经过设备处理,产生处理响应,经过网络返回监控端,当监控端接收到响应以后即触发调度流程,发送新的命令,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响应,则根据情况进行处理,重新发送或者产生提示信息。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自动匹配不同的网络传输环境。因为不同设备所在的传输网络的性能是有差异的,有的环境传输速度快,有的环境传输速度慢,为了提供一种通用的方法,实现网络自适应性是必要的,根据实际的传输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流程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带权双链表的通用设备监控方法,基于循环链表和先入先出链表实现,循环链表用于保存查询指令,先入先出链表简称队列,用于保存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的权重比查询指令大,即控制指令的优先级更高,其步骤如下(I)将各个待监控的设备的查询指令录入循环链表,并将所述待监控的设备连接好网络,保证查询指令可以下达到相应的待监控的设备;(2)在每一轮业务开始时,判断先入先出链表是否为空,即有没有控制指令要发送,如果先入先出链表不为空,即有控制指令要发送,则发送控制指令;如果先入先出链表为空,即没有控制指令要发送,则发送查询指令;所述一轮业务是指从发送监控指令给待监控设备到该设备接收到该监控指令并且响应该监控指令,返回响应数据的过程;(3)监控命令发送出去之后,将发送出去监控命令转化为设备可以识别的命令,之后等待设备的监控响应,所述监控命令是指控制指令或者查询指令;(4)设备收到监控命令之后响应监控命令,返回响应数据;响应数据中包括判断设备是否正确执行监控命令的标志位和该响应数据是控制指令的响应数据还是查询指令的响应数据的标志位;所述监控命令是否正确执行的标志位定义在监控设备的通信协议中,当监控命令没有正确执行时,标志位表明没有正确执行的原因,例如,检验不正确,命令代号错误,命令参数错误等。所述响应数据类型的标志位也定义在监控设备的通信协议中,当响应数据的数据域长度大于0的时候,认为响应数据包含查询信息,是查询指令的响应数据,反之,则是控制指令的响应数据。(5)根据步骤(4)中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判断设备是否正确执行监控命令,若正确执行,则根据返回的响应数据更新设备的监控状态;若执行不正确,则产生设备监控报警信息;(6)根据步骤(4)中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判断所述响应数据是控制指令的响应数据还是查询指令的响应数据, 若是控制指令的响应数据,则在先入先出链表中剔除该控制指令;如果设备监控响应超时,即没有收到返回的响应数据,则重新发送设备控制指令,当达到预设的最大发送次数之后,若还没有收到响应数据,则停止继续发送;若是查询指令的响应数据,则执行下一个设备查询指令,开始新一轮的业务。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基于循环链表和先入先出链表实现,循环链表用于保存查询指令,先入先出链表用于保存控制指令,其步骤如下 (1)将各个待监控的设备的查询指令录入循环链表,并将所述待监控的设备连接好网络,保证查询指令可以下达到相应的待监控的设备; (2)在每一轮业务开始时,判断先入先出链表是否为空,即有没有控制指令要发送,如果先入先出链表不为空,即有控制指令要发送,则发送控制指令;如果先入先出链表为空,即没有控制指令要发送,则发送查询指令; 所述一轮业务是指从发送监控指令给待监控设备到该设备接收到该监控指令并且响应该监控指令,返回响应数据的过程; (3)监控命令发送出去之后,将发送出去监控命令转化为设备可以识别的命令,之后等待设备的监控响应,所述监控命令是指控制指令或者查询指令; (4)设备收到监控命令之后响应监控命令,返回响应数据; (5)根据步骤(4)中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判断设备是否正确执行监控命令,若正确执行,则根据返回的响应数据更新设备的监控状态;若执行不正确,则产生设备监控报警信息; (6)根据步骤(4)中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判断所述响应数据是控制指令的响应数据还是查询指令的响应数据, 若是控制指令的响应数据,则在先入先出链表中剔除该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带权双链表的设备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循环链表和先入先出链表实现,循环链表用于保存查询指令,先入先出链表用于保存控制指令,其步骤如下:(1)将各个待监控的设备的查询指令录入循环链表,并将所述待监控的设备连接好网络,保证查询指令可以下达到相应的待监控的设备;(2)在每一轮业务开始时,判断先入先出链表是否为空,即有没有控制指令要发送,如果先入先出链表不为空,即有控制指令要发送,则发送控制指令;如果先入先出链表为空,即没有控制指令要发送,则发送查询指令;所述一轮业务是指从发送监控指令给待监控设备到该设备接收到该监控指令并且响应该监控指令,返回响应数据的过程;(3)监控命令发送出去之后,将发送出去监控命令转化为设备可以识别的命令,之后等待设备的监控响应,所述监控命令是指控制指令或者查询指令;(4)设备收到监控命令之后响应监控命令,返回响应数据;(5)根据步骤(4)中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判断设备是否正确执行监控命令,若正确执行,则根据返回的响应数据更新设备的监控状态;若执行不正确,则产生设备监控报警信息;(6)根据步骤(4)中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判断所述响应数据是控制指令的响应数据还是查询指令的响应数据,若是控制指令的响应数据,则在先入先出链表中剔除该控制指令;如果设备监控响应超时,即没有收到返回的响应数据,则重新发送设备控制指令,当达到预设的最大发送次数之后,若还没有收到响应数据,则停止继续发送;若是查询指令的响应数据,则执行下一个设备查询指令,开始新一轮的业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亮,王华茂,闫金栋,王劲榕,何晓宇,白少华,王效楠,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