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61025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7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光装置及其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出射激发光的激发光源;第一偏振调整装置,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将激发光至少部分转换成第一偏振态,在第二时间段将激发光至少部分转换成第二偏振态,第一偏振态与第二偏振态的偏振方向垂直,以依序出射第一偏振态与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第一光路调整装置接收两种偏振态的激发光,使得两种偏振态的激发光沿不同光路出射;至少包括第一转换区和第二转换区的波长转换装置,第一转换区接收至少部分第一偏振态的激发光,第二转换区接收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出射不同颜色的序列光并具有良好可靠性的发光装置及其投影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及相关投影系统
技术介绍
激发荧光粉色轮产生高亮度光源的技术是目前一种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技术的闻売度光源解决方案,该技术具有売度闻、闻效节能等优点,因而可以广泛应用于照明系统、投影光源等领域里。对于产生多色光的光源,荧光粉色轮往往具有多个荧光粉色段,并且通过马达等驱动装置带动其高速转动,实现不同的荧光粉色段轮流被激发,实现出射不同颜色的序列光。另一方面,为提高光源亮度而使用的激光等高功率激发光源,会在荧光粉被照射的区域产生较大热量,降低荧光粉的发光效率,甚至烧坏荧光粉色轮,因此现有技术利用马达等装置来驱动荧光粉色轮转动,以利用色轮的不同区域来分担热量,降低色轮温度。但是荧光粉色轮的高速转动会使得荧光粉色轮上的荧光粉层容易脱落,造成整个光源 的失效,较低了这种方案的可靠性和色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解决荧光粉层的产生序列光与可靠性问题的发光装置以及投影系统。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光源,该激发光源用于出射激发光;第一偏振调整装置,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将激发光至少部分转换成第一偏振态,在第二时间段将激发光至少部分转换成第二偏振态,第一偏振态与第二偏振态的偏振方向垂直,以依序出射第一偏振态与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第一光路调整装置,用于接收第一偏振调整装置出射的第一偏振态与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并且该第一光路调整装置使得第一偏振态的激发光与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沿不同光路出射;波长转换装置,该波长转换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转换区和第二转换区,第一转换区包括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至少部分第一偏振态的激发光并将其转换为受激光,第二转换区包括与第一转换区功能不同的材料,用于接收至少部分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投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发光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包括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在第一时间段与第二时间段内,第一偏振调整装置接收激发光并分别转换成两种偏振态的激发光并轮流出射。第一光路调整装置对不同偏振态的激发光,其调整的光路不同,因此,两种偏振态入射到第一光路调整装置以后出射的光路不同,而这两种不同的光路对应着不同的波长转换装置的两个不同区域,使得该两个不同区域轮流出射不同颜色光,实现了序列光的出射,并且波长转换装置不需要转动,不会造成可靠性问题。附图说明图I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光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Ib是图Ia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偏振调整装置的左视图;图Ic是图Ia所示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的左视图;图Id是图Ia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偏振调整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的光路示意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光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b是图2a所示实施例中干涉滤光片与入射光方向成45度夹角时的透过率曲线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光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b是图3a所示实施例中干涉滤光片与入射光方向成45度夹角时的透过率曲线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光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光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二分之一波片对入射偏振光的偏振态转换的示意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光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b是图6a所示实施例中偏振分光装置的左视图;图6c为四分之一波片对入射圆偏振光的偏振态转换的不意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发光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7b是图7a所示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的左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图Ia为本专利技术发光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Ib是图Ia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偏振调整装置的左视图,Ic是图Ia所示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的左视图;如图Ia所示,发光装置包括激发光源110,第一偏振调整装置120,第一光路调整装置130,波长转换装置140以及合光装置150。激发光源110用于出射激发光,其出射无偏振态的蓝色激发光,这里具体为蓝光LED光源,其具有价格较低,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在本专利技术其它实施方式中,激发光源110也可以是其它产生无偏振光的光源,例如突光粉光源。如图Ia与Ib所示,第一偏振调整装置120包括第一线栅型偏振器121与第二线栅型偏振器122以及驱动装置123。第一线栅型偏振器121与第二线栅型偏振器122分别透射第一偏振态(图中表不为$)和第二偏振态(图中表不为_)的激发光,第一偏振态与第二偏振态的偏振方向垂直。驱动装置123可以是扫描振镜、步进电机或者微电子机械系统装置等。驱动装置123与第一线栅型偏振器121与第二线栅型偏振器122固定连接,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内,驱动第一线栅型偏振器121与第二线栅型偏振器122转动180度,使得第一线栅型偏振器位于激发光的光路上,在第二时间段内,驱动第一线栅型偏振器121与第二线栅型偏振器122转动180度,使得第二线栅型偏振器位于激发光的光路上,使得第一线栅型偏振器与第二线栅型偏振器能够周期性地依序位于激发光的光路上。因此第一时间段内第一偏振调整装置120将激发光部分转换成了第一偏振态并出射至第一光路调整装置,第二时间段内第一偏振调整装置120将激发光部分转换成了第二偏振态并出射至第一光路调整装置。另外,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式还可以有其它方式,例如驱动第一线栅型偏振器121与第二线栅型偏振器122往复移动,也可以实现驱动第一线栅型偏振器121与第二线栅型偏振器122周期性的位于激发光路上。本实施例中,第一偏振调整装置120中第一反射型偏振器和第二反射型偏振器是采用线栅型偏振器,线栅型偏振器对激发光的转换是通过透过第一偏振态的光,反射第二偏振态的光实现的,光路调整装置130接收线栅型偏振器的透射光作为激发光。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由于线栅型偏振器的反射光同样是具有两种偏振态的序列光,光路调整装置130也可以接收线栅型偏振器的反射光作为激发光。另外,线栅型偏振器还可以用其它反射型偏振器来代替,例如胆留型偏振器等,并且吸收型偏振器也同样适用于图Ia所示的实施例中。 本实施例中,第一光路调整装置130包括第三线栅型偏振器131与第一反射装置132。第一光路调整装置130的第三线栅型偏振器131与激发光入射方向成45度放置,其接收第一偏振调整装置120的出射的第一偏振态与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并且该第三线栅型偏振器131透射第一偏振态的激发光,反射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第一反射装置132接收第三线栅型偏振器131反射的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并将其反射至波长转换装置140。因此,第一光路调整装置130使得第一偏振态与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沿不同的光路出射。容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三线栅型偏振器131也可以用其它反射型偏振器代替,或者也可以用干涉滤光片来代替。第一反射装置132可以是反射型偏振器,反射镜以及滤光片等,只要实现对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进行反射即可。如图Ic所示,本实施例中,波长转换装置140包括第一转换区141和第二转换区142,第一转换区141包括红光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第一光路调整装置130出射的第一偏振态的蓝色激发光,并将其转换为红色受激光出射,第二转换区142包括绿光波长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发光源,该激发光源用于出射激发光;第一偏振调整装置,用于在第一时间段将所述激发光至少部分转换成第一偏振态,在第二时间段将所述激发光至少部分转换成第二偏振态,第一偏振态与第二偏振态的偏振方向垂直,以依序出射第一偏振态与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第一光路调整装置,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偏振调整装置出射的所述第一偏振态与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并且该第一光路调整装置使得所述第一偏振态的激发光与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沿不同光路出射;波长转换装置,该波长转换装置至少包括第一转换区和第二转换区,所述第一转换区包括波长转换材料,用于接收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偏振态的激发光并将其转换为受激光,所述第二转换区包括与所述第一转换区功能不同的材料,用于接收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偏振态的激发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屹胡飞杨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